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西北部的柴達木盆地,被昆侖山、阿爾金山和祁連山環抱,地形封閉,海拔從2600米到3000米,是中國地勢最高的盆地。地勢、地形決定了柴達木盆地的惡劣氣候——干旱、寒冷。盆地東南部年降水量只有200毫米,西北部則只有15毫米。盆地年均溫在5℃以下,絕對年溫差達60℃以上,日溫差也常在30℃左右,即使是夏季夜間氣溫也能降到0℃以下。柴達木風力也很大,西部的強風速度能達到每秒40米。
這樣的自然條件下,植物生長會十分困難。然而,柴達木盆地今天依然能看到一些獨特而美麗的野生植物。植物種類不算豐富,主要是一些抗旱能力強的灌木、半灌木和草本植物,像青海云杉、祁連圓柏、胡楊、青甘楊這樣的野生喬木顯得珍稀罕見。金露梅、山生柳等是山地灌木,梭梭等是荒漠小喬木,唐古特白刺、長穗檉柳、多花檉柳、膜果麻黃、黑果枸杞、北方枸杞等則是荒漠灌木。草本植物種類更多一些,其中合頭草、沙蒿、駝絨藜等屬于溫性荒漠植物,而墊狀駝絨藜、唐古特紅景天、高原早熟禾、青藏苔草、岐穗大黃等則屬高寒荒漠植物,生長在降水更少、氣溫更低的高海拔地帶。柴達木盆地的這些野生植物,經過漫長的歷史演化,已經能適應高寒干旱的極端生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