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容
廣東省惠州市惠城區江南街道辦事處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廣東 惠州 516001
臨床護理
社區護理干預對43例糖尿病遵醫行為的影響
張麗容
廣東省惠州市惠城區江南街道辦事處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廣東惠州516001
【摘要】目的: 觀察對出院后糖尿病患者實施社區護理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出院的糖尿病患者86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護理方法的不同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43例;對照組給予單純的藥物控制,研究組在藥物控制基礎上給予社區護理干預,對比兩組間遵醫行為執行情況及血糖水平。結果: 護理后,研究組血糖水平控制情況相比于對照組明顯改善(P<0.05),在節制飲食、按時檢查、定時監測、每日運動等遵醫行為執行率相比于對照組明顯提高(P<0.05)。結論: 對糖尿病患者實施社區護理干預,能夠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提高遵醫行為執行率。
【關鍵詞】社區護理;糖尿?。蛔襻t行為;影響
糖尿病的治療,需要患者長期的控制與配合,但現實情況卻不如人意,多數患者在出院后并未按照醫囑對疾病進行控制,對疾病知識淡薄,隨著疾病的發生發展,常伴有各類并發癥狀。臨床中,也正在尋求一種新的護理模式,提高疾病預后[1]。此次研究,筆者選取2013年7月至2014年9月間出院的糖尿病患者86例,其中43例在藥物控制前提下,結合社區護理干預,詳細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3年7月至2014年9月間出院的86例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護理方法的不同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43例;對照組中男性20例,女性23例;年齡46~78歲,平均年齡為(55.8±5.1)歲;文化程度:小學及以下10例,中學文化19例,大學及以上文化14例。研究組中男性19例,女性24例;年齡45~77歲,平均年齡為(55.3±5.4)歲;文化程度:小學及以下文化9例,中學文化20例,大學及以上文化14例。兩組在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對照組常規給予患者降糖藥物,并告知患者藥物使用的方式、時間、劑量等。研究組在藥物控制基礎上配合社區護理,內容如下:①檔案建立:首先,對每位患者進行檔案的建立,內容包括患者詳細資料、病情程度及治療方法。②知識宣教:定期對患者進行知識講座的培訓,由醫師或護士進行主講,并制作相關的圖文知識手冊分發給患者,除了糖尿病基礎知識外,還應告知患者正常體重的計算,要求患者對自身體重進行控制,每日進行有氧鍛煉,以不覺疲乏為宜,教會患者自行監測血糖的方法,通過多媒體加深患者對疾病的理解程度,增加互動環節,鼓勵患者說出疑惑并給予解答。③隨訪:每月對患者進行家庭訪視,了解患者的家庭情況及飲食習慣,對患者家屬進行思想宣教,得到家屬的支持,改善患者的食譜,最好可以進行分餐制。④病情追蹤:每月對患者進行病情持續跟蹤,并通過發放問卷調查表,了解目前模式中存在的不足,根據問卷結果進行討論,并做出相應干預措施,接受患者提出的合理建議并給予改進。
1.3觀察指標對比兩組間遵醫行為(節制飲食、按時檢查、定時監測、每日運動)及血糖水平。

2結果
2.1兩組血糖水平比較護理后,研究組血糖水平控制情況較對照組明顯改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兩組護理前后血糖情況對比


組別 空腹血糖 餐后血糖 護理前護理后護理前護理后研究組9.42±3.326.52±1.73*15.97±3.2211.43±1.56*對照組9.46±3.268.24±1.5315.34±3.1813.22±1.48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表2 兩組間遵醫行為對比 [例(%)]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2.2兩組遵醫行為比較護理后,研究組在節制飲食、按時檢查、定時監測、每日運動等遵醫行為執行率相比于對照組明顯提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隨著我國改革程度的加深,居民生活水平也在不斷提高,近年來,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發生率逐年提高。DM是一種終身性疾病,無法痊愈,在該病治療過程中,患者需有較高的自覺性及依從性[2-3]。遵醫行為是指患者在出院后,能夠遵照醫師的囑咐配合治療,但由于糖尿病病程較長,患者對疾病及治療的了解不夠,加之無明顯的自覺癥狀,后期的治療無法做到持之以恒,降低了疾病的預后,而臨床中,現有的護理模式無法滿足疾病的需要,臨床中也正在尋求一種新的突破。
社區護理干預被最終敲定并應用于臨床,是一種對臨床護理工作的延續,對患者出院后行為進行持續跟蹤與監測,及時了解最新的病情動態,并通過講座、手冊等宣傳方式,加深患者對于疾病的認知,為照顧所有患者,以通俗的言語進行健康普及,告知患者堅持治療及遵醫行為的重要性,通過自我監測的方式了解自身疾病程度,加強緊迫感,促進自覺性的提高。通過表1可知,了解患者的飲食習慣,并取得家屬的支持,對飲食進行控制后能夠從源頭上控制血糖水平,在不斷督促及隨訪中,患者依從性得到明顯提高,而對于患者意見的總結并作出相應措施,使得護理質量不斷提升,本次研究收效良好。
有研究顯示[4-5],對糖尿病患者實施社區護理干預后,能夠明顯改善患者血糖水平,糾正不合理飲食,提高患者遵醫行為的執行率。在本次研究中,對研究組患者進行隨訪、講座、病情追蹤等干預后,使患者在依從性有所加強,了解到治療的重要性及必要性,自覺進行飲食控制,按時檢查、血糖監測并堅持運動,相比于對照組,遵醫行為得到明顯好轉,本次研究結果與文獻一致。
綜上所述,對糖尿病患者實施社區護理干預,能夠明顯改善患者遵醫行為執行率,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值得臨床普及與推廣。
參考文獻
[1]戴彩云,周美英,彭沁波,等.社區護理對早期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預后影響的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13,28(7):625-627.
[2]李青,何朝珠,何雪瑩,等.南昌市糖尿病患者社區護理需求調查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中華護理雜志,2012,47(6):494-497.
[3]段海瑛,黃松.護理路徑在社區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11,26(9):777-779.
[4]沈琴華,高芷萍,陸曉燕,等.社區護理干預提高糖尿病患者遵醫率和血糖控制的效果[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2,29(1):29-31.
[5]王寧霞,王燕.98例老年高血壓病合并糖尿病病人的社區護理[J].全科護理,2013,11(13):1240-1241.
【中圖分類號】R248.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8517(2016)08-0102-01
(收稿日期:2016.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