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忠誠
摘要:我國經濟保持著穩定的發展,但是農村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較大,農業機械化程度較低,依舊是我國在加快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上所面臨的必須解決的問題。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為了幫助農村加快經濟建設的步伐,自從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至今每年中央都會出臺針對“三農”問題的紅頭文件。而在當今這個信息時代的大環境中,要想增加農民收入,轉變農業發展模式就一定要和互聯網的科技技術相結合,發展適應市場需求的電子商務。
關鍵詞:三農問題;農村;電子商務
中圖分類號:F713.36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04-000338-01
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時,不僅要發揮政府宏觀調控的作用,更要重視市場在資源配置中所起的決定性作用。但是在實踐中由于部分農村信息流通慢,無用的信息多,就會導致農民的產品在市場中滯銷,極大地損害了農民的利益。解決這一問題就需要加快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使農民能夠及時掌握市場變化,依據市場的需求改變種植的作物。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在農業中的作用,加快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更有利于提高農民收入,解決三農問題。
一、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問題概述
“三農問題”是指農業、農村、農民的問題,這個問題一直貫穿于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過程中,是黨中央需要解決的基本問題。如果處理不好“三農問題”就很有可能影響社會穩定。而經過長期的實踐總結,黨中央發現要解決“三農問題”重點在于要促進農民收入持續增長。
電子商務就是以信息網絡技術為手段,以商品交換為中心的商務活動,它作為一種新興的商業運營模式已經帶動經濟的大幅增長,并且還存在更大的潛在力量。所以將電子商務用于農村所存在的問題的解決是符合時代發展要求的,有助于增加農民收入,推動“三農問題”的解決。
農村的實踐中已經有不少的農民利用電子商務成功地把握住了市場的需求,及時調整了種植結構。還有一部分農民利用農村電子商務在互聯網上建立了以圍繞農產品生產、經營、管理所進行的一系列網上交易活動,拓寬了銷售渠道,擴大了市場范圍,降低了生產成本,增加了自身收入。這種改變是喜人的,但是全國范圍的內的農村電子商務中還存在很多問題。
第一個問題就是,農村的經濟發展水平大不相同,信息化基礎設施不完善。這使得很多農民雖然想要利用互聯網科學技術,卻無法負擔電子商務中較高的費用。同時大多數農民的文化水平不高,沒有相應的互聯網應用知識,甚至部分農民都沒有從陳舊的觀念中跳脫出來,這就更阻礙了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進程。
第二個問題就是,一部分建設起來的網上農產品市場由于規模小,服務不周到,網站單一無法吸引客源等一系列問題導致后勁不足,沒法得到長足的發展。還有電子商務分布不均衡的狀況,也造成一些違背發展初衷的現象,比如部分經濟發達地區的農村電子商務前途一片光明,農民越來越富有,但是西部地區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狀況卻截然相反,很多優質的農產品無法走向市場,難以提高農民生活質量,增加農民收入。
最后一個問題就是,農村電子商務的名聲不是很好。這是因為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方面的相關法律制度還不健全,沒有辦法保證全部農民的信譽以及產品質量,有時甚至會威脅到購買者錢財安全所導致的。
二、加快發展電子商務解決農村問題
上面所提到的就是農村電子商務發展中所存在的急待處理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的解決方法現在我們進行一一闡述。
首先國家要完善農村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加大信息流通量,加快信息流動速度,形成高效暢通的體系,便于農民隨時得到有用的信息。也加強對網絡信息技術宣傳的范圍和力度,并且定期舉辦關于互聯網信息技術的培訓活動,在實踐中轉變農民的傳統思想。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可以幫助農民深層次了解信息化時代將互聯網科技應用于農業生產所帶來的益處,還能使農民自如地運用信息技術。
在解決電子商務方面人才匱乏問題就要政府重視對專業技術性人才的培育,鼓勵人才回鄉下鄉為農民提供指導,幫助農民認清市場現狀,分析市場未來走向,選擇正確有利的發展模式。國家要不斷將人才輸送到祖國需要的地方,為農村發展提供不竭的智力保障。
另外要建立與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同步適應的法律制度,在政治方面消除購買者的不安全感。同時社會上的有關組織和政府部門也要大力支持農民建設電子商務的行為,從各個角度為他們營造一個良好的發展氛圍和相對穩定的發展環境。比如說政府就可以采取相應手段幫助農民負擔發展電子商務所需要的部分費用,減小農民的經濟壓力,鼓勵他們走電子商務發展的新形式。
可以在農村建立與其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規模不同的電子商務平臺,由經濟基礎較好的農村起帶動示范作用,實現電子商務從低級到高級的轉變,逐步擴大經營規模,獲得長久穩定地發展。基層的電子商務平臺在擴大的時候可以選擇由幾家幾戶或一個村子的農民共同合作,以完善農產品網絡銷售中的各個環節。
還可以選擇與企業或者第三方平臺進行合作,綜合農民、企業和第三方平臺的不同特點和優勢,充分實現資源共享,達到利益共享協同發展。也就是農民在與企業建立合作農場生產綠色天然農產品的同時,可以借助第三方平臺的力量打造有吸引力的網站,從而擴大宣傳力度,爭取在線上和線下同步進行農產品的銷售和管理。
在全國范圍內的農村中普遍推進電子商務的建設和發展,把握時代信息,不僅可以擴大市場,拉動我國內需,轉變農村經濟發展模式,幫助產業結構實現優化升級,還可以擴大農村就業,減緩社會就業壓力。在未來我國的實踐中還要持續探索電子商務與農村實際相結合會產生的問題,并找到解決這些問題的最佳方案,以達到更好地發揮農村電子商務的優勢效果。
三、總結
這是一個信息化的時代,要促進農村經濟增長解決“三農問題”,那么電子商務的發展勢在必行。在政府的幫助下,糾正現階段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所存在的問題,然后將其更廣泛地應用于農村。就會提高生產質量,豐富生產品種,降低生產成本,增加農民收入,在未來的發展中持續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會達到縮小城鄉差距,穩定社會環境,帶動全國范圍的內的持續健康經濟發展的效果,加快共同富裕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