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貞堂
(黑龍江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哈爾濱 150080)
?
松嫩平原水旱災害重現期的研究
梁貞堂
(黑龍江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哈爾濱 150080)
摘要:根據松嫩平原上典型氣象站1991—2014年降雨實測資料與各縣市水旱災害統計報表,文章對松嫩平原水旱災害出現的重現期進行了研究。洪澇災害重現期為2a,干旱災害重現期為1.7a。經與歷史水旱災害重現期對比,洪澇災害基本相同,干旱災害明顯縮短。
關鍵詞:松嫩平原;水旱災害;分級標準;災害等級;重現期
1水旱災害分級標準
水旱災害標準是表示一個地區水旱災害程度的指標。本文的分級標準主要采用文獻{1}標準。由于自1990年后實行了抗災預案制,并按“抗災預案”發布抗災級別,以指導抗災行動;因此在抗災等級劃分中增加“抗災級別”一項。松嫩平原的水旱災害等級共分為特大洪澇(或極澇)、重洪澇、一般洪澇、正常、一般干旱、重旱和極旱7級,劃分標準見表1。

表1 松嫩平原水旱災害等級劃分標準
成災因子A=(成災面積)/(播種面積)*100%;減產糧食因子 B1=(減產糧食量)/(當年糧食產量)*100%;減產糧食因子B2=(減產糧食量)/(正常年糧食產量)*100%;區域耕地因子C =(災害區耕地面積)/(全省耕地面積)*100%。
2松嫩平原1991—2014年水旱災害等級及其重現期分析
2.1水旱受災面積及其程度
黑龍江省防汛指揮部辦公室對1991年以后的洪澇、干旱災害進行了統計。通過對歷年的水旱災害統計報表、洪澇災情綜述的研究分析,可繪出松嫩平原區域內旱災的受災面積因子Aa的歷年柱狀圖,見圖1;區域內哈爾濱、齊齊哈爾、大慶、綏化4市旱災受災面積因子Aa的歷年柱狀圖,見圖2;旱災、洪澇災成災面積因子A的歷年柱狀圖,見圖3。

圖1 松嫩平原1991—2014年

圖2 松嫩平原4個市的1991—2014年
受災面積因子Aa=(受旱面積)/(播種面積)*100%;
成災面積因子A = (成災面積)/(播種面積)*100%。

圖3 松嫩平原1991—2014年
從圖1~圖3可看出:松嫩平原的旱災是很嚴重的,最旱年整個區域的受旱面積可達播種面積的78%,齊齊哈爾、大慶兩市全部受旱,達100%;最旱年成災面積可達播種面積的57%,成災有減小的趨,這可能是抗旱技術提高、設備先進、意識增強所致;還可看出旱災重于洪澇災害,最澇年成災面積僅為32%,這也可能與多年來水利工程建設取得的成就有關。
2.2典型雨量站降雨對水旱災害影響的分析
通過對1990年后松嫩平原區域內的哈爾濱、齊齊哈爾、北安、大慶4個氣象站的歷年逐月降雨量分析計算,可以繪出4站歷年平均的4+5月、6月、7+8月3個時段的降雨量柱狀圖,見圖4。

圖4 松嫩平原3時段歷年降雨量柱狀圖
分析圖3和圖4可得出:洪澇、旱災害程度與降雨大小影響是一致的;降雨量大產生洪澇災害,降雨小,產生干旱災害。1995年降雨最少,僅248mm,呈旱災年;2013年降雨量最大,達527mm,呈洪災年;2003年極為特殊,4+5+6月降雨量僅為96mm,而7+8月降雨量高達407mm,呈旱澇災害轉變年。7+8月降雨量超過250mm基本產生洪澇災害,4+5月降雨量<50mm、6月降雨<60mm基本上是旱災年。連旱、連澇經常出現,1995、1996、1997和2000、2001、2002、2003年呈連旱年,1993、1994呈連澇年;旱澇急轉也經常發生,如1996、1998、2003、2006、2009年。
2.3災害評估及重現期分析
綜合上述分析,可評估出松嫩平原1991—2014年水旱災害年,見表2。

表2 松嫩平原1991—2014年水旱災害出現年份表
根據表1,可對表2的災害年份進行等級分析,得出松嫩平原水旱災害等級評估,見表3。

表3 松嫩平原1991—2014年水旱災害和
注:表中()內數字為旱澇重復年數量。
從表3可見:從1991年—2014年的24年間,松嫩平原的澇災年數量為12 a,極澇年1次(1998),重洪澇年3次(1991,1994,2013),一般洪澇年8次;旱災年數量為15 a極旱年3次(1995,2001,2009),重旱年6次(1996,1997,2000,2003,2006,2007),一般旱年5次;正常年份為4 a,占整個系列的1/6;24 a中旱澇重復年,即旱澇急轉的數量為6 a,占整個年份的25%。
3松嫩平原歷史水旱災害評估
文獻{1}給出了松嫩平原歷史上的水旱災害的評估結論。
3.11949年—1990年42年水旱災害分析
1949年—1990年逐年水旱災害等級評估結果見表4。

表4 松嫩平原1949年—1990年水旱
在水旱災害類型上,在16個洪澇年中,夏秋洪澇占13 a,另3 a為春夏或春夏秋連澇;在15個年干旱年中,全以春旱打頭;在全部31個洪澇旱年中,以春旱和夏澇為主,因此松嫩平原有“春旱秋澇”之說。各年水旱災害類型見表5和表6。

表5 松嫩平原1949—1990年洪澇年份類型表

表6 松嫩平原1949—1990年干旱年份類型表
從表5、6可見,連續洪澇最長時間為6 a,連續干旱最長時間也為6 a,而連續正常年最長時間只有3 a(1966年—1968年)。連續洪澇和連續干旱,對農業及國民經濟的發展是不利的,應當引起足夠的重視。
3.21746年—1990年245 a黑龍江省水旱災害評估
1746年—1990年245年黑龍江省水旱災害評估結果,即各旱澇型出現年數和重現期見表6。

表7 黑龍江省1746—1990年
由于1949年前黑龍江省的政治文化中心在松嫩平原;因此,表6可以認為也是松嫩平原的旱澇趨勢。
由表7可見,在1746年—1990年共245 a中,發生極澇和極旱各6次(年),相當于41.7 a出現一次;發生重洪澇30次,平均8.2年出現1次;各類洪澇共104次,平均10年中約有4.2年出現洪澇;發生重旱16次,平均15.4年出現1次;各類干旱共62次,平均10年中有2.5年出現干旱;正常年共出現79次,占總年數的32.2%.平均10年中只有3.2年是正常年。
4結論
將各時段對松嫩平原水旱災害研究得出的重現期的對比列入表8。
表8松嫩平原不同時段水旱
災害重量現期的研究對比表

時段極澇重洪澇一般洪澇正常一般干旱重旱極旱1746年—1990年41.78.23.63.16.115.441.71949年—1990年42.074.73.85.37421991年—2014年24.08364.848
從表8可見:在1746年—1990年的245年中、在1949年—1990年的42 a中,極澇和極旱均為42 a一遇;在1991年—2013年的24 a中,極澇24 a一遇,極旱為8 a一遇。重洪澇和一般洪澇發生的重現期基本相等;干旱災害出現的重現期均有明顯縮短,表明干旱災害有加重的趨勢。
參考文獻:
[1]黑龍江省水利廳.黑龍江省水旱災害[M].哈爾濱: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
[2]梁貞堂,吳煜楠.黑龍江省松嫩平原水旱災害與防治措施的研究[J].科學技術與創新,2015(11),85-86.
[3]水利部水文局.1998年松花江暴雨水[M].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2.
[4]毛德華.災害學[M].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11.
[5]車安寧,尚峰.災害學新論[M].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11.
黑龍江省總體地形地貌特點是:北、西北和東南部為山丘區高地,東北部和西南部為平原和低平原。根據自然地理特性可劃分為:西部平原區、東部平原區、北部山區和南部山區。西部平原區由松嫩平原構成,分為高平原和低平原,土地面積15.4 萬 km2。歷史上松嫩平原水旱災害頻繁發生,特大型水災與旱災也經常發生;且旱災多于水災,素有“十年九春旱”之稱。文獻[1]對松嫩平原的水旱災害特點進行了研究,并給出了1990年前的水旱災害發生的重現期。文獻[2]雖然研究了1991~2014年的水旱災害,給出的主要是防治措施。本文根據降雨實測資料與災害實際記載對松嫩平原1991—2014年水旱災害重現期進行研究,本階段洪澇災害共發生12次,相當于2 a發生一次;干旱災害共發生15次,相當于1.7 a一次。結合文獻{1}對該時段的重現期進行分析比較,結論是:該時段洪澇災害上的重現期與歷史時段基本相同;干旱災害的重現期與歷史時段明顯縮短,表明干旱災害發生更加頻繁。
Study on Return Period of Flood and Drought Disasters in Songnen Plain
LIANG Zhen-tang
(Heilongjiang Provincial Water Conservancy & Hydroelectric Power Investigation,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Harbin 150080,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precipitation data observed in the typical meterological station from 1991 to 2014 and the statistical tables of flood and drought disasters in each city and country,the return period occurring flood and drought disasters on the Songnen plain was studied in this paper.The return period of flood disaster is 2 years and drought disaster is 1.7 years.By comparing with the historical return periods of flood and drought disasters,it is essentially the same as flood disaster and the drought disaster is shortened significantly.
Key words:Songnen plain;flood and drought disasters;grade standard;grade of disaster;return period
文章編號:1007-7596(2016)04-0018-04
[收稿日期]2015-12-26
[作者簡介]梁貞堂(1963-),男,山東冠縣人,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現任院黨委書記,從事農田水利方面的研究(詳見最后一頁)。
中圖分類號:S161.6
文獻標識碼: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