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乾
摘要:蘇北地區處在“一帶一路”的樞紐位置,“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為蘇北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契機,如何能使蘇北經濟的發展再上升一個臺階,需要我們對此做出比較長遠的打算。我們要積極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堅持蘇北經濟與“一帶一路”戰略的可持續發展,推動蘇北地區經濟的增長。
關鍵詞:一帶一路;蘇北;經濟
中圖分類號:F127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04-000138-01
“一帶一路”是指“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這一發展戰略是為了促進我國與有關國家之間的貿易合作而提出的,并且加快了我國與其他國家之間的交流,帶動了我國經濟的發展。這一發展戰略同樣給蘇北地區的發展帶來了機遇,推動了蘇北地區經濟的發展。
一、“一帶一路”對蘇北經濟發展的意義
在“一帶一路”的思想下,加快蘇北的經濟發展,及時實現蘇北地區走進現代化的戰略目標,推進沿海地區的經濟貿易發展,實現長三角地區經濟一體化,為帶動我國蘇北地區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推動我國海陸的共同發展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對外貿易發展迅速,促進了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同樣帶動了沿海地區的經濟發展,蘇北地區發展較快,但仍落后于蘇中、蘇南地區,至其中既有歷史的原因,也有其其自身的原因,像區域環境相對封閉,并且缺乏沿海地區的經濟帶動,這些因素制約著蘇北地區經濟的快速發展。“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消除了制約蘇北地區發展的因素,為其經濟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推動了蘇北地區走向小康社會的進程。
(二)打造蘇北新的經濟模式
近幾年來,蘇北地區的發展得到了人們的一致肯定,發展速度也相對較快,但與蘇南、蘇中之間還有一段距離,并且蘇北地區的發展缺乏特色。在“一帶一路”的思想下,蘇北地區處在發展戰略的有利位置,并與淮河流域經濟帶的聯系比較緊密,蘇北地區的資源豐富,具有很好的發展潛力,所以要抓住這次機會,實現蘇北地區經濟的飛躍發展。對蘇北地區做好長遠的規劃,積極響應國家戰略目標,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蘇北經濟模式。
(三)加快了蘇北實現現代化的進程
為了蘇北地區的經濟較快發展,加快蘇北地區實現現代化的步伐,我國政府對其提出了幾項方案,這些方案激起了人們對蘇北地區發展的信心,鼓勵人們進行創業,推動了江蘇省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的進程。蘇北地區作為經濟發展的后發地,可以向其他發展較發達地區學習經驗,吸取精華,去其糟粕,并從自身實際出發,走具有特色的發展道路。在“一帶一路”的戰略指導下,充分利用地理優勢,經濟進行深化改革,走科學發展道路,相信江蘇省基本實現現代化的目標很快就會實現。
二、制約蘇北地區經濟發展的因素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政府對蘇北地區的發展比較重視,實施各種政策措施來推動蘇北地區經濟的發展,為蘇北地區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空間,經過人們的不懈努力,蘇北區域的發展有了很大的進步。近幾年來的經濟增長較快,產業結構得到了調整,并不斷升級,基礎設施的到了良好的改善,人民生活水平逐漸提高,部分地區已經達到了小康社會標準。從長遠的角度分析,蘇北地區發展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不利于其經濟的良好發展。
(一)地方意識的制約
部分地區人民的思想比較落后,傳統觀念根深蒂固,缺乏積極主動的進取精神,思想上的依賴性較強。部分地區的開放性不強,合作意識比較淡薄,只重視地方發展,忽視了區域間的整體發展。
(二)工業化整體水平偏低
從近幾年的經濟指標分析,蘇北地區的各項指標發展均不及蘇南、蘇中地區,主要原因在于其自主創新能力較差,沒有從自身實際出發去發展新興產業,沒有用長遠的目光去發展創新,并且缺乏自身的特色。
(三)民眾富裕程度不高
據相關數據顯示分析,蘇北地區居民收入普遍低于蘇南、蘇中地區,與江蘇省平均水平相比也存在較大差距,為實現小康社會的目標,還仍需蘇北人民的共同努力。
(四)對外開放程度不高
據有關數據分析,蘇北全年進出總額及外貿依存度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與蘇南、蘇中地區相比,其開放程度較低,沒有充分發揮自身的地理優勢,導致經濟的發展受到制約。
(五)城市帶動能力不強
相比蘇南、蘇中等地區,蘇北地區大城市較少,并且發展速度快,缺乏對周邊城市發展的帶動力量,蘇北地區各城市與長三角地區較發達城市之間的聯系不夠強,沒有形成蘇北現代化的城市體系。
三、大力發展蘇北經濟的策略
(一)解放思想,創新發展
在地方政府的正確引導下,摒棄陳舊的思想觀念,充分調動人們的積極性,激發人們的精神力量,鼓勵大家積極搞創新活動,為地區經濟的發展注入新獻血液,利用蘇北地區的地理優勢、生態優勢等優勢,為蘇北地區的產業提供強大的動力,進而推動其經濟的發扎發展。
(二)積極發展沿海經濟
在“一帶一路”的戰略下,為蘇北地區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空間,所以,我們珍惜機會,發揮自身的優勢。積極建設臨港工業項目,提高沿海地區發展水平,以此帶動蘇北地區的發展。
(三)全面建設蘇北地區交通一體化體系
為了增強蘇北地區的對外資的吸引力,對其要加強基礎設施的建設,尤其是交通方面的建設,有了良好的交通,才會推動經濟的發展,通過建設城際鐵路及空港容量規模,并利用網絡化,形成了較先進的立體式交通網絡。對蘇北地區產業做進一步調整,積極支持新興產業的發展,積極實施建設城市化戰略,帶動周邊城市的發展,構建蘇北現代化經濟體系。
(四)區域融合,海陸互動
由蘇北的地理位置分析,在“一帶一路”的統籌下,發展海陸互動的新模式,積極與沿海地區融合,借港出海,實現其經濟的共同發展。
(五)產城互動,建立新型城鎮體系
淮安處在蘇北中部,其優越的地理位置以及交通優勢為蘇北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淮安的發展關系著蘇北的經濟發展,所以要對其進行重點發展。加強徐州、淮安、宿遷三城市與沿海港口的聯系,可以通過沿海貿易來促進經濟的增長。加強產城互動,在加快產業發展的同時,也要帶動城鎮化建設,提高城鎮經濟水平,并逐步實現產城互動、產城融合的發展模式。
四、總結
綜上所述,推進蘇北經濟的發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在“一帶一路”的戰略思想下,政府要對其做出科學長遠的規劃,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與延續性,利用蘇北優越的條件積極推進產業化發展,以開放的思想,努力打造具有自身特點的經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