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芳艷
【摘 要】隨著全球化的發(fā)展,中國傳統(tǒng)文化也開始進入世界這個大舞臺,在這個過程中,二胡的演奏技巧也有了十足的發(fā)展。本文就二胡的風格性技巧進行一定的闡述,以期能夠為讀者在二胡方面的演奏技巧有一定幫助。
【關(guān)鍵詞】風格性技巧;左右手技巧;揉弦
中圖分類號:J632.2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05-0106-01
二胡的演奏過程是一次情感投入的過程,演奏者需要根據(jù)作品本身具有的特色融入自己的情感,并以自己特殊的理解和方式來詮釋作品。
一、左手風格性技巧
(一)揉弦。揉弦是一種左手演奏的風格技巧,會發(fā)出一種類似波浪的聲音,可以使演奏更加富有歌唱性。快揉與慢揉是揉弦的兩大種類,其中快揉又被稱作“顫指”,顧名思義,指的就是在揉弦的過程中不斷地顫動手指。具體操作時用手臂帶動手腕規(guī)則地做上下動作,按弦的手指被手腕牽動做連鎖反應,在弦上一拉一放,從而使得二胡發(fā)出的聲音有抑揚頓挫,有起伏感。慢揉的方法則是用左手的一根手指按在弦上控制好弦的松緊,然后以手腕為原點,整個手掌呈弧形不停地扇動。相比較快揉而言,慢揉的扇動速度要小于快揉,但是在扇動幅度上又遠遠大于快揉,慢揉與快揉的具體方法不同,達到的效果也自然有差距。
(二)滑音。滑音是一個二胡演奏中經(jīng)常要用到的技巧,是一種修飾手法,能夠充分體現(xiàn)出二胡演奏的細膩。同時針對滑音是有練習曲目的,從一個音程的滑音開始,慢慢增大,直到把位之間的的滑音。在練習滑音的過程中,關(guān)鍵是要左手放松,著力點要恰到好處,放松手腕與虎口。在自己的二胡演奏達到一定水平的情況下,開始重新從換把練習曲和滑音練習曲練起,練習過程中放松指尖,這樣彈奏出來的音色則會圓滑許多[1]。
(三)裝飾音。裝飾音是二胡作品中出現(xiàn)在左手上的最常用的藝術(shù)手段之一。在使用裝飾音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與右手運弓動作的相互協(xié)調(diào),不同的曲目對演奏者有不同的要求,如動作的快慢、輕重、虛實等與左手的動態(tài)配合。在演奏裝飾音時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完成動作的部位功能、動作框架、動作幅度、動作速度與音樂風格。只有協(xié)調(diào)好以上幾點才能真正的掌握裝飾音,并提升自身的演奏技巧。
二、右手風格技巧
在二胡演奏中,左右手分工不同。左手按弦,右手拉弓。不論什么方式的演奏,拉弓的右手都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墊弓。墊弓的使用往往出現(xiàn)在戲曲或者說唱的表演形式中,也稱“小抖弓”,它是在一個附點音符之后,靠右手腕突發(fā)地迅速一甩,從而奏出兩至三個輕巧的三十二分音符,經(jīng)常用于戲曲中,起到烘托氣氛的作用。
(二)波弓。波弓多用于民間的藝術(shù)表演,其特點在于歡快活潑,具有濃重的民俗風格。其通過改變弓與二胡之間的松緊度來達到不同的演奏效果。
(三)斷弓。斷弓也稱之為“保持音”,它的符號是“-”,寫在音符的上方。斷弓,顧名思義也是使音符斷開的一種運弓技巧,是頓弓的姐妹弓法,常與頓弓合起來使用,在演奏法上,斷弓要求右手手指始終保持對弓子的力量,不可松開。它的停頓是靠弓子停止運動來實現(xiàn)的,其中沒有弓毛對弦壓力緊松的變化。因此發(fā)音是頭尾平行的線段狀。斷弓和頓弓一樣,也有分斷弓(即一弓演奏一個斷弓音)和連斷弓(即一弓演奏多個斷弓音)之分。演奏連斷弓時,要注意弓毛始終貼住琴弦,在連弓狀態(tài)下靠弓子均勻的停頓來完成音符之間的間隔[2]。
(四)頓弓。演奏外弦頓弓時,右手如同擰螺絲刀的動作,輕微敏捷地向左(擰松螺絲的方向)轉(zhuǎn)一下,這樣拇指就會對弓桿施加一個力,同時中指也要向外頂一下弓桿,使弓毛貼住外弦,配合弓子短促的拉推運動,以發(fā)出聲音;當聲音發(fā)出的瞬間,弓子要立即停止運動,右手復原放松,使弓毛浮在弦上(不離開弦),聲音戛然而止,由此完成一個外弦的頓弓動作。
演奏內(nèi)弦頓弓時,以右手中指和無名指向內(nèi)有彈性地“勾”一下弓毛,使它貼住內(nèi)弦,同時配合弓子短促的拉推運動,以發(fā)出聲音;在聲音發(fā)出的瞬間,弓子立即停住,中指和無名指放松,使弓毛浮在弦上,聲音戛然而止,由此完成一個內(nèi)弦的頓弓動作。
在頓弓換弦時,弓子要始終保持平直運行,完全依靠手指敏捷的動作來改變弓毛的貼弦方向,而不應該用弓子前后晃動,或上下點弓頭的方法來幫助換弦。
(五)擊弓。擊弓產(chǎn)生的聲音往往是鏗鏘有力的,這種效果取決于它的演奏技巧是將弓子提起并快速向下?lián)粝遥诳焖傧蛳碌倪^程中弓子累積的動力撞擊到弦上的動力自然會是干脆利索的聲音。
三、總結(jié)
二胡作為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一部分應當在當今社會得到重視,掌握了正確的二胡演奏技巧,一定程度上能夠幫助個人學習二胡,但更有意義的卻是讓這項傳統(tǒng)文化在新的時代被繼承并迸發(fā)出新的光彩。
參考文獻:
[1]劉發(fā)洪.二胡學習00文[M].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2004.
[2]趙寒陽.名曲演奏提示與二胡技法[J].北京:華樂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