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剛
摘要:在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情況下,加大地方經濟支持力度和加強自身風險管控,對商業銀行而言是兩難選擇。然而,經濟決定金融,任何問題都要在發展中去化解。作為商業銀行,越是在經濟下行時候,越要主動對接當地經濟發展規劃,切實改進金融服務,調整信貸結構,強化風險防控,加大實體經濟支持力度,持續深化“三農”金融服務,全力支持當地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實現自身發展和地方經濟建設良性循環。
關鍵詞:商業銀行;地方經濟;信貸投放;分類服務
中圖分類號:F832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04-000306-02
一、主動對接服務重點項目建設和重點企業發展
一是明確對接服務重點。以政府主推、當地主流項目為重點,著力支持城鄉基礎設施提升、地方國有企業、產業轉移升級、產業龍頭促進等領域;積極對接“十三五”新上項目,尤其是上報省和國家發改委的重點項目;大力支持中央、省級國企在當地投資項目,國家級、省級重點基礎設施、重點水利及新型城鎮化建設等項目。二是實施分類服務策略。對于機械產業、有色金屬產業等優勢主導產業加大資金支持,為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提供個性、精準、全方位、嵌入式的特色金融服務。對于農產品加工、建材等傳統特色產業,引導企業走信息化、集約化道路,把握互聯網+發展機遇,實現轉型提升。對于電子商務、能源精化、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運用互聯網+的思維模式,不斷加強在支付、融資服務上的創新工作,為電子商務企業提供全方位、多渠道在線金融服務。三是加快項目投放進度。重視項目儲備工作,對于有意向對接的新項目,在認真了解項目情況、準入門檻等情況基礎上,逐戶落實責任團隊和具體責任人,密切跟蹤項目進展,加強溝通,提早做好資料收集、撰寫框架調查報告、梳理解決業務流程障礙等準備工作,做到無縫對接、以快取勝。
二、加大精準扶貧力度
按照增量和增速不低于全行平均水平的標準,加大縣域行信貸投入,支持貧困地區經濟社會持續發展和貧困人口脫貧致富。持續加大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專業大戶《家庭農場》的金融服務,通過支持支柱產業和特色產業,輻射帶動農戶發展生產,進一步提高扶貧的精準度和貢獻度。每個縣域支行選定一個貧困村作為精準扶貧對象,制定一對一的金融服務方案,從信貸支持、扶貧幫困、優惠政策、基礎服務、智力支持等方面著手,真正支持村級特色農業發展,真正支持農民增收致富。推廣復制銀政合作扶貧新模式,推動“輸血式”扶貧向“造血式”扶貧轉變。深化金融覆蓋實現村村通,保持各類電子機具實現村村全覆蓋,持續加大貧困縣、貧困鄉村農戶貸款投放力度。
三、進一步深化“三農”金融服務
圍繞當地“十三五”規劃中“三農”政策導向,突出支持特色現代農業、新型城鎮化等重點領域。一是深化省級《含》以上龍頭企業合作,持續保持金融服務全市省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服務覆蓋率最高的金融機構榮譽,力爭服務覆蓋率達100%。二是積極推廣林權抵押貸款模式,推動成功模式的復制推廣,為廣大林農提供安全、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務。三是大力支持農民創業園發展,拓展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合作空間,復制、推廣花卉專業合作社“互聯網+銀行+合作社+花農+擔?;?土地承包經營權反擔?!钡摹盎ヂ摼W+”的合作模式。四是復制推廣農村土地整治項目貸款,進一步擴展縣域建設用地空間,緩解土地供需矛盾,為工業化、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提供重要土地資源支撐。五是持續加大新農村建設支持力度,推進優質安置房項目的審批落地,實實在在為當地黨政和廣大農戶解決民生問題。六是推廣優勢農產品產業鏈服務模式,積極扶持“一縣一特色、一鄉一品”重點產業,圍繞當地名優特色產業,創新高優農業產業鏈服務模式,倡導多種不同的農戶貸款組合管理模式,持續推進農戶貸款業務健康發展。
四、積極扶持小微企業發展
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和省市政府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有關要求,加大小微企業扶持力度。一是完善服務政策。緊貼當地“十三五”規劃中小微企業發展計劃,繼續加強專營機構建設,拓寬融資渠道,加大對創新型、科技型、成長型優質小微企業信貸支持力度,提供支付結算、現金管理、理財、個人業務等全方位服務,落實好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支持政策。二是完善服務機制。積極推進小微企業“批量授信、工廠化運作”,探索對產業鏈、專業市場、優質商圈和產業集群內的同質小微企業群體服務方案項下的批量營銷、批量調查、批量審查和審批,提高小微企業運作效率。加大服務創新,大力推廣小企業簡式快速貸款、小企業應收賬款質押貸款等產品,創新適合小微企業特點和本地產業特色的服務模式和經營方式,滿足小微企業融資需求。三是完善服務定價。加強小微企業業務服務定價管理,在覆蓋資金成本、管理成本和風險成本基礎上,給予利率優惠,切實減輕企業負擔。認真落實監管政策,規范收費行為,嚴格執行“七不準”和“四公開”相關規定。
五、積極支持購房貸款
一是落實存量樓盤分層營銷維護機制,提升維護層次,推進與樓盤的戰略合作,爭取投放更多按揭貸款;建立重點樓盤營銷服務項目庫,一戶一策制定服務方案,實現優質樓盤合作全覆蓋;加大優質二手房中介聯系,通過設立綠色通道、提高效率等措施與中介建立穩固的業務合作關系,加快二手房業務發展;及時了解政策變化和市場信息,加大公積金委托貸款拓展力度,通過委托貸款帶動商業按揭業務發展。二是積極穩妥支持農民進城購房貸款。加強與市政府及相關部門的溝通與對接,在上級行政策規定范圍內,將農戶貸款的重點向有明確用途的進城農民購房貸款優化調整。
六、積極幫扶企業渡過難關
要提升服務效率,進一步優化轉授權管理和簡化信貸業務流程,加速轉貸。對每個月到期貸款,提前落實還貸資金來源,提前收集轉貸手續,貸款收回后原則上2天內轉貸到位。在緩解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方面,對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采取利率優惠;對融資性銀行承兌匯票、信用證業務,在落實擔保的前提下,實行退票進貸,減輕企業的資金周轉成本;對由保證人履行擔保責任承擔的各類信用,在期限上適當放寬、利率上適當優惠,切實減輕企業負擔。
七、支持社會公共事業發展
一是推進民生領域金融服務。主動對接民生工程,積極運用融資業務+電子銀行業務組合,為文教衛生事業提供含融資、結算、電子商務、資管為一體的綜合服務。切實履行社會責任,配置專項資金,大力支持貧困學生的助學貸款需求。持續推進社保金融服務。跟進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改革,強化“四戶雙卡”專項對接服務;積極對接各級政府及機關社保部門職業年金聯名卡、社保Ic卡這兩項業務需求。二是加大支持基礎設施建設。運用項目貸款、銀團貸款、流動性貸款等,加大高速公路、鐵路、普通公路等基礎設施的扶持,為構建當地綜合交通樞紐做出貢獻。靠前服務省級以上工業園區的企業,并創新“信貸+租賃”、“信貸+債券”等融資方式,滿足重點項目的個性化資金需求。全力支持風力發電、垃圾發電等清潔能源,為生態環保提供保障。
八、著力支持當地外向型經濟
對當地重點外向型企業實行營銷目錄制管理,動態更新維護;加強多層聯動,協調政策支持、產品對接和智力保障;實施營銷方案管理,充分了解出口重點客戶行業特征、業務特點、金融需求和同業動態,緊跟企業發展步伐,逐戶落實專項金融服務方案。在傳統業務基礎上,重點加強NRA賬戶福費廷業務、人民幣期權產品和跨境結售匯等新興業務的營銷推廣,豐富跨境人民幣結算產品體系,滿足企業多元化投融資需求。強化聯動營銷機制,提升跨境綜合服務能力。加強本外幣聯動,滿足企業多樣化投融資需求,合力推進業務拓展;加強境內外聯動,與境外分行互薦優質客戶,深化境內外合作,助推海內外一體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