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丁瑤
摘要:面對經濟新常態,地方政府如何加快產業培育提升發展,走出一條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的新路子,實現經濟突圍、率先走出困境,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必須面對和解決的核心發展問題。本文通過分析當前樂清產業發展面臨的問題、產業發展的基礎,試圖探究新常態下樂清市重點產業培育發展方向以及進一步促進產業發展的政策建議。
關鍵詞:新常態;產業;發展;方向;探究
中圖分類號:F269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04-000489-02
樂清是中國市場經濟發育最早、經濟發展最具活力的地區之一,也是“溫州模式”的主要發祥地之一。近年來,樂清經濟增速從過去的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產業發展面臨著新機遇和新挑戰。在新常態下,樂清如何加快產業培育提升,走出一條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的新路子,從而實現經濟突圍、率先走出困境,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必須面對和解決的核心發展問題。
一、當前樂清產業發展面臨的問題
一是各類產業規劃指導性不強。近年來,樂清市陸續出臺了各類產業規劃,但缺乏有效的整合,覆蓋范圍不全面,涉及產業范圍有限,內容既有重疊也有缺漏。同時,因主導規劃的部門權責和目的不同,導致規劃的側重點不一,難以形成整體產業規劃布局體系,依據規劃制定的措施和政策難以全面得到落實,變相地降低了規劃的指導性和推動力。
二是產業結構仍不合理。服務業發展明顯滯后,現代服務業尤其是生產性服務業尚未形成規模,服務業總體缺乏競爭力;支柱產業相對單一,新的經濟增長點不多,受產業周期的影響,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區域經濟抗風險能力較差。
三是新興產業培育力度不強。樂清新興產業的培育力度遠遠不夠,發展后勁略顯不足?,F有的新興產業以加工、裝配等生產形式為主,產品低端,結構單一,核心設備依賴外購;缺乏高層次的科研院所和高校,生產性服務企業數量較少、層次偏低,難以有效支撐新興產業的快速發展。
四是資源要素總量仍顯不足。樂清市下撥的土地指標逐年減少;土地使用價格的提升,進一步加大征地、用地的困難,也推高了耕地占補平衡的難度;樂清傳統的勞動密集型行業占用了大量的土地、勞動力等資源要素,壓縮了新興產業的發展空間。
二、樂清市產業發展基礎分析
一:主導產業實力突出。經過多年的發展,樂清已經成為全國最大的電氣產業生產基地,低壓電器產品占全國市場70%以上份額。
二:新興產業發展基礎扎實。樂清在電子信息制造、物聯網、網絡經濟等信息經濟發展上具有一定的產業基礎和巨大的發展空間。虹橋電子元器件生產歷史悠久、產業配套齊全,為進一步發展物聯網提供產業基礎。同時,樂清的裝備制造業、新材料產業發展都已具備良好的產業基礎,特別在特種金屬材料、高分子材料等領域取得了一定的競爭優勢,并在電子信息材料和新能源材料等方面具備較大發展前景。此外,在醫療服務、健康養老、生化制藥、中醫保健品、醫療設備及輔料等生命健康產業領域均有一定的產業基礎。樂清山海資源豐富、人文歷史悠久,旅游開發前景廣闊,發展時尚旅游和文化產業、臨港產業均有著良好的產業基礎和巨大的發展優勢。
三:產業配套能力強。建立起包括產品研發、銷售、物流等齊全的產業發展體系。這些為進一步促進產業發展提供了堅實基礎。
三、新常態下樂清市重點產業培育發展方向探究
面對新形勢、新常態,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樂清市確立實施傳統產業提升、新興產業發展計劃,即加快提升電氣支柱產業,培育發展信息經濟、高端裝備制造、生命健康、時尚旅游和文化、臨港產業和現代物流、新材料等六大新興產業,努力將其打造成為率先發展的領跑產業、引領轉型的示范產業、拉動增長的龍頭產業、創新驅動的動力產業,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集群,形成在全省乃至全國有競爭力的亮點產業。
(一)大力推進電氣產業集群提升發展
面對電氣產業良好的發展前景,應下決心把電氣產業作為第一支柱產業,著力打造成為國內領先、國際著名的千億級現代工業電氣產業集群。在產品結構上,重點發展智能型、節能型、網絡型為特征的第四代低壓電器、高壓及特高壓電器、智能電網設備,著力推進綠色電氣產業鏈和智能電氣產業鏈兩大主導產業鏈建設,促進電氣產品結構從低端制造向高端制造轉變,從低附加值產品向高附加值產品領域延伸。在產業布局上,依托重點鎮(街)和功能區的產業優勢,加快建設“一城兩鎮三基地”,即以柳白新城“一城六中心”為核心區,加快推進柳市鎮、北白象鎮兩大重點傳統電氣產業強鎮建設和區塊改造,加快建設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綠色生態示范區、省級產業集聚區。在產業政策上,堅持政府、協會、企業三方聯動,加大電氣企業整合重組力度,從行業準入、價格和質量標準、執法檢查等三方面全面遏制低質低價惡性競爭,推動優勢資源和優惠政策向電氣產業傾斜,全力做強做大電氣產業。
(二)全力培育六大新興產業
1.信息經濟產業。(1)電子信息產業。支持各應用領域新型電子元器件的研發及產業化,構建以汽車電子產業為主體,消費電子為輔助,照明顯示、集成電路為新增長點,精密模具、電子商務、信息軟件為配套的電子信息產業發展格局,加快電子信息小微園建設。(2)物聯網產業。培育物聯智能電器、物聯智能電網、智慧制造等產業;培育智慧交通產業;培育智慧家庭產業和物聯網特色園區基地建設;推進智慧物流園區建設,逐步形成物聯網應用示范格局。(3)網絡經濟產業。加快“電商換市”步伐,著力構建以電子商務為重點的網絡經濟產業體系,引導中小網商由實體市場采購向網絡采購發展,鼓勵企業直接開設全網旗艦店,試水020模式;推動專業市場向網絡特色行業商城轉型,加快B2c網絡平臺建設,探索發展大宗商品現貨交易電子商務平臺,打造國內最大的電工電氣產業帶;推進網絡經濟園區集聚和建設,發展電子商務服務產業,實施電商興農工程。
2.高端裝備制造業。樂清高端裝備制造業重點發展機器人制造、智能電網設備制造、超特高壓輸變電(成套)設備及關鍵部件、高端電子信息設備、精密模具、數控機床、液壓氣動及密封件、新能源裝備、其他特色裝備等九大細分行業。
3.生命健康產業。以發展規模化的醫療器械生產銷售、生物醫藥產品孵化、高端診療服務、養老養生美容保健為核心,力爭打造集健康生產、健康醫療、健康養生為一體的健康產業集群。
4.時尚旅游和文化產業。深入挖掘樂清歷史名人資源、文物古跡資源、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民俗文化資源,找準與具體旅游景點、項目的結合點,重點發展具有市場價值、同時具備時尚氣息的旅游和文化產業,加快推進雁蕩山與中雁蕩山、山上雁蕩與海上雁蕩、雁蕩山與楠溪江、雁蕩山景區與美麗鄉村聯動發展,切實做好包裝策劃和市場營銷,推動旅游資源和文化資源的時尚化融合。
5.臨港產業和現代物流。全力推進集疏運體系建設,加快基礎配套設施建設,突出抓好臨港產業項目;加強港口能力建設;加快整合物流企業,積極發展保稅物流、快遞物流、城市配送等多種業態;初步構建港航貿易交易市場平臺,打造浙南閩東北地區水鐵聯運的綜合性港區和最重要的港口大市。
6.新材料產業。圍繞工業電氣和電子信息兩大產業發展需要,主攻電工合金、高分子、工具合金、電子信息、新能源五個方向,依托產業集聚、產學研合作、企業孵化、檢測檢驗、產業服務五大平臺,實施平臺建設、招商引資、技術提升、龍頭培育、產業鏈融合五大工程,努力把新材料產業培育成為樂清戰略性新興產業中的核心產業,有效提升產業綜合競爭力。
四、樂清市促進產業發展計劃政策建議
1.強化產業規劃引導??茖W編制產業發展體系規劃體系,強化規劃的牽頭抓總和統籌協調功能,切實推動規劃落實。
2.加大產業平臺建設。加快推進國家級經濟開發區、小微企業創業園等重大平臺建設,進一步完善產業集群分工協作體系,推動優勢企業向產業平臺集中,最大程度拓展產業發展空間,實現產業區域化、融合化、高端化發展。
3.加強重大項目帶動。建立產業項目引進培育目錄,構建“運營商、服務商、投資商”聯動體系,努力招引一批大體量產業化項目落戶樂清。緊盯重大產業化項目,推動產業集群、企業集聚、項目集中,使產業發展潛力有效釋放。
4.積極培育龍頭企業。選拔一批主業突出、潛力巨大、競爭力較強的企業培育成為龍頭企業。加大行業組織結構調整和企業兼并重組整合力度,鼓勵優勢企業創新經營方式,加快企業強強聯合和股票上市。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技術品牌優勢,帶動中小企業向營銷、品牌及研發設計等產業鏈高端拓展,以此推動整體產業轉型升級,共同打造區域產業鏈和區域經濟“金名片”。
5.加快產業創新驅動。通過政府補貼、稅收刺激、政府采購、知識產權保護等措施,鼓勵企業增加R&D投入比例,加強企業研發中心建設,支持設立產學研合作、博士后工作站等研發平臺,培養一批研發能力強的創新團隊,培育技術咨詢、產品設計等生產性服務企業,加強關鍵、共性技術的研發投入和推廣應用,支持企業引進世界先進技術和制造設備,引導企業以投資合作形式吸納高端要素。
6.保障資源要素。不斷完善人才優惠政策,鼓勵企業完善人才引進培養機制,加快引進高端創業創新團隊,著力培養創新型領軍和拔尖人才。用足用活用好上級系列優惠政策,加大對產業發展資金的管理使用,統籌建立平臺引導基金和創業投資引導基金,支持建立“產銀”戰略合作關系,有效拓寬企業融資渠道,優先保障重點企業信貸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