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燕交
2015年12月26日是2016年全國碩士研究生考試的第一天,在英語開考前的一個半小時,一份英語考題和答案在QQ群、微信群中流傳。事后經核對,竟與考試題目一致。
“無論是考前將答案賣給考生,還是考中將答案通過無線發送設備傳給考生,幾乎每起考試舞弊案件在各個環節都有專人負責。”參與“考研泄題”案偵破工作的湖北省潛江市公安局網安支隊支隊長王健斌說,“案件呈現出全鏈條、產業化特點。”
細化考試作弊責任
考試“泄題”引起考生普遍不滿,甚至一直以來被視為中國最公正、最公平的高考,因為招生舞弊、高考作弊,都漸漸失去了敬畏與尊嚴。
2015年11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刑法》(修正案九)明確,在法律規定的國家考試中,組織作弊的將入刑定罪,最高可處七年有期徒刑。
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決定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作出修改,新教育法于2016年6月1日起正式實施。
這次教育法修改將作弊責任進行了明確細化,分別對舞弊參與者、舞弊組織者、考試組織者和管理者的責任及情節進行了明確。
在國家教育考試中抄襲、帶小抄、代考等多種作弊行為,除了將被取消考試資格或成績外,情節嚴重者將被“禁考”一到三年。也就是說,即便作弊行為未進入刑事司法程序,也將面臨行政處罰。
2016年高考即將拉開帷幕。為了杜絕替考現象發生,多地出招嚴防大學生離校充當高考“槍手”,今年的考場紀律被稱“史上最嚴”。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認為,嚴懲考試作弊意義重大。他表示,寫入教育的相關法律,除了是讓法律之間相互不沖突,從教育者的角度來說,也是要盡量做好教育范圍內的事,盡量避免作弊,避免有人去違法。
每年高考都是作弊高發的時刻,高考階段各個地方的考場,要嚴格依法履行職責,做好監考工作。
違法招生可遭“停牌”
2015年高考,河北石家莊的考生李然(化名)僅過了三本線,一位自稱是“北京工商學院招生辦”的人打電話給她,說可以“定向生”名義報考這所學校,能降低50分錄取二本學校,專業隨便選。
“對方招生信息、專業簡介等資料一應俱全。后來說要繳納10萬元‘指標費,且錄取時間有限,催促趕快決定。”李然說。最后,病急亂投醫的李然父母支付了6萬元,取回了一張蓋著公章的“錄取通知書”。之后才發現是假的,但再也聯系不上對方。“我只能再補考一年。”李然說。
每年高考季,像李然這樣受騙的考生并不在少數。“野雞大學”招搖撞騙的手法拙劣,騙術也并不高明。他們大多只是創建網站行騙,成本低廉,即使某個虛假校名被曝光,也可以換個校名再繼續。但是在學生和家長求學心切的情況下,即使低劣的手法也能屢試不爽。
修改后的《教育法》對學校違法招生做出了明確規定,將第七十六條修改為:“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違反國家有關規定招收學生的,由教育行政部門或者其他有關行政部門責令退回招收的學生,退還所收費用;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止相關招生資格一年以上三年以下,直至撤銷招生資格、吊銷辦學許可證。”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表示,考生及家長在報考學校時應多留心眼,用人單位需重視學歷認定工作,使假文憑無生存之地。教育、工信、公安等部門應加強聯合行動,打擊虛假大學違法招生。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分析,要鏟除虛假大學在中國社會的土壤,改革國內學位授予制度很有必要。在他看來,應實行大學自主辦學、自授學位(文憑),學位(文憑)由社會專業機構認證的制度;另一方面,應加強對高等教育的專業評價和社會評價,從而促使“受教育者關注教育質量、品質,而不是混一張文憑”。
普及城鄉學前教育
“幼兒園是學前班改造的,大班65個孩子,中班41個,每班都只有一位老師。”2015年,公益組織千千樹的項目官員楊出云到湖北十堰市某縣的一所村小附屬幼兒班對老師進行入園培訓,當時看到的場景讓她感到震驚。
一位老師要面對班里65個活蹦亂跳的“皮孩子”,不知該如何下手。“孩子們精力旺盛,嘰嘰喳喳,你越著急,他越調皮。”楊出云說。
“不是收不到孩子,而是缺老師,孩子太小怕看不住。”幼兒園的一位老師向楊出云道出了苦衷。
這兩位老師都是開學后才從村里找來的,之前在幼兒園的老師本來參加過千千樹在開學前的教師培訓,也很有經驗,后來被校長抽調到小學了。“我問校長為什么,校長說小學是義務教育,更重要,嚴重缺人的情況下,只能先保小學。”楊出云說。
學校曾多次向教育局申請調配老師,但沒人愿意來,嫌學校太偏遠了。
修改后的《教育法》規定,國家制定學前教育標準,加快普及學前教育,構建覆蓋城鄉,特別是農村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
儲朝暉表示,整體來看,鄉村教育水平低下,師資力量薄弱,十余年來,雖然中央政府發過不少加強鄉村教育的文件,但鄉村教育日漸衰落的大勢并未真正扭轉。
目前鄉村教育問題很多,有多種方式、各種路徑來解決問題。可以采取定崗招聘方式,除當地政府核發的工資以外,再補鄉村教師一定額度的津貼。這樣就可以調動一批相對優秀的教師來就職。
“很多地方政府都在哭窮,但這不是原因,根源還在于對學前教育的重視還有待提高。”儲朝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