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天然
穿琥寧和利巴韋林治療小兒皰疹性咽峽炎的效果對比
葉天然
目的 比較穿琥寧和利巴韋林治療小兒皰疹性咽峽炎的效果。方法 選取420例小兒皰疹性咽峽炎患者,將其隨機分成A組和B組,每組210例,給予A組穿琥寧注射液進行治療,給予B組利巴韋林注射液進行治療,對2組患者的治療效果進行對比分析。結果 A組與B組的總有效率分別為97.14%(204/210)、87.62%(184/210),2組結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A組的癥狀緩解與皰疹消失時間為(2.14±1.02)d和(4.15±1.48)d,明顯少于B組的(3.42±0.94)d和(5.91±1.17)d,2組結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于小兒皰疹性咽峽炎,穿琥寧的治療效果要明顯優于利巴韋林,可以顯著縮短癥狀緩解與皰疹消失的時間,值得臨床推廣與應用。
穿琥寧;利巴韋林;小兒皰疹性咽峽炎
皰疹性咽峽炎具有一定的傳染性,夏秋季節的發病率較高,期臨床變現主要為起病較急,患兒伴有突然發性高熱,發病初期出現流鼻涕,年齡稍微大點的患兒會伴有口腔疼痛,查體后在患兒口腔內、扁桃腺、懸雍垂上及軟腭上發現小皰疹[1]。患兒由于咽痛出現拒食、流涎。因為嬰幼兒無法訴說咽痛,而不停哭鬧,給患兒的生長發育及家屬的生活帶來嚴重影響[2]。本研究選取420例小兒皰疹性咽峽炎患者采用穿琥寧和利巴韋林分別進行治療,對其治療效果進行觀察比較,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湖北省黃岡市羅田縣人民醫院于2012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420例小兒皰疹性咽峽炎患者,將其隨機分成A組和B組,其中A組210例,男112例,女98例,年齡1~3歲,平均年齡(2.1±1.6)歲;B組210例,男108例,女102例,年齡1~3歲,平均年齡(2.2±1.7)歲。以上患兒的臨床癥狀均為程度不一的突發性發熱,流涎,咽痛,拒食;經檢查發現患兒的咽部出現充血,其腭垂及咽腭弓等部位出現直徑3 mm左右的的皰疹,皰疹周圍出現紅暈,且患兒的病變部位僅為咽峽部;患兒的末梢血白細胞水平略高或者正常,淋巴細胞水平未出現異常。2組患兒年齡及臨床癥狀等一般資料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A組采用穿琥寧(國藥準字H20058685,石藥集團歐意藥業有限公司)進行治療。采用穿琥寧注射液10 mg/ (kg·d)+250 mL 10%葡萄糖溶液,靜注,每天1次。B組采用利巴韋林(國藥準字H20045506,陜西省康樂制藥廠)進行治療。利巴韋林注射液10 mg/(kg·d)+250 mL 10%葡萄糖溶液,靜注,每天1次。2組患兒均治療7 d。
1.3 療效評價標準 (1)顯效:患兒的體溫于治療后的
24~48 h內恢復至正常水平,咽痛及咳嗽等臨床癥狀消失,口腔內的部分疤疹消失,血常規未見異常;(2)好轉:患兒的體溫于治療后的48~72 h內恢復至正常水平,咽痛及咳嗽等臨床癥狀有所改善,口腔內的部分疤疹消失;(3)無效:患兒仍發熱,咽痛及咳嗽等臨床癥狀未見緩解甚至并發感染病毒性腦炎或肺炎等疾病。治療總有效率=顯效率+好轉率。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3.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A組與B組的總有效率分別為97.14%(204/210)、87.62%(184/210),2組結果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的治療效果比較[n(%)]
2.2 A組的癥狀緩解與皰疹消失時間明顯少于B組,2組結果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患兒治療后臨床表現比較(,d)

表2 2組患兒治療后臨床表現比較(,d)
注:與B組相比,t=-13.1619,bP<0.05;t=-13.5189,cP<0.05
?
皰疹性咽峽炎是一種比較特殊的上呼吸道感染類型,主要是因為柯薩奇A組病毒感染所致,夏秋季節發病率較高[3]。該病的臨床表現主要為發病較急,咽痛、高熱、厭食、流涎、嘔吐等等,檢查時可見患兒的咽部充血,懸雍垂、咽腭弓及軟腭等部位出現直徑約為3~4 mm的皰疹,且皰疹周圍出現紅暈,這些皰疹在破潰之后會便形成了潰瘍,該病的病程通常約為1周[4]。皰疹性咽峽炎與普通感冒不一樣,其臨床癥狀較重,容易并發毒性心肌炎等危害患兒健康的疾病,所以對該病進行及時有效的治療,對預防并發感染具有較為重要的意義[5]。以往對皰疹性咽峽炎會采用抗病毒類藥物(干擾素、利巴韋林等)進行治療。利巴韋林對病毒復制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屬于廣譜抗病毒類藥物[6]。該藥還可以抑制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及單純皰疹病毒等。不過該藥具有一定的不良反應,如貧血及腹瀉等,但是停藥后便可自行恢復,不適于白細胞偏低的患兒[7]。近幾年來,穿琥寧注射液被廣泛應用與臨床治療中,該藥的主要成分為琥珀酸半酯單鉀鹽及脫水穿心蓮內酯,其能夠抗炎解熱、清熱解毒,對于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及病毒性肺炎等疾病具有顯著的治療效果[8-9]。本研究結果顯示:A組與B組的總有效率分別為97.14%(204/210)、87.62%(184/21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A組的癥狀緩解與皰疹消失時間明顯少于B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了穿琥寧對小兒皰疹性咽峽炎的治療效果顯著,其療效優于以往常用的利巴韋林,抗病毒效果較強。
綜上所述,對于小兒皰疹性咽峽炎,穿琥寧的治療效果要明顯優于利巴韋林,可以顯著縮短癥狀緩解與皰疹消失的時間,值得臨床推廣與應用。
[1] 薛軍.利巴韋林霧化吸入佐治小兒皰疹性咽峽炎389例臨床分析[J].醫學綜述,2011,17(4):629-630.
[2] 方瑜.炎琥寧治療小兒皰疹性咽峽炎療效觀察[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1,20(5):584.
[3] 王紅雨.中藥注射液治療兒童皰疹性咽峽炎的臨床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5):232-233.
[4] 孫麗敏,常曉春,趙溶冰,等.熱毒寧治療小兒皰疹性咽峽炎療效觀察[J].中國醫藥導報,2011,8(6):149-150.
[5] 孫三俠.喜炎平聯合鹽酸伐昔洛韋治療兒童皰疹性咽峽炎的療效觀察[J].當代醫學,2011,17(16):139-140.
[6] 李婕,王雪芹.康復新液治療小兒皰疹性咽峽炎療效觀察[J].臨床醫學,2013(11):89-90.
[7] 田春紅,吳榮初.兒童皰疹性咽峽炎應用炎琥寧聯合利巴韋林治療的效果觀察[J].中國當代醫藥,2013,20(32):63-64.
[8] 鄭中梅.更昔洛韋靜滴聯合喜炎平在皰疹性咽峽炎患兒中應用及效果[J].當代醫學,2015,21(4):147-148.
[9] 錢盈.熱毒寧治療小兒皰疹性咽峽炎的療效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3(32):27-28.
10.3969/j.issn.1009-4393.2016.16.089
湖北 438600 湖北省黃岡市羅田縣人民醫院兒科(葉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