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倩蕾
?
基于對話模式下的高中閱讀教學研究
◎趙倩蕾
閱讀教學改革是高中語文教學改革的重頭戲,許多教師結合教學實踐提出了有新意和有效果的教學新方式。對話式閱讀教學活動將單向的語文閱讀教學轉變為雙向探討活動,體現了文本內涵互動和學生能力培養的雙重目標,與素質化語文教學目標要求一脈相承。本文主要針對這一課題進行簡要分析。
課程標準對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活動作出了詳細闡述,要求在教師的引導下,以教材為載體,組織引領學生開展文本的分析研究與感悟,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思想特點以及感悟人物形象、寫作技巧等。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活動是以文本為基點,用心去感悟理解,把握作者的思想與情感從而形成新的認識的過程。語文閱讀教學活動屬于一種情感與思想的雙向交流,既要保持讀者與文本之間的交流,同時也要保證教者與讀者之間的交流。教師應當在鼓勵學生自主感悟和深入理解的基礎上,與學生形成互動,從而加深理解。
對話式閱讀教學模式是相對于傳統灌輸教學模式提出的一種創新型的教學模式,其提出的主要背景是針對以往高中閱讀教學中存在的直接給予、思維僵化、氛圍沉悶等問題進行的一次改革創新,是對學生能力的有效培養,符合課程改革需求。對話式閱讀教學模式的積極意義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由被動教學模式到主動參與的教學模式,是一種理念的創新。學生學習參與的積極性可以被有效調動起來,從而為教學工作的深入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有效活躍課堂教學氛圍。學生在對話式閱讀教學中成為了挖掘知識和探究難點的主體,不僅和教師之間形成了雙向互動的關系,同時學生之間也展開熱烈討論,整個課堂氛圍能夠更加活躍。
(三)有效提升教學素質水平。從直接灌輸到引導學生對話研究,學生在對話閱讀學習活動中能夠形成思維的方式、積累的積淀,體現了知識與能力、情感的統籌兼顧,并且教學文本內涵發掘的深度也有了顯著提升,教學素質化程度明顯增強。
部分教師在對話式閱讀教學方面進行了一些探究與嘗試,但是效果不甚理想,主要原因與三個方面因素有關。
(一)忽略學生情感體驗需求。情感在語文教學活動中具有推動、促進的作用,學生感悟文本的情感可以增強對文章的理解,能夠走進文章的靈魂,這是維系對話式閱讀教學的重要基礎。但一些教師沒有重視這一方面的基礎性作用,沒有要求學生事先深入研讀和感悟教材文本,導致學生對文本思想情感與主題的體驗不足,從而影響教學實際成效。
(二)師生對話深度廣度不足。有些教師在對話式閱讀教學的設計環節就存在缺陷,教師的預設比較簡單,與學生對話也相對簡單,難以深入引導思維活動,最終一些教學目標的達成還是借助于教師的講解,這就失去了對話教學的價值與意義。特別是部分教師將對話式閱讀教學中的師生互動當做陪襯,實際上還是教師的灌輸和一言堂。
(三)氛圍引領促進效應低下。有些教師在對話式閱讀教學活動的組織過程中,語言不夠生動,對學生的啟發引領效果不夠明顯,對學生的學習參與互動成效也沒有進行正面積極的評價,整個對話式閱讀教學處于一種溫水煮青蛙的狀態之中,缺少一種課堂探究的激情,也沒有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探究欲望。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運用對話式閱讀教學模式,一定要充分認識其積極意義,準確把握其運用要點,有效推進這一工作的開展。
(一)深入研讀教材文本,把握對話式閱讀教學的脈絡精髓。開展對話式閱讀教學,教師必須要對教材進行深入的研究,準確把握其中的每一個知識點,在教學設計以及教學活動組織過程中做到心中有數。教師應當將對話式教學的相關要點、每一個要點的突破路徑都明確出來,在與學生的對話交流以及研討中循序漸進引導學生的思維活動,確保整個對話教學沿著既定的方向逐步深入。
(二)營造濃厚教學氛圍,激發學生參與對話研究深度激情。對話式閱讀教學必須要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基礎之上,教師和學生交流的態度要和藹,鼓勵學生勇于表達自己的見解,即使學生在對話分析過程中出現了不正確的內容,也要注意糾正的方式方法,始終讓學生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參與其中,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
(三)緊扣學習重點難點,在對話探究研討之中提煉篩選答案。教師是對話式閱讀教學的引導者與組織者,教師一定要緊扣教學的重點難點,以此為基礎開展對話交流活動,既可以與學生進行一對一的對話,也可以和學生合作小組進行一對多的對話。在組織對話閱讀分析的過程中,教師要始終將重難點的突破作為重點,和學生進行研究討論,組織和啟發學生進行篩選與提煉,最終獲得正確的答案,這樣的研究過程更加適合學生的能力培養要求。另外,教學中還要注重開放評價學習成果,學生對同一問題的理解可以有不同的角度、收獲不同的成果,教師應當保護學生的積極性,引導學生正確理解、多元理解,從而實現學生創新思維與開放思維的雙向培養。
(趙倩蕾 江蘇省靖江市第一高級中學 21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