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佑文
前列腺增生患者經尿道前列腺切除術(TURP)手術后膿尿菌尿狀況研究
熊佑文
目的 研究前列腺增生患者TURP手術后膿尿菌尿狀況。方法 選取80例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癥(BPH)患者進行研究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TURP進行治療,且均有術后病理結果確認為BPH。對患者術后1周,術后1、2、3個月膿尿、菌尿的發生率進行記錄,且對不同時間的膿尿、菌尿發生率進行比較;手術過后3個月將患者按照膿尿、菌尿的發生情況進行分組,3個月后仍存膿尿、菌尿現象的為對照組,3個月之后沒有膿尿、菌尿現象的為觀察組,然后對2組的前列腺切除體積進行比較。結果 在經過治療之后,對患者術后1周、術后1、2、3個月等不同時間膿尿、菌尿的發生率進行了比較,結果顯示不同時間段菌尿的發生率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膿尿發生率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膿尿合并菌尿發生率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3個月,對照組患者的前列腺切除體積(32.53±9.67)mL明顯高于觀察組(24.12±8.78)mL,二者間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TURP手術在臨床中治療BHP的時均會發生膿尿,但是其發生率會隨著時間的延長逐漸降低。單純膿尿患者與手術創傷中所致炎癥反應有關,其具有自愈性;單純膿尿患者無細菌定植或無癥狀菌脲,均不需要進行抗菌治療。
前列腺增生;TURP;膿尿;菌尿
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e hyperplasia,BPH),是臨床中中老年男性常見的一種疾病,由于其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越來越嚴重,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1]。目前,臨床上治療前列腺增生的治療方法有:藥物治療、觀察等待、外科手術、非手術的介入治療法,而外科手術是目前國際上公認的治療中重度BPH的最為可靠的方法[2-4]。經尿道前列腺切除術(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TURP)是最為常用的外科手術,于上世紀90年代在臨床上得到應用并迅速發展,目前已被視為治療BPH的金標準。本研究選擇80例BPH的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研究,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7月~2013年8月期間九江縣人民醫院進行治療的80例的BPH患者進行研究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TURP進行治療,且均有術后病理結果確認為BPH。年齡48~77歲,平均年齡(55.7±18.5)歲,體質量60~81 kg,平均體質量(67.3±10.3)kg,前列腺的平均體積(68.98±13.95)mL。病例選入標準:(1)不合并尿道、膀胱結石;(2)未患嚴重的器質性疾病;(3)無尿道、盆腔手術史,已排除前列腺癌。患者在進行手術之后應使用48 h的抗菌藥物,且導尿管需留置1周。1周后拔出導尿管并進行導尿管培養,且留取次日晨尿行尿常規。尿培養,且對患者進行3個月的隨訪。
1.2 方法 在經過手術之后:(1)對患者術后1周,術后1、2、3個月膿尿、菌尿的發生率進行記錄,且對不同時間的膿尿、菌尿發生率進行比較;(2)手術過后3個月將患者按照膿尿、菌尿的發生情況進行分組,3個月后仍存膿尿、菌尿現象的為對照組,3個月之后沒有膿尿、菌尿現象的為觀察組,然后對2組的前列腺切除體積進行比較。
1.3 診斷標準 1導尿管培養細菌計數≥1×104CCFU/ mL為細菌培養陽性標準;2常規檢查白細胞>5個/HP則為膿尿標準;3尿培養細菌計數≥1×104CCFU/mL為菌尿標準。
1.4 統計學方法 選擇SPSS 14.0軟件進行數據統計,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用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術后不同時間膿尿、菌尿的發生率比較分析 在經過治療之后,對患者術后1周、術后1、2、3個月等不同時間膿尿、菌尿的發生率進行了比較,術后1周,80例患者中,38例(47.5%)出現膿尿,10例(12.2%)出現菌尿,2例(2.5%)出現膿尿合并菌尿;術后1個月,78例患者中(排除了膿尿合并菌尿患者),78例(100%)出現膿尿,7例(8.9%)出現菌尿,6例(7.6%)出現膿尿合并菌尿;術后2個月,78例患者中(排除了膿尿合并菌尿患者),43例(60.1%)出現膿尿,6例(8.3%)出現菌尿;術后3個月,78例患者(排除了膿尿合并菌尿患者)中,24例(33.8%)出現膿尿,結果顯示不同時間段菌尿的發生率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膿尿發生率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膿尿合并菌尿發生率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術后3個月對照組與觀察組前列腺切除體積的比較在經過治療之后,術后3個月,對照組患者的前列腺切除體積明顯高于觀察組,二者間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術后3個月2組前列腺切除體積的比較(s)

表1 術后3個月2組前列腺切除體積的比較(s)
?
BPH是臨床中常見的男性疾病,而目前,TURP是最為常用的外科手術,已被視為治療BPH的金標準[5]。TURP手術之后會出現:尿潴留、尿路感染、出血、感染性休克、菌血癥等各種并發癥。據相關報道稱:行TURP手術之后出現尿路感染的發生率為4.2%。膿尿是指尿液中含有大量的白細胞,其中菌脲是指患者的尿液中發現細菌,膿尿、菌脲是確認尿路感染的病癥[6-9]。
陳舉鋒等經研究認為,菌脲的發生與術中打開封閉的尿路引流系統、手術時間、術后導管留置的時間息息相關,手術時間的延長會加大前列腺組織的細菌感染風險,留置導管被認為是患者發生菌脲的高危因素[5]。本次研究的80例患者,以排除了上述菌脲發生的因素,雖然還是有少數患者菌脲結果為陽性,但并未引起膿毒血癥和菌血癥等嚴重事件。因此認為其無細菌定植或無癥狀菌脲,所以不需要進行抗菌治療。
本次研究中,對患者術后不同時間膿尿、菌尿的發生率比較,結果顯示:術后1周膿尿發生率為47.5%,而術后3個月膿尿發生率為33.8%;術后1周菌尿的發生率為12.2%,膿尿合并菌尿率為2.5%,術后3個月發生率均為0%。這就說明,TURP手術在臨床中治療BHP時均會發生膿尿,但是其發生率會隨著時間的延長逐漸降低。
綜上所述,TURP手術在臨床中治療BHP的時均會發生膿尿,但是其發生率會隨著時間的延長逐漸降低。單純膿尿患者與手術創傷中所致炎癥反應有關,其具有自愈性;單純膿尿患者無細菌定植或無癥狀菌脲,均不需要進行抗菌治療。
[1] 何國華,包卿兵,張長庚,等.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治療前列腺增生癥早期療效的影響因素[J].廣東醫學,2014,35(22):3521-3523.
[2] 李瑞華.等離子雙極汽化電切術治療前列腺增生療效觀察[J].當代醫學,2013,19(24):48.
[3] 劉世芳,胡華,吳嗣清,等.90歲以上前列腺增生癥患者經尿道電切術20例護理[J].重慶醫學,2013,42(3):354-355.
[4] 趙小佩.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后發生尿路感染的危險因素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3,23(12):2878-2880.
[5] 陳舉鋒.經尿道等離子電切術治療前列腺增生癥療效分析[J].當代醫學,2014,20(7):57-58.
[6] 姜杰,閆力,張紅石,等.前列腺汽化電切術后規范化康復43例[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2(8):1728-1730.
[7] 廖肇州,鄭劍,袁野,等.前列腺電切術中防治電切綜合征的臨床體會(附318例病例報告)[J].重慶醫科大學學報,2011,36(10):1268-1270.
[8] 周開良,劉海濤.TURP與內分泌治療前列腺癌下尿路梗阻的比較[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13,23(6):50-54.
[9] 李新,宋思吉,蔣濤,等.TURP術后尿道狹窄臨床分析及對策研究[J].第三軍醫大學學報,2013,35(15):1596-1598.
10.3969/j.issn.1009-4393.2016.16.022
江西 332100 九江縣人民醫院外二科(熊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