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松
【摘 要】歌唱是以人體器官作為演奏樂器的音樂形式,歌唱的發聲技巧訓練就是構建此“樂器”的過程。眾所周知,人體的各種動作都離不開有關肌肉的相互配合、運動,歌唱發聲也是如此。呼吸、聲帶振動、共鳴調節等一系列動作均是由大腦發出指令,讓各組肌肉帶動相關部位協作而完成的,在這些肌肉群之中,喉外肌對發聲的作用非常重要。本文從嗓音醫學的角度出發,對喉外肌狀態與歌唱發聲的關系進行論證,希望能為廣大從事聲樂工作和愛好歌唱的朋友們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喉外肌;歌唱發聲;舌骨;喉器;會厭
中圖分類號:J617.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05-0093-01根據人體解剖所見,舌骨和下方與之相連的喉器并不像人體其他部位一般有關節固定,而是由上下左右的喉外肌從各個角度將其連接起來,使其“懸浮”于頸部。各種喉外肌通常是成對的,相關肌肉也會在相對的兩個方向作用發力以保證喉器的穩定,并使得喉器能夠自如地上升、下降,輔助吞咽、發聲動作的正常運行。喉外肌包括附作與舌骨、下頜、喉器、胸骨、顱骨的一系列肌肉,以舌骨為界,分為舌骨上肌群與舌骨下肌群。
除了固定喉器的基本作用,喉外肌與歌唱發聲還有著其他密切的關系。要獲得理想的歌唱發聲狀態,必須保證聲帶的充分振動與咽部聲道的靈活調節,而喉外肌狀態與這兩方面均相關聯,主要涉及會厭開閉、喉器升降及舌骨姿態、呼吸深淺等問題,陳述如下:
一、喉外肌狀態與會厭開閉
會厭位于舌根與舌骨體后上方、喉口的前方,是一上寬下窄的葉狀軟骨片,表面覆蓋有黏膜,是喉口的活瓣。當吞咽時,會厭被擠在舌根與喉之間,會厭活瓣向后彎曲,關閉喉口,防止食物等進入。而發聲時會厭應當豎立,以確保發聲通道的暢通,讓聲帶發出的聲音順利地往上傳,會厭的開閉程度直接關聯到發聲的質量。喉外肌牽引舌骨與甲狀骨疊加動作是會厭開閉的主要因素,因此,喉外肌的狀態直接關系到歌唱發聲的質量。用手觸摸下巴底部肌群所在位置,我們會發現在吞咽時這一帶的肌肉會縮緊,反過來講,如果下巴和舌根發緊,會厭打開的狀態不佳,勢必影響發聲。
二、喉外肌狀態與喉器升降
喉外肌的運動能促使喉器升降以適當改變咽道共鳴腔的長短,進而滿足發聲的需要。歌唱發聲時,喉器位置應當隨著音高的變化需要而自動地進行調節,喉器過度下降會致使咽道過分變長,且喉器被壓迫,喉器過分上提會導致會厭打開不夠,因此,不自然的壓低或是提高喉器均可造成喉器工作不順,致使聲帶不能自如地調節長短、厚薄、張力,亦不利于咽道共鳴腔的運用,影響發聲質量。通過觀察喉外肌群各條肌肉牽引力方向示意圖可見,舌骨上肌群主要起向上牽引舌骨的作用,舌骨下肌群主要起向下結合地心引力以穩固喉器的作用,上下肌群狀態直接關聯喉器的上下移動及姿態調節,可使喉器相對固定和平衡。同時,因為附作的位置差異,各條肌肉向上或向下的牽引力方向有所不同,這樣才能保證舌骨和喉器能根據發聲需要做出姿態微調。
三、喉外肌狀態與舌骨姿態
舌骨的姿態能直接影響發聲質量,尤其在發高音時影響更明顯,咽道是重要的共鳴腔體,它的形態調節會影響聲音質量,依據聲學原理,發低音時,咽道需要變粗,發高音時,咽道需要變細,舌骨和會厭要參與構成咽道前壁,從側面看舌骨就如一個活動板,如二腹肌前腹、頦舌骨肌等能使舌骨前行的肌肉收縮,舌骨便前移,后部易與喉器疊加,使得喉口開度不足,且咽道前壁前移使得“咽部發音管”變粗,不利于發高音;如舌骨后部的二腹肌后腹、莖突舌骨肌等能使舌骨向后上行的肌肉收縮,舌骨則向后上方上抬,結合莖突舌肌拉動舌后部兩側向后的狀態,咽道前壁后移使“咽部發音管”變細以配合發高音(根據聲學原理,發低音需要管體配合適量變粗變長,發高音需要管體配合適量變細變短,舌骨的升降也關乎“咽部發音管”的長度調節,此點已在上文陳述,但咽部發音管長度調節幅度不宜也無法過大,因此主要依靠粗細的調節來實現共鳴調節),且此時會厭豎立,喉器打開,聲音可經咽道向上順利傳送。
四、喉外肌狀態與呼吸質量
科學發聲的動力來自于正確的呼吸,呼吸對了才能使聲門以下壓力足夠,以滿足發聲的需要。人的自然呼吸比較淺,用于維持生命是足夠的,但要應用于唱歌則遠遠不夠。呼吸時,如果舌骨上下肌群如胸骨甲狀肌、肩胛舌骨肌、胸骨舌骨肌等容易在呼吸時不當用力的肌肉收縮的話,將直接影響呼吸的深度及喉部的發聲,很多人歌唱時的呼吸狀態是不對的,存在頸部用力的狀況,歌唱起來很吃力,長此以往甚至會影響喉器的健康,因此,許多有經驗的歌唱家主張歌唱發聲的呼吸動作要盡量讓頸部放松,不能提鎖骨、聳肩,以保證呼吸的通暢和喉器的正常工作。
參考文獻:
[1]黃永旺.實用臨床嗓音醫學[M].天津:天津科技翻譯出版公司,2012.6-9.
[2]韓德明,RobertT.Sataloff,徐文.嗓音醫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8-16.
[3][英]梅里貝斯.邦奇.韓麗艷,蔣世雄譯.歌唱動力學[M].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10.88.
[4]林俊卿.“咽音”練聲的八個步驟[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2.8-1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