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渡人
1
在我早期的記憶里,模模糊糊有這樣一件事情。
我們整個家族的人都坐在一起吃飯,飯桌中間放著一只大碗。
飯桌上很熱鬧,小孩子們一人一根雞腿吃得開心。忽然,我看到在一旁的廚房里,奶奶還在煙霧繚繞中忙碌著。我想,要是我們把雞腿吃光了,奶奶不就沒得吃了嗎?
我擔心地看了看大碗,問:“雞腿還有沒有?都吃光了嗎?”
媽媽看到我眼巴巴的樣子感到很丟臉,說:“一只雞腿還不夠你吃的嗎?”
我當時感到委屈極了,被人誤會的滋味當然不好受,可是有時候,被人誤會也是一種榮幸。
比如,對一個還沒桌子高的小孩子來說,居然想到留一只雞腿給奶奶。
2
“人不‘中二枉少年”,我們班曾經也是“中二病”集中爆發的地方。
初中二年級,我們積極使用自己剛冒出來的主見,開始對周圍的事物評頭論足,好像什么都很明白的樣子。
班長大人成了我們的假想敵,我們有一萬個理由集體討厭他!
明明是大家輪流擦黑板,他偏要在老師的眼皮子底下搶著把黑板擦了。
而且,他還表現得很愛學習,學習這么枯燥的事情,怎么會有人喜歡?
最讓人難以忍受的是,我們的一舉一動都逃不過老師的法眼,打小報告的除了他還會是哪個?“賣友求榮當漢奸”,真是受夠他了!
3
可是無論是竊竊私語還是冷嘲熱諷,都沒有動搖班長的拍馬屁精神。
出于嫉妒和討厭,我們決定給他一個小小的教訓。某天,趁著班長不在,我們在他習題冊上涂了一層蠟油,蠟油很薄,看是看不出來的,可你要想在上面寫個字,那比登天還難。
這下班長可當不了乖寶貝啦,因為在這本被施加了魔法的習題冊上,他不可能完成作業。
第二天,我們等著班長出丑,也等著他來算賬。
結果一切風平浪靜,他把答案寫在白紙上,把紙裁成一小塊一小塊地貼在練習冊的相應位置,一句話也沒多說。
班長哪里是一個有心機的人,他愛學習也不是裝的。
他之所以被我們誤會,是因為在我們都“病”了的時候,他沒病。
4
人們總是希望被所有的人理解,希望別人能懂自己,可是如果所有的人都理解你、懂你了,你的個性在哪里凸顯呢?不被理解,不是你在某一方面太出格,很可能是,你在某一方面太出色。
如果人人都理解你,你該是有多普通啊。如果你不甘于平庸,那就接受那份不被理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