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景瑞
寓言,顧名思義,就是把道理寓于故事之中。由于寓言故事短小精悍、生動有趣,又具有啟發性,所以學生很喜歡讀。既然喜歡讀,那么親自動筆寫寓言,也并不神秘。
寫寓言與寫記敘文有許多類似的地方,但兩者不能完全畫等號。只有了解了寓言本身的特點,才能寫出一則真正的寓言。下面以《內胎與外胎》為例,談談怎樣寫寓言。
內胎與外胎
汽車在泥濘的路上飛快奔馳,沾滿污泥的外胎極不滿意長期的露天生活,一股怒氣沖內胎撒去:“你的生活真是太好了,一切都由我護著你,你卻整天躲在里邊睡大覺,真是豈有此理!”內胎只是挺了挺肚子,并未作答。
又過了一段時間,外胎又發話了:“老弟,我看世界上最舒服的就屬你了,這么多年,你總舒服地躺在我的懷里。你餓了,主人給你打氣,讓你吃飽喝足;你病了,主人給你治病。但主人就是不管我,還老是讓我遭受荊棘、砟石的刺和硌。不管風里雨里,都是我沖向前。夏天,太陽炙烤;冬天,寒風刺骨。你有這些感受嗎?”外胎絮絮叨叨地發著牢騷,說著怪話。只聽砰的一聲炸響,內胎終于氣炸了肚皮,外胎也立刻癟了下去,汽車不能行駛了。
這時,外胎明白了:“啊!原來我使的力氣全是你給的,這可錯怪你了。我實在不知道,真對不起。”內胎謙遜地回答:“沒關系!在里在外,缺一不可,都得有人樂于去做才行。”
要借故事講道理
寓言的中心思想就是寓意,即要說明一個道理。可以通過普通的常識,表達深奧的道理;或者敘述常見的事物,寄予深刻的內涵;或者描寫簡單的現象,揭示復雜的關系。借此喻彼、借近喻遠、借小喻大、借古喻今等都是常見的構思方式。例文《內胎與外胎》就是借助常見的車胎,告訴我們世界上的工作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只有分工不同,需要精誠合作。
寫寓言應注意:道理要通過故事來表現;故事要簡單,故事里的人物或事物不要太多,篇幅要簡短;故事不必是真人真事,可以想象虛構,但旨在為現實服務。
要有較強的諷刺性
寓言一般不直接贊揚新風尚、好品質,而常常是暴露不良現象,批評不良作風,帶有諷刺意味,意在促使人們警醒,引以為戒,同時也從側面弘揚正確的行為。在例文《內胎與外胎》中,內胎與外胎互不服氣,結果使汽車爆胎,不能行駛,由此教育人們要團結合作。
常常運用擬人、夸張的手法
寓言往往把動物、植物、現象當作人來描述,既能講話,又能思考,還有感情,將人的一切特征都賦予它們。比如在例文《內胎與外胎》中,外胎可以怒氣沖沖,內胎可以挺挺肚子;內胎可以謙虛回答,外胎可以恍然大悟,都是運用了擬人的手法。為了把道理寫得鮮明、深刻,夸張的手法在寫作寓言時也是必不可少的,即有意將某些現象夸大,甚至達到極限,從而走向荒唐,讓人讀后猛醒,從中受到教育、啟發。
掌握了以上規律,神秘感就會頓消,寫寓言時就會筆下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