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宏春,周鐵鋒,敖 存,毛宇驍,余繼忠
(杭州市農業科學研究院茶葉研究所,浙江杭州 310024)
?
茶園假眼小綠葉蟬及部分天敵對顏色的嗜好性選擇
崔宏春,周鐵鋒,敖 存,毛宇驍,余繼忠
(杭州市農業科學研究院茶葉研究所,浙江杭州 310024)
摘 要:昆蟲對特定的色彩有明顯的嗜好性選擇,這是昆蟲在長期的演化過程中形成的重要習性。文章利用市場上現有的10種顏色的色板,測試了假眼小綠葉蟬成蟲及茶園天敵對不同顏色的嗜好性選擇。結果表明,茶園葉蟬成蟲對黃色具有明顯的嗜好性,茶園天敵對深藍色具有明顯的引誘性。
關鍵詞:茶園;假眼小綠葉蟬;天敵;顏色
文獻著錄格式:崔宏春,周鐵鋒,敖存,等.茶園假眼小綠葉蟬及部分天敵對顏色的嗜好性選擇[J].浙江農業科學,2016,57(6): 879-881.
假眼小綠葉蟬的成蟲和若蟲均以針狀口器刺吸茶樹嫩莖、嫩葉的汁液,阻斷茶樹營養物質的正常輸送,導致茶樹芽葉失水、生長遲緩、焦邊、焦葉,造成茶葉品質下降和產量降低。假眼小綠葉蟬在浙江省發生頻率高,一般一年發生9~11代,春茶、夏茶、秋茶均有發生,由于該害蟲最喜歡刺吸制作高檔茶的嫩梢,其遷飛性又很強,對于茶葉產量產值都有較大影響。一般年份可使茶葉損失10%~15%,重害年份損失可高達50%以上[1],是危害茶葉最嚴重的害蟲之一。
目前,防治假眼小綠葉蟬最主要的手段是噴施化學農藥,在茶園中施用化學農藥造成的3R問題(Residue殘留量,Resistance抗藥性,Resurgence再猖獗)較突出。由于濫用化學農藥防治假眼小綠葉蟬是導致農殘超標的重要因素,因而急需有效防治假眼小綠葉蟬的生物或物理方法,解決茶園中假眼小綠葉蟬的危害及施用化學農藥造成的3R問題。
防治假眼小綠葉蟬的相關研究多集中在化學農藥和生物源農藥方面。化學農藥一般用吡蟲啉、聯苯菊酯等。在生物源農藥方面,主要研究印楝提取物、苦參堿等提取物的防治效果。趙冬香等[2]利用印楝提取物防治2~3齡小綠葉蟬若蟲,室內效果較好。文兆明等[3]比較了幾種植物源殺蟲劑對假眼小綠葉蟬的防效,發現以0.5%楝素乳油、武大綠洲YY和0.6%苦參堿內脂水劑的綜合防效較好,但這些都只停留在室內試驗,還沒有在茶園大面積推廣應用。此外,近幾年假眼小綠葉蟬的性誘劑也有報道,但技術尚不成熟,暫未見在田間大面積推廣應用的報道。
昆蟲趨色性在農業害蟲防治方面的應用研究,國內外報道的均較多,并且已在許多害蟲上進行廣泛應用,如西花薊馬、甜菜夜蛾。在茶葉上,應用嗜好性選擇防治害蟲的研究起步較晚,關于色彩對害蟲天敵的影響鮮有報道。其他作物的大量研究結果表明,不同的昆蟲或是同一類群害蟲的不同種類對色彩的敏感性、顏色的選擇性具有較大差異,甚至同一種害蟲在不同寄主上也能表現出較大差異,并且昆蟲對同種顏色不同梯度或色深趨向性不同,如淺黃色和中黃色對美洲斑潛葉蠅成蟲的誘集能力分別是橘黃色的1.5和1.3倍[4]。本文通過田間試驗對茶園葉蟬及部分天敵的顏色嗜好性進行了篩選,以期尋找對葉蟬引誘較強且對天敵打擊較小的色板。
1.1 供試材料
試驗地點選擇在杭州市農業科學研究院茶葉研究所瓶窯基地茶園,樹齡20 a以上,為投產茶園。茶樹品種為龍井43和福鼎大白茶。茶叢高約1 m,茶蓬寬約0.9 m,行間距1.5 m,長勢較好,為平地茶園,茶行長度和走向一致。
藍色、黃色、綠色等共10種顏色的色板,規格為20 cm×24 cm,其中藍板、綠板購自福建,其他顏色色板購自河南省佳多農林科技有限公司。
1.2 處理設計
試驗設10個處理,以每塊板為圓心,半徑6 m,將色板底邊垂直于茶行,高于茶蓬10 cm,每處理設3塊板,3次重復。隨機區組排列。
于10月上旬,在茶園放置色板,每7 d調查1次捕獲的假眼小綠葉蟬成蟲數量和茶園天敵數量,并更換色板,連續調查3次,記錄并分析數據。
1.3 統計分析
不同色板誘集蟲量的差異顯著性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ANOVA),如果方差分析差異顯著(P<0.05),則進行Duncan' s新復極差法多重比較。數據在WindowsXP?操作系統下采用DPS軟件進行分析。
2.1 不同顏色誘捕假眼小綠葉蟬成蟲的能力
本試驗共調查了3次,每次均是黃色色板誘捕到的葉蟬成蟲個體數最多,并且方差分析表明,黃色色板誘捕到的葉蟬蟲口數與其他9種顏色色板差異顯著,表明黃色對葉蟬的引誘能力顯著高于其他顏色。其他9種顏色色板對葉蟬引誘能力差異不顯著,并且這9種顏色色板3次調查對葉蟬的誘捕能力沒有規律可循。1周后,在誘捕葉蟬能力上,除黃色外,紅色和紫色最強,灰色和黑色最差;2周后除黃色外,粉紅色最強,其次是白色、紫色、紅色和淡藍,綠色最差;3周后除黃色外,綠色最強,淡藍最差(表1)。

表1 10種顏色色板誘捕假眼小綠葉蟬成蟲個數
2.2 不同顏色色板破壞茶園天敵的能力
在對茶園天敵的破壞力上,深藍最強,其次是黃色,綠色、淡藍和白色差異不大,紫色和黑色最弱(圖1)。對誘捕到的茶園天敵進行分類,然后統計各類的百分比,發現各顏色色板均是蠅類最多。除蠅類外,各顏色均對草蛉的破壞最大。其中深藍色對茶園蠅類的破壞能力大于其他顏色;淡藍色對茶園蜂類破壞能力大于其他顏色;大紅對茶園瓢蟲類的破壞能力大于其他顏色;紫色對茶園蜘蛛的破壞能力大于其他顏色;大紅對茶園草蛉類的破壞能力大于其他顏色(表2)。

圖1 不同顏色色板捕獲茶園天敵蟲口總數

表2 不同顏色色板捕獲茶園天敵種類比例 %
昆蟲趨色性是許多昆蟲非常重要的生物學特征[5]。農業上,利用昆蟲的嗜好性選擇對害蟲進行防治的報道較多。本研究表明,黃色對茶園假眼小綠葉蟬引誘能力顯著強于白色、紅色、大紅、淡藍、深藍、灰色、黑色、綠色,表明茶園假眼小綠葉蟬對黃色有著明顯的嗜好性,與趙冬香等[6]的研究結果一致。利用昆蟲趨色性對農業害蟲進行防治時,對田間天敵的破壞方面研究報道較少,本研究田間試驗表明,深藍色對茶園天敵破壞性較強,其次是黃色,并且深藍色對茶園蠅類的破壞能力強于其他顏色,淡藍色對茶園蜂類破壞能力強于其他顏色,大紅對茶園瓢蟲類的破壞能力強于其他顏色,紫色對茶園蜘蛛的破壞能力強于其他顏色,大紅對茶園草蛉類的破壞能力強于其他顏色。表明茶園天敵也具有明顯的顏色嗜好性,色彩防治和農藥防治一樣,防治害蟲的同時也會對天敵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利用昆蟲趨色性進行農業防治時,應該進行昆蟲趨色專一性篩選,以降低對天敵的破壞性。另外,本文只是對茶園假眼小綠葉蟬及天敵對色彩的嗜好性進行了初步的篩選,不同色深、色度等調出來的黃色對茶園假眼小綠葉蟬的引誘性差異及對天敵的破壞性還需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 周鐵鋒,余繼忠,胡新光.茶葉病蟲害防治原色圖譜[M].杭州:浙江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 53-56.
[2] 趙冬香,徐漢虹,高景林,等.印楝提取物對假眼小綠葉蟬的生物活性研究[J].華南農業大學學報,2003,24(3): 30-32.
[3] 文兆明,韋靜峰,彭有兵,等.幾種植物源殺蟲劑防治茶小綠葉蟬效果比較試驗[J].中國農學通報,2008,24 (5): 41.
[4] 劉培廷,趙剛,沈素云.美洲斑潛蠅成蟲對不同色板的趨性[J].植物檢疫,2000,14(4): 203-204.
[5] 雷朝亮,榮秀蘭.普通昆蟲學[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3: 142.
[6] 趙冬香,陳宗懋,程家安.假眼小綠葉蟬對不同顏色偏嗜性的研究[J].茶葉科學,2001,21(1): 78-80.
(責任編輯:侯春曉)
中圖分類號:S435.71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0528-9017(2016)06-0879-02
DOI:10.16178/j.issn.0528-9017.20160625
收稿日期:2016-02-23
基金項目:浙江省公益技術應用研究農業項目(2014C32097);杭州市科技計劃項目(20140533B01);杭州市農業重大推廣項目;國家茶產業技術體系(CARS-23)
作者簡介:崔宏春(1983—),女,安徽蚌埠人,碩士,助理研究員,主要從事茶葉質量安全研究工作,E-mail: chc1134@126.com。
通信作者:余繼忠,E-mail: hchyu@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