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 偉
河南省鎮平縣燒傷醫院,河南 鎮平 474250
綜合護理干預在慢性心力衰竭50例中的應用
賀偉
河南省鎮平縣燒傷醫院,河南鎮平474250
【摘要】目的:觀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綜合護理干預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在我院接受治療的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按照護理方法的不同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50例患者,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干預,觀察組在此基礎上采取綜合護理干預,對比兩組護理后的臨床效果。結果:護理3個月后,觀察組治療依從性較對照組明顯提高,患者6min步行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臨床應用綜合性護理干預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提供護理服務可有效提升療效,促進疾病康復,,具有普及的價值。
【關鍵詞】慢性心力衰竭;綜合護理干預;臨床效果
慢性心力衰竭是心臟類疾病的終末期階段病癥[1]。當下國內形勢明顯呈現老齡化趨勢,因此,罹患慢性心衰的人群不斷擴大,每年因該病死亡的人數不斷增加[2]。本次研究中,
筆者選取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5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綜合護理干預方式為患者提供優質護理服務,結果證明這樣的護理方式可優化治療效果,詳情總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在本院就醫的100例慢性心衰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護理方法的不同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50例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2007年我國慢性心力衰竭診斷治療指南》標準,左室增大、左室收縮末期容量增加及LVEF≤40%;有基礎心臟病的病史、癥狀及體征;有或無呼吸困難、乏力和液體潴留(水腫)等,確診為慢性心力衰竭癥[1]。對照組:男、女性患者各為28例、22例;年齡介于44.6~66.3歲,平均年齡(50.2±6.2)歲;平均病程(12.4±5.3)年;其中冠心病患者19例,風濕性心臟病患者20例,擴張性心肌病轉折11例。觀察組:男、女性患者各為29例、21例;年齡介于45.1~67.5歲,,平均年齡(48.3±8.5)歲;平均病程(13.7±4.7)年;其中冠心病患者20例,風濕性心臟病患者18例,擴張性心肌病轉折12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護理服務:給患者分別發放健康教育手冊,積極回答患者以及家屬的與疾病相關的內容,對患者進行生活和護理指導。
觀察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采取綜合護理干預,方法如下:
1.2.1心理干預慢性心力衰竭的病癥較為復雜,對患者的生活質量會造成較大的影響,治療所需的費用較高,給患者帶來了較大的心理壓力,這就導致患者容易出現抑郁、焦慮和煩躁的情緒,部分患者還會對治療產生消極的態度,因此,護理人員要及時安撫患者,幫助他們緩解憂慮,使他們能燃起與疾病戰斗的信心,同時,護士需經常鼓勵患者,多講解成功的病例激勵患者治療。對待患者提出的問題,應用親切、和藹的態度耐心的回答。
1.2.2健康教育護士應多收集心衰資料,并主動為患者介紹疾病相關知識,給家屬介紹一些簡易的日常護理方法,使患者對慢性心力衰竭有一定的認識,定期開展健康教育,告知患者如何防治慢性心力衰竭,督促患者配合治療和護理;定期組織患者參加健康知識講座。
1.2.3日常護理干預患者需要禁煙、禁酒;飲食要有規律,保持少食多餐的進食方式。選擇低糖、低脂的食物,多食用富含粗纖維的食物,例如:水果和蔬菜,避免便秘發生。指導患者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保持病房的通風、整潔和舒適,給予患者一個安靜的恢復環境。根據病情調整患者的體位和床頭高度。指導患者進行合理的有氧運動,每周保持在3~6次,運動強度以輕微疲乏、出汗和氣喘為宜。
1.3觀察指標護理3個月后,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和治療前后6min步行情況。
依從性評價標準:全面配合醫生的治療方案進行治療的為完全依從;基本能配合醫生進行治療的患者為一般依從,不配合醫生用藥或不愿意主動服藥的患者屬于不依從情況[3]。

2結果
2.1兩組患者治療依從性比較護理3個月后,觀察組治療依從性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如表1。

表1 兩組護理后的治療依從性比較 [例(%)]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2.2兩組治療前后6min步行情況比較觀察組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如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6min步行情況比較 ±s)
注:對照組比較,*P<0.05。
3討論
慢性心衰是多類心臟病的晚期階段,導致人體心臟器官的射血功能衰退,同時,令左心室出現充盈情況。慢性心衰患者的心排血量降低,腎臟血流量也在不斷地減少,由此導致患者心肌的收縮能力不斷增強[4]。心力衰竭患者的炎性因子和腫瘤壞死因子水平都因為病癥的發展而升高,導致患者的心室纖維化和心室擴張現象出現,最后使心臟泵功能衰竭日益明顯。常規的護理已不再適用于臨床,而是需要綜合護理干預配合治療,幫助患者生理、心理等方面狀況得到一定的改善。
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采用綜合護理干預方式,在心功能評價和治療依從性方面均和對照組呈現明顯差異,由此可知,該護理方法有效可行。
綜上所述,臨床應用綜合性護理對策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提供優質護理服務,可有效提升療效,縮短病程,為患者爭取更好的預后,具有普及價值。
參考文獻
[1]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2007年我國慢性心力衰竭診斷治療指南[S].
[2]林凱思.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焦慮狀態的護理干預效果分析[J]. 護士進修雜志,2013,14:1298-1299.
[3]張凈,方偉,王燕. 綜合性護理干預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負性情緒、自我管理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 中國現代醫生,2014,34:95-98.
[4]馮靜. 綜合護理干預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療效影響分析[J]. 中國衛生產業,2014,01:53-54.
【中圖分類號】R541.6+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8517(2016)08-0122-01
(收稿日期:2016.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