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行法治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法制社會的內在要求,也是對政府實施行政管理的基本要求。它要求政府的行政管理,必須堅持以法制的觀念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依法行政。
檔案行政權力清單是依法行政的重要手段,在建立檔案行政權力清單的工作中,也必須堅持以法制的觀念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來指導。因此,建立檔案行政權力清單的工作,必須堅持法定原則,全面梳理檔案行政權力。
堅持法定原則,就是在構建檔案行政權力清單時堅持遵循職權法定原則。職權法定原則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檔案行政職權來源法定。檔案行政職權來源具有唯一性——立法,立法以外其他途徑不能產生行政職權。二是檔案行政職權范圍法定。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只能在立法確定的對象和事項范圍內擁有和行使檔案行政職權,不能超出法定的對象和事項范圍行使檔案行政職權。
全面梳理檔案行政權力,就是全面梳理各級檔案行政管理部門所擁有的檔案行政權力,首先要對以《檔案法》為核心的檔案法律、法規、規章、地方性法規和規范性文件為依據的檔案行政權力進行梳理,找出哪些是授權條款,授予誰,授予什么權力。防止出現同一法律條款授予的權力事項,因劃分標準與表述不同,而導致權力事項名稱與權力事項數量不同的情況。
全面梳理檔案行政權力,還應關注對各級行政部門均擁有的“共性權力”的梳理。目前,多數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在建立檔案行政權力清單時,沒有將共性權力列入權力清單。而“共性權力”是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存在之基礎,是檔案行政管理部門檔案行政權力的組成部分,是當行之權,也是當負之責。
全面梳理檔案行政權力,還要梳理非權力型檔案行政行為。在建立檔案行政權力清單時,關注與建立非權力型“權力清單”,防止只重視權力型“權力清單”的傾向。應當認識到一些行政服務、行政獎勵、行政指導等非權力型檔案行政行為,同樣是檔案行政職責,是必須履行的檔案行政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