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華剛(新礦集團技術研發部,山東省泰安市,271233)
?
新礦集團技術中心管理信息系統的研發與應用
鞏華剛
(新礦集團技術研發部,山東省泰安市,271233)
摘 要分析了新礦集團技術中心管理信息系統建設的意義,按照研發工作管理和技術項目研發兩條主線,建立了新礦集團技術中心的管理模型,提出了管理信息系統的功能架構和功能設計,詳細介紹了管理信息系統的管理權限劃分和功能模塊設計。實際應用表明,該系統完善了技術中心的研發管理機制,提高了技術中心的管理效率。
關鍵詞新礦集團技術中心 管理信息系統 研發與應用
2005年,新礦集團技術中心被評定為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承擔著新礦集團的專業研發職能,并依托生產機構設置和建立了完善的研發專業組織體系和運行機制。隨著計算機和互聯網技術的迅猛發展,國家提出了兩化融合、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以及物聯網等一系列信息化戰略部署,新礦集團相繼投入了辦公自動化、財務以及人力資源等信息化業務平臺,并逐步構建了企業大數據系統。為了適應新礦集團當前信息化管理的要求,進一步提高技術中心的研發管理水平、技術研發效率以及不斷增強技術中心的創新能力,新礦集團技術中心按照自身管理特點,結合集團公司的信息化條件,在建立技術中心管理模型的基礎上設計開發了一套管理信息系統,從而實現技術中心研發專業信息存儲查詢、統計分析、發布交流、調度指導和檢查考核等信息化管理功能。
根據《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管理辦法》要求,新礦集團技術中心在各級單位成立分中心管理技術的研發工作,主要業務由研發工作管理和技術項目研發兩大部分構成,其中研發工作管理的主要內容為企業研發資源管控、管理文件存檔、計劃總結、檢查整改以及考核獎懲全過程管理;技術項目研發的主要內容為研發項目立項評審、調度指導、鑒定驗收以及報獎評價全過程管理。兩大工作以職責明確化、資料標準化、工作流程化、管理制度化、決策科學化和信息共享化保證實施,并通過調度檢查和考核評價加以循環改進,不斷提高技術中心的創新能力。
在未建設管理信息系統前,技術中心各項工作需要人工通過郵箱收發和匯總各分中心電子表格和報審材料等管理資料,并通過電話調度落實工作進度,通過會議書面進行各類評審工作,不僅占用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且工作效率低下。各類研發成果僅僅被參加會議的專家掌握,不能及時在企業內共享推廣,造成了資源浪費。因此,在確立技術中心管理體系和運行機制模型的基礎上,開發具有提升技術中心研發工作管理效率、技術項目研發水平和創新能力的信息管理系統具有重要意義。
新礦集團技術中心按照企業內部獨立業務管理模式,在集團總部和子(分)公司兩個層面建立了技術研發管控體系,技術中心總部設在集團公司和各二級單位設分中心。中心和分中心分別依托行政崗位組建以技術委員會為決策層、專家委員會為咨詢層、分中心辦公室為管理層以及各級研發機構為研發層的技術研發體系,并在該體系下按照價值鏈的運行機制有序地安排研發計劃,合理分配研發資源,規范進行工作管理和技術研發。新礦集團技術中心管理模型如圖1所示,新礦集團技術中心工作價值鏈分析如圖2所示。
新礦集團技術中心管理信息系統采用用戶層、應用層、數據庫服務層和支撐平臺層等多層架構,通過結構化設計實現系統功能。新礦集團技術中心管理信息系統總體架構如圖3所示。

圖1 新礦集團技術中心管理模型

圖2 新礦集團技術中心工作價值鏈分析

圖3 新礦集團技術中心管理信息系統總體架構
(1)用戶層。該層采用B/S結構,通過應用IE瀏覽器和即時通訊客戶端對應用層進行調用,形成具體的應用功能和用戶界面。
(2)應用層。該層的IDS、ICAES、R&DAS、EOIMS和IMP采用B/S結構,信息交流采用C/S結構,支持多種基于J2EE標準的應用服務器中間件產品,包括Tomcat、JBoss、BEA Weblogic、IBM Websphere等,各子系統應用功能采用模塊化設計原則,便于擴展。
(3)數據庫服務層。該層采用當前流行的MySQL、SQLServer和Oracle主流數據庫平臺,其中信息管理平臺采用O/R Mapping+hibernate等實現數據持久連接,業務邏輯通過Struts2和Spring框架實現業務邏輯的封裝,前臺展示通過Extjs框架供應用層調用,通過模塊化開發降低業務耦合性,采用標準的WebService接口為內部和外部提供數據服務。
(4)支撐平臺層。該層由服務器主機、存儲以及網絡平臺等硬件組成,構成支持系統運行的基礎。
新礦集團技術中心管理信息系統應具備人機交互、存儲查詢和統計分析的三大功能,實現高效管理、輔助決策和信息共享的三大目的,具備易用性、安全性和擴展性的三大特性。
軟件部分規劃為信息管理系統(MIS)、信息分析系統(ISAS)、報表系統(RS)、信息發布系統(IDS)、外部交流系統(ICAES)、研發輔助系統(R&DAS)以及專家在線即時通訊系統(EOIMS)這七大系統。硬件部分由主服務器、數據存儲、內網信息發布服務器、外網信息發布服務器和即時通訊服務器組成。新礦集團技術中心管理信息系統部署如圖4所示。
5.1管理權限劃分
按照新礦集團技術中心管理模型,管理信息系統管理權限劃分為項目組管理員、項目首席專家、機構管理員、機構領導、分中心辦公室、分中心專家委員會、分中心技術委員會和系統管理員8個等級。項目組管理員可以編輯和查看本項目信息,項目首席專家可以審核和查看本項目信息,研究所(室)管理員可以編輯和查看本機構信息,研究所(室)領導可以審核和查看本機構信息,分中心辦公室可以編輯和查看本中心信息,分中心專家委員會可以審查和查看本專業信息,分中心技術委員會可以審批和查看本中心信息,系統管理員可以編輯和查看本系統所有信息,并負責系統維護。

圖4 新礦集團技術中心管理信息系統部署
5.2功能模塊設計
5.2.1信息管理系統
該系統實現技術中心研發管理的數據錄入、存儲和查詢功能,并按照技術中心管理體制確定系統錄入、審核和查詢的權限機制,實現研發工作管理和技術項目研發全過程信息的分類、存儲和查詢。
(1)研發資源。該模塊負責錄入技術中心的研發機構、各機構研發人才和研發設備等信息。
(2)管理文件。該模塊負責各級單位研發管理文件存檔。
(3)計劃總結。該模塊負責錄入長期研發規劃、年度研發工作計劃以及年度和月度工作總結等信息,形成計劃和總結的閉環管理。
(4)檢查整改。該模塊按照工作檢查細則,錄入自查、檢查和整改情況,形成閉環管理。
(5)考核獎懲。該模塊按照工作考核細則,自動生成和錄入生成考核打分,提供績效考核獎懲依據。
(6)立項評審。該模塊實現研發項目在線立項申報和評審。
(7)調度指導。該模塊實現研發項目在線定期調度和本專業專家指導交流。
(8)鑒定驗收。該模塊實現研發項目鑒定(評議)、驗收材料在線預評審以及資料存儲。
(9)報獎評價。該模塊實現研發項目各級報獎、后評價在線申報、評審以及資料存儲。
5.2.2信息分析系統
該系統通過信息管理系統獲取數據,采用分類統計排序、灰色相關度、CD生產函數、索洛余值法以及數據包絡分析(DEA)等數據統計分析算法,以企業內行業、專業和單位等劃分為基礎進行數據統計分析,對研發方向、研發投入、成果推廣以及研發工作改進等起到輔助決策的作用。
(1)研發資源分析。該模塊對中心研發機構、人才和設備等研發資源分布和狀態進行分類分析,評估本機構創新能力,為研發資源分配、研發項目決策以及創新能力建設等提供依據。
(2)研發項目完成情況評價。該模塊對項目的進度、預算、合同執行情況以及取得的效益等進行分析。
(3)研發成果分析。該模塊對取得的研發成果、論文、專利、標準和榮譽等進行分類統計分析和優劣勢判斷,指導進一步研發方向。
(4)工作檢查和考核情況分析。該模塊檢查、分析和考核得分分布等情況,指導研發工作,保障措施改進。
(5)高級計算分析。該模塊運用科技貢獻率分類計算、科技貢獻率影響因素分類計算、研發績效灰色相關度計算以及研發技術效率和規模效益DEA分析等科學計算方法分析研發工作的有效性、規模效益、影響因素以及影響程度。
5.2.3報表系統
該系統依托信息管理系統和信息分析系統生成報表,具備報表內容和格式的編輯、生成和打印功能。
5.2.4信息發布系統
該系統包括中心簡介、通知公告、科技新聞、科技信息、技術供求、學習資料、榮譽展臺、公告板、研發交流論壇、留言板、外部科技資料查詢、科技鏈接、聯系我們以及后臺維護等欄目,是技術中心的內部門戶網站,通過內部網絡發布研發信息,實現內部信息共享和信息發布功能。
5.2.5外部交流系統
建設煤礦充填開采國家工程實驗室網站作為技術中心對外技術研發交流的窗口,面向社會發布科技供求信息,介紹研發團隊和成果,展示研發能力,重點作為承擔全社會研發和推廣項目發布的交流平臺,力爭建成行業相關信息權威發布、交流網站和知名技術交流論壇。
5.2.6研發輔助系統
該系統按照技術成果、創新方法和管理文件三大內容組織內容發布,輔助研發活動開展。
(1)技術庫。該模塊按照技術中心的研發規劃和研發進度,定期發布各專業外部最新相關技術信息以及中心內部的研發成果、專利、論文和先進技術推廣材料。
(2)創新方法庫。該模塊引入萃智理論和頭腦風暴等創新方法,為研發方案制定和創新工作的開展提供方法支撐。
(3)文件匯編。該模塊按照工作管理、平臺建設、項目管理、成果管理、管理政策和優惠政策等分類,以文件級別和發布時間順序顯示,通過及時查詢和下載把握政策方向和管理要求,規范研發活動。
5.2.7專家在線即時通訊系統
應用企業廣訊通軟件為技術中心專家、項目組以及科研管理人員提供即時通訊交流工具,及時解決研發中的相關問題。
(1)在線即時通訊客戶端。該模塊可以實現在線會話窗口中文字溝通、語音交談、視頻交談、廣播消息、視頻會議、文件在線和離線傳輸、在線狀態和在線時間記錄、工作日志和任務提醒以及服務器后臺存儲等功能。
(2)群組劃分。該模塊可以按照專業、機構和項目實現人員的多重群組劃分和群組文件共享。
6.1社會效益
2014年,新礦集團技術中心管理信息系統建設完成并投入運行,該系統合理地劃分了用戶權限,并對技術中心的研發工作和研發項目開展的全過程進行了信息化管理。實際運行表明,該系統設計流程合理且內部運行機制順暢,在滿足專業管理要求的同時,實現了與集團公司其他系統的信息共享。通過信息化的固化促進了技術研發專業流程化和標準化建設;通過項目調度指導、工作檢查整改以及年度考核獎懲促進了研發和管理的循環改進,不斷提升了技術中心研發管理能力和技術研發水平;通過信息化技術展示交流實現了資源共享、合理分配和高效利用,營造了集眾智、匯眾力、攻堅克難和激發活力的全員創新氛圍,提高了企業整體研發效率。
6.2經濟效益
新礦集團技術中心管理信息系統通過網絡遠程協同分布在國內5個省份的44個各級研發平臺和分中心,統一線上辦理專業工作和數據統計分析,減少了企業專職人員的占用和管理人員的費用。2015年,新礦集團節省評審匯報和技術參觀費用在10萬元以上,有多家單位將研發專業部室合并至生產專業部室,精簡了機構和人員,降低了成本。
參考文獻:
[1] 張亦冰,丁日佳,楊杰.基于B/S結構的煤礦精細化管理系統研究與設計[J].中國煤炭,2015(11)
[2] 蔡永明,王勝利,馬銀戌.面向技術創新的企業信息化建設探討[J].全國商情(經濟理論研究), 2009(7)
[3] 戰麗梅.企業信息化對技術創新的影響[J].情報科學,2005(12)
[4] 劉海濱,曹麗.神華集團本安管理系統架構及應用研究[J].中國煤炭,2015(12)
[5] 吳晨.企業技術創新數據管理信息系統開發研究[D].東南大學,2006
[6] 陳迅,趙仁勇,李維.基于Intranet的技術創新信息系統模型探討[J].科研管理,2003(4)
[7] 徐緒松,李慧.基于企業成長的創新平臺構筑[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8(8)
(責任編輯路強)
Developmentandapplicationof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 ofXinwenMiningGroupTechnologyCenter
GongHuagang
(TechnologyResearchandDevelopmentDepartment,XinwenMiningGroup,Tai'an,Shandong271233,China)
AbstractTheauthoranalyzedtheconstructionsignificanceof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ofXinwenMiningGroupTechnologyCenter,establishedmanagementmodelofTechnology Centerbytakingresearchanddevelopmentworkmanagementandtechnicalprojectresearchand developmentastwoprincipallines,designedthefunctionalframeworkandfunctiondesignof 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introducedthe managementprivilegedivisionandfunction moduledesignindetail.Practicalapplicationshowedthatthissystemcompletedthedevelopment managementmechanismandimprovedthemanagementefficiencyoftechnologycenter.
KeywordsXinwen MiningGroupTechnologyCenter,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 developmentandapplication
中圖分類號TD918
文獻標識碼A
作者簡介:鞏華剛(1979-),男,山東臨沂人,碩士,高級工程師,現任新礦集團技術研發部副主任,主要從事技術研發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