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微
硝酸酯類藥物的臨床合理應用探析
王 微
目的 分析硝酸酯類藥物對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臨床療效。方法 隨機選取86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對患者合理應用二硝酸異山梨醇酯、單硝酸異山梨醇酯以及硝酸甘油等硝酸酯類藥物,分析臨床治療效果。結果 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80.00%(20/25),高血壓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100.00%(29/29),心肌缺血綜合征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100.00%(32/32),且患者治療后心絞痛每周發作次數、運動耐量等指標較治療前有了顯著改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將硝酸酯類藥物合理應用到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臨床治療中,具有良好的臨床治療效果,值得在臨床應用中推廣。
心血管疾病;合理應用;硝酸酯類藥物
心血管疾病是一種非常普遍的臨床疾病,其常用的治療藥物為硝酸酯類藥物,在對心力衰竭、高血壓以及冠心病等疾病的臨床治療中硝酸酯類藥物起著主導作用。由于長期以來硝酸酯類藥物不能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降低了患者的臨床療效。本研究對86例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臨床治療資料進行回顧分析,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2011年2月~2012年5月在哈爾濱市眼科醫院接受治療的86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其中有25例患者為心力衰竭,29例患者為高血壓,32例患者為心肌缺血綜合征。按照不同治療方法分組:A組25例,B組29例,C組32例。A組:男14例,女11例;年齡43~82歲,平均年齡(45.3±6.9)歲;病程1~27年,平均病程(12.4±3.5)年。B組:男13例,女16例;年齡42~82歲,平均年齡(45.1±6.8)歲;病程1~28年,平均病程(12.4±3.7)年。C組:男15例,女17例;年齡43~83歲,平均年齡(45.5±7.1)歲;病程2~27年,平均病程(12.5±3.6)年。3組患者的上述基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治療方法:(1)對心力衰竭患者應用硝酸異山梨醇酯和肼苯噠嗪(山東濰坊制藥,國藥準字H37020953)。(2)對高血壓患者應用氫氯噻嗪(河北東風藥業,國藥準字H13021871)以及依那普利(湖南千金湘江藥業,國藥準字H20066383)進行降壓,并為患者應用單硝酸異山梨醇酯。(3)為心肌缺血綜合征患者應用將二硝酸異山梨醇酯、單硝酸異山梨醇酯以及硝酸甘油等硝酸酯類藥物,以增加患者的運動耐量,對患者的心絞痛進行有效緩解,對患者的心肌缺血進行有效改善。硝酸類藥物的具體用量為:25例患者每天分2次口服0.25 mg的硝酸甘油(北京益民公司,國藥準字H11021022),連續服用2周;29例患者將單硝酸異山梨醇酯(濟南永寧制藥,國藥準字H20068085)20 mg與 250 mL的5%葡萄糖液混合,以60?g/min的速率進行靜脈滴注,如此進行7 d為1個療程的治療;其余32例患者則以二硝酸異山梨醇酯(海南海力制藥,國藥準字H20060985)進行治療,將40 mg的二硝酸異山梨醇酯與40 mL生理鹽水混合,為患者在2 h內泵注完畢,以10~15 d為1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 心力衰竭的治療效果標準為:(1)有效:心電圖ST段壓低、T波倒置,心律失常癥狀完全消失或顯著改善;(2)無效:ST-T段無改善,心律失常依然比較嚴重。而高血壓的治療有效標準為血壓降低至140/90 mmHg以下。心肌缺血的診斷結果則由心絞痛每周發作次數與運動耐量變化決定,治療前后有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則為治療有效。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5例心力衰竭患者中有5例(20.00%)患者治療無效死亡,治療總有效率80.00%(20/25)。對其余的20例患者進行長達2年的隨訪調查,其病死率得到了顯著下降。對32例心肌缺血綜合征患者與29例高血壓患者進行長達1年以上的隨訪觀察,患者均取得了良好預后。患者治療后心絞痛每周發作次數、運動耐量等指標較治療前有了顯著改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表2。
治療心血管疾病的傳統藥物就是硝酸酯類藥物,長期以來硝酸酯類藥物被廣泛應用到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臨床治療中,其具有良好的臨床治療效果。在實際的應用中如何將硝酸酯類藥物進行合理應用,是其藥理藥性發揮到最大成為當前比較熱議的話題。

表1 3組治療效果比較[n(%)]
表2 心肌缺血綜合征患者治療前后運動耐量、心絞痛發作次數比較(

表2 心肌缺血綜合征患者治療前后運動耐量、心絞痛發作次數比較(
?
有效擴張患者的血管平滑肌,減少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肌血供能力等是硝酸酯類藥物對患者的主要作用機制。在對患者進行治療的過程中,患者對硝酸酯類藥物的劑量具有較高的依賴性,在治療的過程中對患者給予少劑量的硝酸酯類藥物,就可以達到預期的治療效果,若持續增加硝酸酯類藥物的藥量,其對患者的治療效果并不會增加。硝酸酯類藥物的主要作用機制為:將患者體內的生物轉化為一氧化氮進行有效釋放,在對擴張患者的血管平滑肌具有積極有效的作用。在對患者實施硝酸酯類藥物的進行治療的過程中,其硝酸酯類藥物的使用量一定要嚴格按照用藥指南進行合理用藥,有效避免不規范用藥現象[1]。
二硝酸異山梨醇酯、單硝酸異山梨醇酯以及硝酸甘油是治療該86例心血管疾病患者的3種硝酸酯類藥物。對患者進行用藥的途徑為:(1)對患者進行口腔噴霧,對于一些急性心血管患者來說,其首選的治療方式就是將二硝酸異山梨醇酯以及硝酸甘油對患者進行口腔噴霧,可達到快速緩解患者癥狀的作用。(2)患者將藥物進行舌下含化,同樣對于一些急性心血管疾病患者來說,將硝酸甘油進行舌下含化,其可以達到快速緩解患者臨床癥狀的目的。(3)對患者進行靜脈滴注,二硝酸異山梨醇酯、單硝酸異山梨醇酯以及硝酸甘油這3種硝酸酯類藥物均可以對患者實施靜脈滴注進行治療,在治療的過程中容易進行調節,同時其治療效果比較恒定。對患者具體的用藥時間、劑量、途徑以及種類都要依據患者的病情狀況進行合理調整。(4)患者將藥物進行口服治療,二硝酸異山梨醇酯和單硝酸異山梨醇酯這兩種硝酸酯類藥物患者可以將其進行長期的口服使用,通過長期的療效比較,單硝酸異山梨醇酯的臨床療效更為顯著[2-3]。
硝酸酯類藥物雖然能對患者的血管進行有效擴張,但該藥物也可能會加重患者的左心室流出道梗阻,因此該藥物不宜用于肥厚梗阻性心肌患者的臨床治療中。此外,將該藥物應用到嚴重二尖瓣狹窄患者以及單純嚴重的主動脈狹窄患者的臨床治療中很容易導致患者昏厥現象的出現。對于出現心臟擴大以及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可對其適量使用硝酸酯類藥物進行治療[4]。
在對患者實施治療的過程中,一定不能對患者進行連續給藥,如果出現對患者連續給藥,則會導致患者耐藥性的出現,更為嚴重的則會導致缺血性事件的發生[5-6]。在對患者使用硝酸酯類藥物進行治療的過程中,一定要高度重視患者的耐藥性問題。因此在對患者的臨床治療過程中,醫藥人員一定要對患者的不良反應、臨床癥狀、生命體征進行密切觀察[7-8]。
綜上所述,在對心血管疾病患者實施治療的過程中,一定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將硝酸酯類藥物進行合理應用,從而有效提高患者的臨床效果,提高患者用藥的安全性,使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達到最佳。3組患者高達80.00%、100.00%、100.00%的療效便是合理應用藥物的最佳效果體現。
[1] 那開憲,余平,張桂云.關注硝酸酯類藥物合理應用[J].首都醫藥,2014,23(1):412-413.
[2] 李春生.硝酸酯類藥物的臨床應用方法及藥物選擇比較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2014,28(7):123-125.
[3] 郝玉明,李星海.硝酸酯類藥物的合理應用[J].臨床內科雜志,2014,20(1):301-302.
[4] 劉鳳岐,陳力,林喆,等.硝酸酯類藥物的合理應用問題[J].中國急救醫學,2012,20(4):223-224.
[5] 張英杰,佟鐵壁,李賀.硝酸酯類藥物的臨床應用[J].遼寧藥物與臨床,2014,25(6):601-602.
[6] 鄭壽松.依納普利和氯沙坦分別聯合單硝酸異山梨醇酯治療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臨床觀察[J].當代醫學,2012,18(35):102-103.
[7] 張軍.卡托普利聯合5-單硝酸異山梨醇酯治療慢性心功能不全療效觀察[J].當代醫學,2009,15(25):132-133.
[8] 張天花.硝酸脂類藥物對老年單純收縮期高血壓影響分析[J].當代醫學,2014,20(11):138-139.
10.3969/j.issn.1009-4393.2016.16.088
黑龍江 150010 哈爾濱市眼科醫院(王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