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為
不同處理方法對冷凝集標本血細胞分析的影響
陳 為
目的 探討不同處理方法對冷凝集標本血細胞分析的影響。方法 分別采用手心揉搓并顛倒混勻2 min(方法1),37℃水浴30 min(方法2),血漿置換3次(方法3),顯微鏡手工計數(方法4)處理10例冷凝集標本,比較各種糾正方法對紅細胞各參數結果的影響。結果 以方法4檢測結果為參比,方法1對RBC、HCT、MCH、MCHC的檢測造成嚴重干擾,RBC和HCT結果明顯降低,MCH和MCHC結果明顯增高;方法2(37℃水浴30 min從水浴箱取出后要進行保溫)各參數檢測結果與方法4之間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方法3(置換血漿3次法)RBC、HCT、MCH、Hb和MCHC與方法4之間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但PLT明顯降低(P<0.05)。結論 血常規檢驗中冷凝集標本推薦采用37℃水浴30 min后保溫立即檢測,大部分冷凝集標本通過該法均能獲得滿意的效果;對于極少數較為嚴重的冷凝集標本,可采用血漿置換3次處理后再檢測,但血漿置換易導致血小板的嚴重丟失,因此,PLT值采用水浴法的檢測結果較為準確。
冷凝集;血常規;水浴;血漿置換
在血細胞分析儀的使用過程中,許多因素對檢測結果有干擾,血標本冷凝集就是其中之一。在實際工作中,發現冷凝集的血常規標本對血細胞分析儀的檢測參數有較大的干擾,導致多項參數的檢測結果與實際不符,特別是對紅細胞系統的各個參數干擾較大。目前,對于肉眼可見的冷凝集標本多采用37℃水浴后再檢測的辦法進行處理,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對于冷凝集標本需要在37℃水浴中放置多長時間,水浴后是否延遲保溫及水浴后的結果是否滿意等問題還沒有統一的答案。而且對于如何發現和確認冷凝集標本,特別是對一些肉眼難以覺察的冷凝集如何從檢驗結果中去發現并消除干擾,也沒有統一的認識[1-2]。因此,本研究通過對10例冷凝集標本進行不同方法的處理并對結果進行了分析,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遼寧省北鎮市人民醫院門診及住院患者10例的血常規檢查標本,乙二胺四乙酸二鉀(EDTA-K2)抗凝劑真空采血管。患者年齡12~65歲,其中男6例,女4例,包括支原體肺炎2例,免疫性溶血性貧血3例,上呼吸道感染3例,乙肝1例,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1例。10例血常規檢查標本中,同1個標本全部經過四種方法處理進行數據比對。
1.2 儀器與試劑 法國ABX-60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及配套試劑、質控物,0.9%生理鹽水,100μL德國Eppendorf移液器和吸頭,水平離心機,Olympus顯微鏡,儀器使用前已校準,每日測定3個水平配套質控物,結果均在允許范圍內。
1.3 冷凝集標本的判斷 肉眼觀察見試管壁有細沙樣凝集,剛推制的血膜上有許多細小顆粒;對于肉眼難于識別的標本,可以從檢測結果和儀器的報警信息中得到提示,如出現“RBCAgglut?(紅細胞凝集?)”和“Turb/Hb?(混濁/血紅蛋白干擾?)”等報警信息,嗜堿通道的右側出現長的拖尾現象;其檢測結果中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含量(MCH)、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濃度(MCHC)結果異常增高,紅細胞計數(RBC)和紅細胞比容(HCT)明顯減低,血紅蛋白(Hb)與RBC比例明顯異常(健康人Hb與RBC的比值約為30∶1)[3-4],當檢測結果顯示Hb與RBC比例明顯不符,MCH、MCHC結果異常增高時,應考慮有冷凝集的影響。以上情況都提示存在血標本冷凝集現象,血涂片見紅細胞有聚集現象可予以確認。
1.4 處理方法 每份標本均采用以下4種方法分別處理后再行檢測。方法1:手心揉搓并顛倒混勻2 min,立即上機檢測;方法2:37℃水浴30 min從水浴箱取出后并保溫;方法3:血漿置換3次法,該法參照相關[5]血小板血漿的制備方法,將EDTA-K2抗凝血標本以160×g離心6 min,用移液器插至上清液與交界面上3 min處,緩緩將上層血漿取出棄掉,并記錄丟棄的量,再加入等量37℃生理鹽水,然后再加入37℃生理鹽水3~5 mL,以160×g離心6 min洗滌標本3次后,緩緩棄掉等體積多加入的生理鹽水,標本再顛倒混勻8~10次后上機測定;方法4:顯微鏡手工計數法,計數白細胞計數(WBC)、RBC血小板計數(PLT)、Hb,嚴格按照《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程(第3版)》的要求操作,MCH按照MCH=Hb/RBC計算得出。以方法4作為標準方法,其他方法檢測結果與該法進行比較。
1.5 處理有效的判斷 處理后異常增高的MCH、MCHC恢復正常,RBC和Hb的比值趨于合理,散點圖正常,報警消失;血涂片未見紅細胞聚集現象。
1.6 統計學方法[4]采用SPSS 13.0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進行配對t檢驗。方法4未測定的MCV、HCT、MCHC按照CLIA′88能力比對檢驗的分析質量要求進行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以方法4檢測結果為參比,方法1對RBC、HCT、MCH、MCHC的檢測造成嚴重干擾,RBC和HCT結果明顯降低,MCH和MCHC結果明顯增高;方法2(37℃水浴30 min從水浴箱取出后要進行保溫)各參數檢測結果與方法4之間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方法3(置換血漿3次法)RBC、HCT、MCH、Hb和MCHC與方法4之間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但PLT明顯降低(P<0.05)。見表1、表2。

表1 冷凝集標本檢測的結果(n=10)
表2 4種方法對各項參數檢測結果的影響(s)

表2 4種方法對各項參數檢測結果的影響(s)
注:與方法4比較,aP<0.05;b為超出了CLIA′88的要求;—表示未檢測
?
血液冷凝集綜合征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當血液溫度低于某一特定溫度時,循環中自身抗體就會與紅細胞抗原相結合。這一特定溫度稱為領凝集閾值溫度,其范圍為4℃~35℃。領凝集閾溫度很少高于30℃,通常低于25℃,無癥狀的患者尤其如此[4]。部分正常人或嬰兒可以存在有低滴度的領凝集抗體,一般在1∶16以下,在30℃以上一般不發生凝集反應,但較高滴度的領凝集抗體就會導致冷凝集綜合征[5-6]。
4種不同方法處理后,檢測結果與方法4比較,冷凝集血對血液分析儀的PLT、Hb影響不大[7]。從表1可以看出,方法1對RBC、HCT、MCH、MCHC的檢測造成嚴重干擾,RBC和HCT結果明顯降低,MCH和MCHC結果明顯增高;方法2(37℃水浴30 min從水浴箱取出后要進行保溫)各參數檢測結果與方法4之間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方法3(置換血漿3次法)RBC、HCT、MCH、Hb和MCHC與方法4之間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但PLT明顯降低(P<0.05)。方法1對RBC、HCT、MCH、MCHC的檢測造成嚴重干擾,RBC和HCT結果明顯降低,MCH和MCHC結果明顯增高;方法2(37℃水浴30 min從水浴箱取出后要進行保溫)各參數檢測結果與方法4之間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方法3(置換血漿3次法)RBC、HCT、MCH、Hb和MCHC與方法4之間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但PLT明顯降低(P<0.05),這是由于置換過程PLT丟失造成的。冷凝集標本不經處理直接檢驗(方法1),紅細胞系統各個檢測參數的結果顯示:MCH、MCHC、明顯增高,RBC和HCT明顯減低,Hb與RBC比值明顯不符合正常的比值。見表1。PLT和Hb與實際相符。具有冷凝集的血常規檢驗標本經過4種方法檢測后,經對比后發現PLT、Hb結果與實際相符,其他多項檢測結果與實際不符,尤其是RBC、HCT、MCH、MCHC,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在日常工作中,尤其是冬天室溫較低的時候,經常會碰到冷凝集導致血常規紅細胞各參數結果異常的情況,正確識別和糾正冷凝集標本的異常檢測結果,對于臨床準確評估患者病情非常重要。本研究中作者對各種冷凝集標本處理方案進行了比對,發現冷凝集對Hn、PLT影響不大,綜合評價本研究中的各種糾正方案,對于一般的冷凝集標本,首先推薦37℃水浴30 min后盡快檢測并注意保溫,保溫方法:標本從水浴箱取出后,將其握在掌心顛倒混勻,開蓋后立即吸樣檢測,如水浴箱離儀器較遠,可采用放于小燒杯中水浴的方法,標本取出時連同燒杯一起取出,以減少在較冷環境中的放置時間,對于采用上面方法不能解決的,標本涂片觀察發現紅細胞仍存在凝集,提示可能該標本冷凝集素效價較高,可采用3次血漿置換法(方法3)處理,以獲得更加真實的檢測結果。血漿置換法對紅細胞參數雖能很好地糾正,卻會導致血小板的丟失,且置換次數越多丟失現象越嚴重。這可能與血漿置換過程中吸棄血漿時血小板被吸掉有關,因為血液離心后,自上而下分別為血漿層、血小板層、白細胞層和紅細胞層,且離心力較低時,上層血漿富含血小板。由于血漿置換法主要影響PLT,因此,PLT值可采用水浴后的檢測結果,也可采用手工計數或者方法1的PLT結果報告[8],通過以上的處理均能得到滿意的效果。
[1] 牛宏宇.紅細胞計數錯誤的三種類型解除與分析[J].中華當代醫學,2007,5(4):14.
[2] 樂家新,馬駿龍,徐菡,等.紅細胞冷凝集對不同類型血細胞分析儀檢測結果的影響探討[J].醫療衛生裝備,2009,30(2):69-71.
[3] 花桂祥.冷凝集素對血細胞分析多項參數干擾2例報道[J].國際檢驗醫學,2009,30(3):307-308.
[4] 陳忠,張莉尼.7例抗I,i國內文獻綜合分析[J].臨床檢驗雜志, 2002,20(2):93.
[5] 李家增,王鴻利,韓忠朝.血液實驗學[M].上海:上海科學出版社, 1997:241.
[6] 從玉隆,樂家新,現代血細胞分析技術與臨床[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5:60-65.
[7] 葉應嫵,王毓三,申子瑜.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程[M].第3版.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6.
[8] 張時民,張麟.乳糜血對血常規測定的影響及排除方法探討[J].現代檢驗醫學,2010,25(5):72-75.
10.3969/j.issn.1009-4393.2016.16.009
遼寧 121300 遼寧省北鎮市人民醫院(陳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