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雪松
【摘 要】文章從老子的道家哲學思想入手,簡單探究中國的建筑裝飾、水彩繪畫、動畫電影當中“空白”美的運用,旨在闡釋“空白”在中國美術作品中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空白;道家哲學;建筑;水彩;動畫電影
中圖分類號:J50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05-0164-01《道德經》中有這樣一句話:“大白若辱,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之出言,淡兮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可遇而不可求,可見而不可見得,恍惚的意境與神情,才是認識、了解審美的最高境界。老子反對直接表達美,他尋求一種不能用語言傳達的空白美學思想,不同領域中,空白美學都體現出一種有與無、多與少、黑與白、虛與實對比的親疏關系。老子的道家哲學文化對中華民族潛移默化的影響體現在造物的方方面面,其中包含的有無、多少、黑白的辯證關系深刻影響著不同的美術領域。
一、建筑內外中的“空白”美
“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無”即是“功能空間”。有形的東西給人們帶了具大的便利,但同時又強調“無”的重要用途,正是有了“無”的存在才能將“有”的價值顯現得淋漓盡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中國傳統建筑講究刪繁就簡,追求清新雅致,在色調上多是白墻木柱,清麗脫俗。蘇杭的建筑如此,安徽的西遞、宏村如此,江西婺源的建筑亦如此,大都黑頂白墻,在崇山峻嶺的掩映下,那些粉墻黛瓦似乎是無色的,這正在哲學上符合了“空白色彩運用的形式美法則”。“虛室生白,吉祥止止”(《莊子·人世間》)。中國古建筑結構與裝飾中“空白”元素的應用是隨處可見的,像室外的回廊、亭子的結構都是空的,但正是這空卻把自然環境和建筑物巧妙地連接在一起,卻是實在的“功能空間”,充分體現出“無”的價值。室內的梁柱、帷幔、屏風、掛落的擺設把室內的空間含蓄地過渡開來,使整體建筑無論室內外都有一種似連非連、隔而不斷的道家哲學情趣。
二、水彩藝術的“空白”美
老子曰“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黑白即為宇宙的一統原則,這是中國傳統的天地法則。黑白相較,也成為中國古代藝術創作重要標準。中國古代水墨畫多用黑白二色來表現,但無論山高水深、草短木長都能夠表現得栩栩如生,其中“空白”元素起了決定性的作用。氣韻生動是中國古代畫作所追尋的最高境界。氣韻生動,在乎氣韻,只有氣韻,方可生動,氣決定韻。
水彩畫是舶來品,用水作為媒介,融合透明材料,決定了它獨特的審美觀念。中國水彩畫往往講究“難得空白、妙在空白和空白是畫”的審美思想。“用心于無墨之處,尤難學步,知白守黑,得其玄妙,未易言語形容”,黃賓虹先生的這句話雖然是形容水墨畫的,此時放在水彩處也再貼切不過,水彩畫的“空白”也形成了“知白守黑,虛實相生”的藝術表現形式。
三、中國動畫電影中的“空白”美
在老子道家思想的影響下,中國的美術形式追求的是“筆才一二,像已應焉”的樸素簡約思想,在中國動畫電影的創作中,常把“情”和“景”結合起來,即將浪漫與現實結合起來,通過對意境、情境的追求展現對浪漫與現實的描述。黑白使人產生獨特的心理感受,在中國動畫電影中,水墨動畫更具有這類特點,運用了水墨的大片空白描寫意境、襯托主體,引人聯想。夸張的人物造型情態更有利于表現真摯情感,水墨動畫圖形質樸、造型明快、有深刻的內涵,采取隱喻和象征的手法,使人回味無窮,充分展現出中國藝術“無畫處結成妙境”的空靈悠遠的意境美。《山水情》中用“半邊”構圖和空白處展現煙云水氣的甜潤靈秀、清新飄逸;用“梅花點瓣”式的筆觸濃濃地刻畫出蒼茫山色,水的“白潤”與墨的“黑韻”交融在流動的畫面中,虛中有實、實中帶虛,從而形成一個意中之境的藝術空間。①結尾時老琴師惜別小漁童,踏上歸途,盡顯對未來的祝福與贊美。當老琴師逐漸消失在茫茫山野中時,山間的飛鷹、孤雁和潺潺的河流將觀眾的視野帶入了更廣闊的天地中。大段的空白使人不但感受到濃濃的離別情意,更為小漁童的未來感到欣慰,一切都在這空白的韻味之中,簡單而真實地表達出了意境。
“空白”作為中國美術作品中重要的形式美追求,是華夏最具特色的民族藝術瑰寶。作為祖國文化藝術的傳承者的我們,不但要掌握純熟的技法,還要對它們進行創新和發揚。當然,“空白”的運用一定要與藝術品相適應,切不可生搬硬套,只有對這一美術語言的審美有了深刻的認識,才能在美術作品中運用得游刃有余,達到天人合一的藝術境地,創造出具有民族特色的美術作品。
注釋:
①李季.談中國動畫電影中的意境美[J].美術大觀,2012(02).
參考文獻:
[1]魏天德.室內設計中的空白美學[J].藝術教育,2012(04).
[2]楊凈靜,張洪亮.簡析水彩藝術中的“留白”美[J].藝術教育,2012(02).
[3]李季.談中國動畫電影中的意境美[J].美術大觀,2012(02).
[4]董菲菲.對人體寫生觀察方法的思考[J].美術大觀,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