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全民
?
中職語文口語交際有效教學新探
◎何全民
口語交際在當今社會中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口語交際課對中職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門課程。新大綱中也對這方面內容有明確要求,“掌握日常生活和職業崗位需要的口語交際能力”。《課程標準》指出:“口語交際能力是現代公民的必備能力,應培養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能力,使學生具有文明和諧的進行人際交流的素養”。
富蘭克林說過:“說話和事業的進行,有很大的關系,你如出言不慎,你如跟別人爭辯,那么,你將不可能獲得別人的同情,別人的合作,別人的助力。”由此可見,口語交際能力是成功的基石,它有利于學生個性的完善,人際溝通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的提高,對于自身的發展也極為重要。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是新時期教育的一個重要目標,是時代的要求,也是教育的要求。
然而,在中職語文口語教學出現了重“專業”輕“文化”,重“讀寫”輕“聽說”,學生自身素質欠缺,不敢“說”,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差,不會“說”等問題。這些問題直接影響到學生進行有效地溝通交流,不能把信息很好地傳達。為切實提高口語教學的實效,筆者結合自己長期的教學實踐,談談口語教學的幾點對策。
古人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口語課就是要讓學生張嘴說,從想說到會說,而學生在講話時缺乏正確的引導和技巧的傳授。所以教師應該從原則、方法、技巧等方面給學生以指導,理論性的內容是必需的,但講得太多也很空洞枯燥,學生不樂意聽,也就達不到預期效果。這時教師應先通過案例吸引學生的興趣,并從中提煉經驗和方法,然后作相關技巧的介紹。結合幾年來學生口語學習中存在的通病,對癥下藥,這樣才能達到效果。空泛的講解,學生會反感,同樣達不到效果。比如在學習《交談》一節,結合案例,教師首先可以介紹交談的原則,包括禮貌、坦誠、平等、避諱四方面,然后介紹交際的技巧:善于提出并控制話題;善于觀察,及時調整交談的內容和方式;善于根據對象和場合使用恰當得體的內容和方式。教師講解不宜過多,結合正反實例,使學生樂于聽也樂于接受。
口語交際是在具體的交際情境里產生的言語活動。具體的交際條件和真實的交際環境,能促使學生自覺進入情境,大膽地進行交流,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訓練效果。因此,在平時的生活中,教師要多加留意,及時發現和捕捉訓練點,抓住時機讓學生開展心與心的交流,這樣既可豐富口語訓練的話題,又可以使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得到切實的提高。如在講授采訪時,可以營造如下情境:小東在省職業能力大賽中獲得金獎,老師派你去認識一下這位同學并了解參賽情況,你通常會采用何種口語形式進行交流,你會提哪些問題?通過這種情境的創設,學生躍躍欲試,興致很高,自然就會融入到采訪的情境中。
單一的口語訓練難以體現效果,教師可以通過情境模擬,采用比賽活動的形式,將口語訓練融入其中。口語課是訓練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的課程,學生是主體,而最重要的環節是學生口語交際訓練。只有學生學習技巧的運用,并學以致用,才能真正提高。教師應組織好教學,可以通過模擬情景或者設計問題等形式,讓每個同學都能大膽地說,積極交流。在對話和問答中,表達能力就會在無形中提高。教師應讓學生把每次課堂回答問題當作一次實戰演練的機會,讓學生從愿意說到能說會說。同時,教師也可以多創設一些機會,通過比賽的形式讓學生進行訓練。比如課前五分鐘交給學生,讓學生自選一個主題或情景,進行說話練習。在課堂上可以通過舉辦演講、辯論比賽,以活動形式調動學生積極性。例如在學習“應聘”時,教師作方法指導后,最重要的是學生練習,可以通過模擬面試的形式,讓學生轉換角色,充當面試官和應聘者,從自我介紹開始,然后提出有針對性問題,讓應聘者作答。這樣既可以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也是畢業找工作前的一次演習,使學生收獲良多。
口語課需要把課堂還給學生,師生交流,生生互動,在情景中實現角色互換,在動態中實現個性交流。使學生通過口頭評價,找出優點,發現不足。對學生的口語訓練,教師應及時給出準確全面客觀的評價,并給予鼓勵,提出改進舉措。同時,也可讓學生之間相互作出評價,自己去發現問題,這樣印象更深,改進更快。在模擬面試后教師可針對學生存在的問題進行點評,既有好的方面,當然也有不足,像面試中對儀態舉止、口頭禪等細節方面不夠重視,表達中不能抓住重點,還有些同學在敏感問題熱門話題上,不會隨機應變,反應不快等等問題。在教師指出后,可以引起他們重視,并逐步改進。當然學生互評也是一種有效嘗試,旁觀者清,面試官能夠發現面試環節中的問題,他們的生活經歷和心態很接近,相互間更容易溝通交流,容易從他們的角度去發現某些問題。通過上臺模擬后,很多問題暴露了出來,很多同學也能發現,這樣也是一種相互學習提高的過程。
在口語表達和交際能力的培養中,課堂教學是重要渠道,但這還是不夠。語言從生活中來,又要走向生活,并參與實踐活動。所以,語言的實踐,需要通過大量的社會實踐來實現,在實踐中學習,在實踐中提高。教師除了重視通過課堂教學進行口語交際訓練外,還需要引導、組織學生在社會交往中去實踐,通過開展各種社會交際實踐活動,以強化訓練。如慶新年活動,學生相互討論如何組織開展元旦慶祝活動,確定活動方案,校內聯系場地,到外單位聯系贊助商,邀請嘉賓等等系列實踐活動,都需要學生參與其中,進行實際訓練,從而提高交際能力。
總之,在當今社會,良好的口語能力是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質。因此,中職語文教學必須注重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和核心競爭力,為他們的未來發展打下堅實的根基。教師應在課堂教學中教給學生點石成金的方法,而不是一堆金子,為此,在口語練習中要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切實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參考文獻:
[1]陸建榮.加強中學語文口語教學的若干想法[J].學習方法報,2007,(4).
[2]趙剛.新理念下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J].福建教育,2005,(8).
[2]陳石豪.高職生基礎文化課學習的現狀與思考[EB/OL].陸河職業技術學校網,2008,(4).
[3]張櫻妍.以就業為導向的中職語文課程有效教學探索[EB/OL]中國中小學教育發展與改革網.
(何全民 浙江衢州中等專業學校 32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