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 靜/安徽財經大學
?
高校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現狀分析與建議
任 靜/安徽財經大學
【摘 要】文章基于高校情況在校內實踐以分類模式為基礎的高校垃圾分類回收項目,通過對高校垃圾分類現狀和高校學生環境意識行為的分析,針對高校生活垃圾分類處理提出可行性的分類模式及建議。
【關鍵詞】高校生活垃圾分類回收;模擬實驗;環境意識行為;可行性建議
隨著社會的經濟發展,城市的加速建設,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校建設成為城市發展的首要任務,帶來生源的同時也帶來了大量的生活垃圾。校園生活垃圾已成為城市化建設的一個重大挑戰。如果高校生活垃圾沒有妥善處理,它不僅會污染大氣、土壤和水體,而且也會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
本文根據高校生活垃圾情況在校內實踐以分類模式為基礎的高校垃圾分類回收項目,如果在高校能夠成功推行,其他領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完善,從而在全國范圍內推廣,從真正意義上實現垃圾的源頭減量、循環利用,走低碳經濟發展道路。
(一)高校生活垃圾的概念
高校生活垃圾主要是指日常生活和學習過程中產生的廢品,包括塑料制品、紙質包裝、印刷制品、金屬制品及瓜果皮剩飯菜等,覆蓋區域為寢室、教學樓、圖書館、實驗樓及公共活動區等。
(二)高校學生對垃圾分類的現狀
我國目前的高校學生對垃圾分類的現狀為:
1.大部分高校設有分類垃圾桶,但由于宣傳力度不夠,大部分學生并沒有按要求投放;
2.在大量學生聚集的教學實驗室等地的自覺分類行為相對顯著,而公共活動區及寢室等地有意識的分類行為不明顯;
3.絕大部分學生有分類意愿,但在缺乏系統分類方法和認為自己的分類行為無實質意義情況下,多數會放棄分類行為;
4.部分學生按要求投放,但學校沒有根據分類要求回收,導致分類的垃圾再次被混合。根據以上現狀,我們團隊進一步對高校學生的環境意識進行了試點模擬實驗。
團隊成員在作為垃圾分類回收項目實施地的公寓內,對部分參與者進行了問卷調查,并在項目實施的前晚走訪了所有將參與本項目的寢室,對研究項目做了詳細的介紹,同時團隊成員向每個寢室的成員發放白色和藍色垃圾袋各一卷,以及分類要求說明一份。干、濕垃圾分類要求說明見表1.
表1 寢室生活垃圾干、濕分類一覽表
根據試點公寓內參與者的分類行為,團隊成員對各寢室的分類情況作了調查,詳見表2.
表2 試點學生公寓生活垃圾分類參與者參與情況一覽表
在進行垃圾分類回收項目的過程中,團隊成員對部分學生的環境行為進行了觀察。
一方面在試點學生公寓內,參與垃圾源頭分類的部分學生在開始的幾天是將垃圾裝入一個或兩個同色的垃圾袋中,雖然也有參與者將垃圾裝入不同垃圾袋中,但是并沒有分類的跡象。在第10至15天內,按兩色垃圾袋放置垃圾的寢室數量有變多的趨勢,同時按要求分類的寢室數量在逐漸增多,大垃圾桶內垃圾碎片變得更少,垃圾袋變多;項目后半段,分類情況有所好轉。
此次項目只進行了三周,在項目實施期間,分類率最高為32%,雖然并沒有完全達到分類要求,但是有較為明顯的分類行為發生,且有上升趨勢,表明參與者已開始慢慢接受本次項目所提出的模式要求,如本項目持續下去,結果將會更好。
另一方面,團隊成員在大學教學區和公共路段的分類垃圾桶旁對大學生進行了一段時間的觀察,發現雖然沒有人隨意將垃圾丟棄在路上,但絕大部分學生并沒有按要求分類投放垃圾,而是隨機投放。說明我國對垃圾需投放在垃圾桶的普及教育工作結果是相對顯著的,但在一個沒有約束的環境下,依靠學生的自主意識自覺進行垃圾分類的效果目前還不理想。
高校垃圾主要分布在生活區、教學樓、圖書館、公共活動區,根據相關資料及實地調查,發現生活區及公共活動區的垃圾成分較為復雜,濕垃圾的比例比教學樓、圖書館等地更大一些,而教學樓及圖書館等場所的垃圾主要是紙制品及塑料瓶,根據不同場地產生的垃圾成分不同,為提高分類回收效率,本文提出針對校園情況對學生產生的垃圾分類處理的流程為:
1.令學生自覺將垃圾從源頭分為干、濕兩類投放。
2.將生活區域和公共區域的干垃圾集中收集、分類回收、送至回收部門,其中學生的舊衣服舊鞋子可以通過青協捐助給有需要的地方,濕垃圾局部集中、進行粉碎脫水處理、污水排放處理、壓縮殘渣送至垃圾填埋場處置。
3.在教學區域及圖書館等地按照書紙類、瓶罐類、其他類三類進行分類,其中舊書舊雜志可以賣給校內的二手書店,或者發布到網上的校內二手平臺,進行校內循環使用。
(一)增加垃圾回收設施
學校要加大垃圾回收設施的使用,進行合理的布局,使得學生能夠更容易的實現垃圾分類投放的意愿。每個寢室樓層設置垃圾分類投放設備,從源頭上進行垃圾分類回收。公寓設置專門的電子垃圾回收點,使有毒有害垃圾與其他垃圾分離開。同時設置一個專門的可回收和再利用垃圾投放點,方便清潔人員將不同類別可回收的垃圾進行投放,也便于統一收集處理出售給第三方。
(二)加大垃圾處理宣傳
在學校內,應加強對垃圾回收和利用方面的知識宣傳,靈活地運用班級宣傳和網絡宣傳兩種方式,根據男女生的差異性,年級之間的差異性,分別進行宣傳。可以采用以班級宣傳為主,網絡宣傳為輔的宣傳途徑,并且相對于女生而言,更要加大對男生的宣傳力度,相對于大三和大四學生而言,更要加大對大一和大二學生的宣傳力度。由于男生環保意識較低,在男生寢室加強垃圾分類宣傳。針對女生的性格特點,在女生寢室進行寢室內評比。對大一學生增設垃圾處理的相關課程,對大二大三開展垃圾分類處理辯論賽,對大四學生鼓勵環保創新項目等。
(三)建立高校垃圾分類回收處理模式
建立校園垃圾分類回收處理模式,將寢室、公寓、學校和第三方企業聯系成一個整體。學校為公寓分配專業化管理人員,對寢室進行監管,并將寢室分類的干垃圾和濕垃圾集中到一起,每周由廢品回收企業、養殖企業定時清運。廢品回收企業對從學校回收到的塑料瓶、廢紙等可回收垃圾進行下一步處理,養殖企業將廢棄食物加工飼料,第三方企業將資金回流到學校。學校將資金部分用于校內宣傳和改善設施,部分發放到公寓樓作為垃圾處理的儲備資金,根據公示結果對表現優秀的寢室和個人進行獎勵,對表現較差的寢室和個人提出批評,制定獎勵機制。形成一個良性循環,構建出穩定的垃圾分類管理體系,為長期的垃圾回收利用奠定基礎。
總之,實施垃圾分類處理對建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有著重大的意義。而由高校內部建立循環模式入手,更易于向全國范圍推廣,形成符合我國國情的垃圾分類回收處理模式,從而為我國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賈子利.北京市生活垃圾分類及處置方式研究[D].北京:北京林業大學,2011.
[2]王民.環境意識概念的產生與定義[J].白然辯證法通訊,2000,22(4): 86-90.
[3]王新科,鄭現明,王博鐸.高校學生區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實驗和效益分析[J].價值工程,2013(16): 3-4.
[4] Tai J,Zhang W Q,Che Y,et al.Municipal solid waste sourceseparated collection in China: A comparative analysis[J].Waste Management:2011(31): 1673一1682.
注: 本文獲得安徽財經大學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資助(項目編號:20151037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