本刊記者/鐘春霞 龐貝
?
李天榮:內外兼治,拓展“脊柱病”治療內涵外延
本刊記者/鐘春霞龐貝

哈爾濱市現代骨傷醫院院長李天榮
在冰城哈爾濱,有一位值得注目的醫者——李天榮,哈爾濱市現代骨傷醫院院長。30余年的醫生從業生涯,李天榮和她的團隊“德技雙馨,譽滿杏林”。
秉精誠之心,行濟世之道,這一信念,緣于李天榮幼時的一次意外。當時她的母親不慎摔倒致使腿部骨折,李天榮見證了一位老中醫用簡單的復位手法便治好了母親的腿這一過程。這一經歷在她幼小的心中種下了對醫學的好奇與向往。1985年,李天榮自黑龍江中醫學院畢業,終于可以在她夢寐以求的醫學道路上專注前行了。
為了緊跟現代骨傷病醫學的發展步伐,她自費去廣州海軍總醫院、北京海軍總醫院、西安醫科大學解剖教研室等國內知名醫院進修,潛心鉆研頸肩腰腿痛及脊柱疾病的先進診療技術。醫術的精進,為李天榮的醫學事業插上了騰飛的羽翼。學成歸來,她在哈爾濱創建了現代骨傷醫院。
從初創時的篳路藍縷,到現時慕名求醫者絡繹不絕,哈爾濱市現代骨傷醫院以技藝精湛的醫術、使患者如沐春風的醫德樹立起自己的品牌和美譽。多年在骨傷疾病治療中孜孜以求,不倦探索,李天榮提出了脊柱病的三段醫療模式,并獨創了“內外兼治三步療法”治療頸肩腰腿疼,獲黑龍江省省級科研成果獎。她還獨創并申報了“定點復位錘”和“微型剝離針”兩項國家專利。
中醫素來有“大醫治未病”之說,針對當前醫院只解決已患病者的診斷與治療,而少有涉及患病前的預防與控制以及患病后的康復治療的問題,李天榮提出實施脊柱病的三段醫療模式,并呼吁盡早建立骨內科。這一舉措將脊柱病的治療向前后拓展,有效擴大了脊柱病控制的廣度。不僅如此,李天榮還將脊柱病的治療不斷推向深入。
英國有學者指出,僅在1969—1970年間,英國因背痛而損失1300萬以上的勞動者。國內學者在尸體解剖中觀察到,頸或腰段脊椎有骨質增生的,其胸段脊椎亦有明顯的骨質增生改變,觀察頸椎綜合征和腰椎綜合征較重的患者,多并發胸椎綜合征。目前,醫學界對脊柱病分型的認識已逐步提高和趨向統一:分型多主張以臨床表現分為神經根型、椎動脈型、交感神經型、脊髓型和混合型。有人主張把頸椎綜合征細分為若干綜合征,有利于與各有關內臟、器官的器質性疾病作鑒別和區分。國內研究者發現,對各癥狀分型法只利于藥物治療,對治脊療法指導意義不大,且大多數患者有二型以上的表現,多屬混合型,如椎動脈型與交感神經型關系密切,脊髓型與根型多并發等。因此,國內大多數專家運用了病因分型法,以便在治脊療法中易于選用。
基于上述認識,李天榮在開發推廣國際醫學最新理論“分子矯正醫學”理論的指導下,將傳統醫學與現代醫學相結合,宏觀整體醫學與微觀分子醫學相結合,把中醫、西醫與藥學三者相結合,創造性地運用了“內外兼治三步療法”治療脊柱病,解決頸、胸、腰椎的骨、關節、椎間盤及椎周軟組織遭受損傷或退行性改變引起的多種綜合癥,及由此導致的植物神經紊亂,從而引起所支配臟器出現的病癥。
“內外兼治三步療法”中的所謂“內治法”,即內服針對頸椎病、胸腰椎病、膝關節病、骨質疏松癥等的純中藥系列痹痛散號藥;而“外治法”分為三步療法:第一步,運用自創定點復位錘,把不正常的椎體復正;第二步,運用骨病剝離針,通過CT、X光定位,可直達病灶松解剝離,不手術可達到比手術還好的效果;第三步,運用徒手整復鞏固療法。此“內外兼治三步療法”也稱為“天榮療法”,正是中醫和西醫相結合的完美體現,推動中醫骨科走向現代化。
為了使“內外兼治三步療法”效果得到更好的體現,使之更具操作與實用價值,李天榮在醫療器械上發揮聰明才智,自創定點復位錘和微型剝離針。
定點復位錘是李天榮經多年臨床實踐,發明創造的新成果。她完善了傳統的手法復位,用簡單實用的器械對脊柱側彎、脊椎錯位進行矯正,是外治法的根本所在。
定點復位錘用椴木、水曲柳或檀香木制作,由子錘與母錘兩部分構成,主要應用于脊椎關節的復正。復位錘定點治療目的在于糾正小關節紊亂錯位,同時可松解頸椎后小關節,減輕椎間盤壓力,解除大部分神經根管炎癥性粘連及壓迫,減輕肢體麻木,促進麻痹肢體的神經營養作用,恢復肌肉容積和功能,松解椎管外軟組織痙攣和頸部深層肌肉攣縮,矯正頸椎紊亂,調節軟組織供血及彈性,維持頸椎動態平衡。
脊髓抗壓及椎管內代償容積有一定限度,當病變程度超過這一限度時,就會出現脊髓壓迫癥狀及椎管外軟組織損害,如肌肉萎縮、肢體麻木等。消除椎管內脂肪結締組織和神經鞘膜無菌性炎癥、水腫、充血、滲出,是治療的第一步。對椎體小關節的扭傷側彎凹凸錯位,以往都用手法敲擊,因手法作用有限,不能達到病患深處,復正的力度與效果都達不到預想值,而且使醫生倍生勞累感。使用定點復位錘后,定位準確,效果明顯,它實質上延深、強化、擴大了手的敲擊功能,起到手法起不到的作用與療效。
微型剝離針是在微型外科學研究的基礎上產生的,它將中醫針灸的針與西醫手術的刀有機結合,是兼有針的性能和刀的作用的新型醫療器械。在治療過程中,根據解剖部位及病理需要,設計的凹刃針和多齒針可以利用軟組織的可移動性,進行連續有效的切割,使得一些矯形手術可以在不切開的情況下順利安全完成。
通過上萬人次脊柱病患者經由“內外兼治三步療法”的治療證實,采用該療法均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治療效果。其中外治療法起到定點復位、松解剝離、徒手整復的三大作用,調正了脊柱內在平衡,糾正了脊椎椎體的小關節紊亂,改善突出物與神經根及周圍組織的相對位置及軟組織粘連。內治法起到疏通經絡,改善局部循環,促進局部組織代謝,消除組織水腫,打斷因椎間盤突出所形成的惡性循環。這樣,消除了癥狀,使體征陽性轉陰,真正做到標本同治。臨床實踐證明,李天榮及她的“內外兼治三步療法”治療脊柱病這一技術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