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現允 江書平
摘要:海洋交通產業是河北省海洋經濟的支柱性產業,在國民經濟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河北省交通產業同時面臨運輸貨物單一、無序競爭等深層次問題,如何促使其產業升級,尋找一條適合河北海洋交通產業發展的路徑成為研究的重要內容。文中選擇港產城一體化、延伸物流鏈條、錯位發展等路徑促進河北省海洋交通產業的轉型升級。
關鍵詞:產業升級;港產城一體;路徑
中圖分類號:F552.3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04-000341-02
海洋交通產業是從生產和流通環節中細分出來的專業化的經濟活動,隨著國際經濟、貿易、生產一體化和電子商務的發展,海洋交通產業成為一個迅速發展的新興行業。海洋交通產業積極參與國家和企業間的競爭,成為國家間經濟交流的重要推動力量。港口是整個海洋交通產業中重要的落腳點和支點,當今世界最發達的城市中超過90%以上的城市是因為港口而興盛,港口物流已經成為推動城市和區域經貿和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現有的海洋交通產業通常指港口城市充分發揮其自身口岸優勢,強化海陸一體化,充分整合其港口資源,利用信息技術和軟硬環境,拉伸其國內外服務物品流通的產業鏈條,最終實現發展城市輻射腹地的作用。現在海洋交通行業不斷導入新興技術改變流程,拉伸鏈條,有效的提高了整個經濟的運行效率,對地方經濟發展產生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一、河北省海洋交通產業發展現狀
近年來隨著黃驊港和曹妃甸港吞吐量的增加,我省沿海海洋交通運輸業發展迅速,港口已經成為我省經濟發展的重要依托。我省不斷重視港口物流的重要作用,從早期大力建設秦皇島港,到最近崛起的京唐港、曹妃甸港、黃驊港,我省省逐漸形成四大港口三大港區的格局,整個港口吞吐量有弱到強,位居全國沿海省市第三位。2013年河北省港口吞吐量達到8.9億噸,創歷史新高,提前兩年完成“十二五”規劃。我省為了整合省內港口資源在秦皇島港、曹妃甸港和黃驊港的基礎上組建河北港口集團公司,積極推進港口公司上市融資,其中唐山港和秦皇島港已經成功上市。沿海強則河北強,港口旺則沿海強。我省的沿海港口物流產業的發展對我省沿海地區攻堅戰和河北省經濟強省的建設具有重要意義。我省的港口物流產業在發展過程中也出現一定的問題,我省港口的定位,在港口物流業發展的過程中如何與我省經濟協調發展,成為我們值得研究課題。
海洋交通制造業方面,我省逐步形成以山海關、曹妃甸、黃驊為核心的交通運輸制造業基地,形成萬噸油輪、滾裝船、特種船等基地,同時山船重工逐步重視國內外市場大力發展海洋裝備制造業,形成我國新型海洋石油制造基地。我省的交通運輸制造業逐步走到時代的前列。
針對我省港口發展所處的重要戰略時期,從海洋交通運輸業對地方經濟發展增長規律的研究,對我省海洋交通運輸業不僅具有一定的理論意義,更具有實際的應用價值。
二、國內外研究
自上世紀六十年代以來,國內外對海洋交通運輸業對地區和腹地經濟的影響的研究不斷加強,通過港口物流強大的服務體系,促進當地經濟的快速發展,因港口形成巨型城市和繁榮城市帶。Kenyon(1970)海洋交通運輸業的發展不僅僅在于港口城市的關系,而應該將港口物流與腹地的關系聯系在一起。Birdi(1971)一個地區海洋交通運輸業的服務水平和軟件環境的改善對于港口物流業的發展至關重要。Hayuth(1981)提出海洋交通運輸業應該重視集裝箱發展,并將“大陸橋”的理念融入到港口物流中。Slaek(1985)仔細分析了客戶對于港口的選擇中間應該考慮的因素,那些因素對港口物流業的發展至關重要。Talley(2006)提出港口物流業應該在客戶運輸便利性上下工夫,可以有效提高港口物流的服務質量。國際學術界在研究港口物流對經濟的影響中積極吸收歐美特別是日本利用港口、臨港產業重點發展重化工產業并積極進行對外貿易的經驗,大都提出“以港興市”“港城一體”等觀念。戴勇(2000)在文章中通過投入產出模型計算出上海建立航運中心建設的投入和對GDP的影響,體現出上海港對上海經濟發展的重大作用。許長新(2001)提出通過梳理模型指標體系來進行評價港口物流系統。王岳平(2004)從定量分析的角度,分析經濟結構對港口交通運輸業的影響。李嶸(2009)從外貿依存度的角度分析港口物流對整個國民經濟的影響。李季濤(2008)提出港口貨物吞量預測法,該法是在RBF神經網絡上的基礎上建立的。李敏(2013)提出河北省沿海港口應該重點打造港口、臨港產業、城市一體化的思路,通過河北省港口的轉型升級,進一步拉動河北省沿海經濟強省戰略的實現。
三、河北省海洋交通運輸業發展存在路徑問題
海洋交通運輸業是河北海洋產業中的主導產業之一,起步早、發展快,在沿海省份中具有一定的競爭力。同時,我省海洋運輸產業同質化嚴重,無序競爭等問題逐步嚴重。
1.港產城之間相互割裂,一體化進程滯后。大多數港口城市的發展過程中,往往是以港口為主導,逐步形成產業集群,形成城市,逐步取代港口。我省逐步意識到臨港產業的重要作用,在臨港區域逐步規劃產業集群,但是在發展過程中不盡理想。秦皇島設立的臨港產業及北部工業園區,在發展的早期吸引相關企業,但是后勁不足,現在房地產行業逐步取代相關工業產業。曹妃甸和黃驊港區離主城區較遠,相關配套部健全,逐步利用土地廉價的優勢,逐步建立臨港產業集群。
2.港口功能定位不明確。我省沿海三市的主要港口的其功能明顯同質,主要以煤炭和鐵礦石運輸為主,各港口功能區別度不高,這就導致我省港口物流的競爭力嚴重受阻。特別是在節能減排重化工發展嚴重受限的狀況下,今后一個時期都將制約我省港口業的發展,促使我省港口間功能定位進一步明確,積極進行轉型升級。
3.在新一輪的產業結構調整下,我省海洋交通運輸業生存困難。隨著去產能化和節能減排的進一步加大,在這次產業結構調整中以鋼鐵、水泥等重化工產業為主導產業的河北省經濟受到重創,同時河北海洋交通運輸業也將受到影響,其生存壓力更加困難。我省通過重組河北港口集團公司,港口間抱團取暖;各港口分拆上市募集資金等各種方式,緩解短期的困難。
4.海洋裝備制造業發展滯后。相對山東、遼寧等周邊省份,河北省的海洋船舶制造業相對滯后。河北省現存的唐山、秦皇島、黃驊的船塢,主要以維修船舶為主。秦皇島山船重工在母公司中船重工的支撐下,逐步由船舶制造向海洋石油平臺和特種船舶制造為主的海洋裝備制造業轉型。
四、河北省海洋運輸業發展存在路徑選擇
1.逐步形成河北沿海實現港產城一體化發展的思路。在沿海地區逐步形成以港口為依托、以產業為支撐、以城市為載體,推動港口城市互動發展,共同繁榮。通過加大基礎設施投資,實現港城對接;大力發展臨港產業;逐步建立現代化的港口物流信息平臺等措施,促進整個河北秦皇島、唐山、滄州地區的港產城一體進程。
2.發展專業化港口物流服務,明確港口功能定位;積極整合資源,錯位發展。
河北省海洋交通運輸過于集中于煤炭為主的大宗物品,應該積極整合資源,分析優劣勢,與環渤海灣相關港口錯位發展,重點發展各類專業物流。首先,可以增加增值服務的貨物運輸和集裝箱運輸商下功夫,足部延伸物流產業鏈條。其次,逐步開展特色物流市場,依據各個港口的優勢,發展多樣性特色海洋運輸。再次,依據港口優勢,提供優惠政策,吸引河北及西部地區企業到港區建立區域總部或者營運中心。
3.應對產業結構調整,提高河北省海洋運輸業的新功能
隨著國建產業政策的轉變,河北省的產業結構調整進入一個新時期。以鋼鐵、水泥為主的高污染、高能耗的資源型企業的發展受到限制。因此,河北省海洋交通運輸業要隨著省內產業結構的調整,積極調整,不斷挖掘河北省海洋運輸業的新功能。利用河北海洋運輸業的優勢,將自由貿易區與其相結合,逐步實現地區貿易的自由化。沿海地區利用港口功能的提升和服務能力的轉型,逐步實現河北省沿海地區的跨越式發展。
4.大力發展海洋裝備制造業
利用現有的各類資源,不斷發展河北省海洋裝備制造業。通過發展海洋裝備制造業,可以進一步拉伸產業鏈條,緩解省內鋼鐵等行業的壓力。大力發展海洋裝備制造業,可以進一步促進我省產業的轉型升級,促進我省海洋交通運輸業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