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惠玲
廣東省河源市源城區(qū)人民醫(yī)院,廣東 河源 517000
圍術期護理在老年腹腔鏡膽囊造瘺術40例中的應用
朱惠玲
廣東省河源市源城區(qū)人民醫(yī)院,廣東河源517000
【摘要】目的:探討老年腹腔鏡膽囊造瘺術應用圍手術期優(yōu)質護理的效果。方法:選取行腹腔鏡膽囊造瘺術的8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jù)護理方式的不同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對照組使用常規(guī)護理,實驗組采取圍手術期護理,對比兩組護理效果。結果:實驗組住院時間、術后并發(fā)癥明顯少于對照組,滿意度較對照組明顯高,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圍手術期優(yōu)質護理應用于老年腹腔鏡膽囊造瘺術,效果顯著,值得推廣。
【關鍵詞】圍術期護理;老年腹腔鏡膽囊造瘺術;效果
隨著人們飲食結構和老齡化的加劇,膽囊結石、膽囊炎的發(fā)病率不斷升高,已成為老年患者的常見疾病。老年患者生理機能減退,常合并多種基礎疾病,使手術的風險增大[1]。近年來,我院引用腹腔鏡膽囊造瘺術治療膽囊炎、膽囊結石患者,取得滿意效果,現(xiàn)將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期間在我院行腹腔鏡膽囊造瘺術的8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患者合并有高血壓、慢性阻塞性肺炎、糖尿病、冠心病等。根據(jù)護理方式的不同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兩組各有40例患者。實驗組女22例,男18例;年齡62~80歲,平均年齡(72.5±2.2)歲。對照組女23例,男17例;年齡60~81歲,平均年齡(72.3±2.1)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資料上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常規(guī)護理:術前常規(guī)準備包括相關檢查、術區(qū)皮膚準備等、術后病情觀察包括術后患者的血壓、脈搏、體溫、血氧飽和度等指標及基礎護理如術后常規(guī)吸氧、清醒后給予半坐臥位、根據(jù)病情指導患者早期下床活動等。圍手術期護理:①心理護理。老年患者因疾病易產生焦慮、恐懼等心理,同時對腹腔鏡技術缺乏了解,存在心理顧慮,影響治療的配合。在護理時,對于存在心理情緒的患者,要及時與其溝通,鼓勵患者說出自己的想法,給予相應的心理疏導,指導其應學會自我調解,同時向患者及其家屬講解腹腔鏡手術的優(yōu)勢及可能出現(xiàn)并發(fā)癥,使其有充分的心理準備,耐心為患者解答疑惑,盡量使患者術前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②術前準備。術前常規(guī)行腹部B超及CT,完善相關檢查,備好手術區(qū)域的皮膚,做好術區(qū)的清潔、消毒工作,防止切口感染。術前1d指導患者進食易消化的半流質飲食,禁食易產氣食物,術前6h禁飲,12h禁食。指導患者進行雙下肢活動,并有效咳嗽、咳痰,練習深呼吸。③術后護理。患者尚未清醒時,去枕平臥,頭轉向一側,清醒后改半坐臥位,患者清醒后指導患者早期下床活動,以促進胃腸功能恢復,并有效防止下肢靜脈血栓的形成。同時囑患者有效咳嗽,幫助患者定時翻身扣背,以減少肺部感染的發(fā)生。④密切觀察生命體征。術后密切觀察按患者意識及肌力狀況,監(jiān)測患者血壓、呼吸、脈搏、血氧飽和度等指標,防止由于手術的創(chuàng)傷誘發(fā)患者原有疾病的惡化。同時觀察切口有無滲液、滲血,若敷料被污染要及時更換。⑤引流管護理。術后一般會留置膽囊造瘺管及腹腔引流管,應妥善固定,做好標記,保持引流管通暢。注意觀察引流液的顏色、量、形狀,引流袋要定期更換,以防逆行感染。⑥疼痛護理。術后麻藥作用消失后,患者常感切口疼痛,但腹腔鏡手術創(chuàng)傷小,術后疼痛較輕,可通過轉移注意力的方式緩解疼痛,若疼痛難忍,要評估疼痛部位、性質,及時反饋給責任醫(yī)師,給予鎮(zhèn)痛處理。⑦飲食護理。術后6h內禁飲食,肛門排氣后可進少量流質飲食,以后逐漸向半流質、普食過渡,避免產氣性食物,多食新鮮蔬菜水果,加快胃腸蠕動,避免油炸、辛辣、刺激性食物。⑧術后并發(fā)癥護理。術后要密切觀察患者體溫變化、腹腔引流及腹部體征,重視患者主訴,及早發(fā)現(xiàn)膽漏,若術后出現(xiàn)切口敷料滲出,引流管有膽汁樣液體流出,出現(xiàn)腹膜刺激征[2],且患者體溫升高,考慮為膽漏,及時報告主管醫(yī)師進行處理。CO2氣腹可引起血粘稠度升高,術后易形成靜脈血栓。鼓勵患者早期下床活動,并定時按摩,以促進下肢血液循環(huán)。密切觀察患者下肢血液循環(huán),出現(xiàn)異常及時向醫(yī)師報告處理。
1.3觀察指標觀察兩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護理滿意度及住院時間。采用我院自制的滿意度調查量表評估護理滿意度,內容包括護理態(tài)度、護理質量、護士專業(yè)水平、治療效果、查房情況(次數(shù)及時間)等內容,每項內容包含10個小題,每個小題2分,總分100分,根據(jù)滿意度量表得分情況評估護理滿意度:不滿意(<60分)、滿意(≧60分)。

2結果
術后實驗組住院時間為(12.82±3.1)d,對照組為(19.52±2.1)d,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經統(tǒng)計,實驗組術后并發(fā)癥明顯少于對照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護理情況對比 [例(%)]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3結論
腹腔鏡膽囊造瘺術是一種有效、安全、簡單、微創(chuàng)的治療方式,術后1個月待造瘺管竇道形成后,經造瘺管道將膽囊內殘留結石取凈,在保留膽囊功能的基礎上,避免再次手術帶來的風險。由于老年患者常伴有多種基礎疾病,組織器官代償功能差,對手術耐受性較差,且常伴有寂寞感、孤獨感,加上對腹腔鏡手術的不了解,對手術預后存在顧慮,易產生緊張、焦慮心理,可能會加重患者病情,影響了手術的治療效果。因老年患者進行手術存在風險,圍手術期護理工作尤為重要,對確保手術順利實施具有重要意義。
充分的術前準備、心理干預是手術順利實施的重要保障,術后病情的觀察、切口的護理及并發(fā)癥的防護等可避免基礎病變的加重,可預防和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使患者安全度過圍手術期,促進患者的早期康復。圍手術期護理是一種系統(tǒng)、科學的護理方式,遵循以人為本,針對患者的不同階段病情個給予相應的護理。能盡可能滿足患者的需求,取得患者的信任,提高患者的護理配合度,有利于建立和諧的護患關系。同時對并發(fā)癥進行預見性防護,使護理工作變被動為主動,有利于促進護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不斷改進護理質量,從而促進患者的早日康復。目前,圍手術期護理在臨床上的應用較為普遍,且在各個領域均取得較好成效。亓仲亮等[3]研究指出,對行腹腔鏡膽囊造瘺術的患者實施圍手術期護理,可有效促進患者的恢復,縮短病程。本研究發(fā)現(xiàn),通過圍手術期的優(yōu)質護理,實驗組住院時間、術后并發(fā)癥明顯少于對照組,滿意度高與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圍手術期的優(yōu)質護理,能提高護理滿意度,顯著減少腹腔鏡膽囊造瘺術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縮短病程。
綜上所述,老年腹腔鏡膽囊造瘺術應用圍手術期優(yōu)質護理,效果顯著,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劉連春.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7):21-22.
[2]凌云.腹腔鏡膽囊切除術40例手術室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13,19(10):73-74.
[3]亓仲亮,高靜.腹腔鏡切除膽囊術的護理配合[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2010,19(23):2976-2977.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8517(2016)08-0119-01
(收稿日期:2016.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