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飛
一、黑豆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
1.營養價值
化驗結果顯示,黑豆籽粒中含蛋白質40%、脂肪13.4%、膳食纖維14.1%,碳水化合物16.2%。黑豆中蛋白質含量相當于肉類2倍、雞蛋3倍、牛奶12倍,具有高蛋白、低熱量的特性。此外,黑豆中還含有豐富的氨基酸、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以及鈣、鐵、鋅、硒等多種礦物質和微量元素。
2. 藥用價值
傳統醫學認為,黑豆性平、味甘,入腎經,為清涼性滋補、強壯藥,具有滋腎補腎、補血明目、祛風除熱、調中下氣、解毒利尿、延緩衰老之功效,可用于治療水腫脹滿、風毒腳氣、黃疸浮腫、風痹痙攣、產后風疼、口噤、癰腫瘡毒等癥,還可解藥毒、制風熱、止盜汗、烏發黑發、延年益壽。現代醫學研究結果顯示:黑豆中富含大量人體不能合成但又必不可少的亞油酸、亞麻酸等不飽和脂肪酸,含植物固醇,基本不含膽固醇。由于植物固醇不易被人體吸收利用,又有抑制人體吸收膽固醇、降低膽固醇在血液中含量的作用,因此常食黑豆,既能滿足人體對脂肪需求,又能調節人體血糖、血脂,起到軟化血管、滋潤皮膚、強健身體、養顏美容和延緩衰老等作用,特別是對高血壓、心臟病等患者十分有益。黑豆所含豐富的微量元素,對延緩人體衰老、降低血液黏稠度也非常有效。黑豆含有豐富的E族和B族維生素,其中維生素E的含量比肉類高5~7倍。同時黑豆中的色素有將皮膚里的膠原蛋白連接在一起、使皮膚光潔緊繃的作用,因此年輕女性常食黑豆,可起到美容養顏的作用。黑豆中的色素還有抗氧化作用,能清除人體內多余的“自由基”,使血液在血管中流動順暢,進而預防動脈硬化和高血壓等疾病發生。黑豆中的粗纖維含量高達4%,常食可促進消化,防止便秘發生。黑豆中還富含抗氧化成分花色素(花青素)和對眼睛有益的維生素A,對緩解眼疲勞,防止視力下降有重要作用,尤其適合“電腦一族”經常食用。
二、食用、藥用方法
1. 食用方法
黑豆食用方法多樣,可煮、可炒,可做豆腐、生豆芽,也可制成黑豆粉食用,還可加工成豆卷、豆豉、豆衣等。①醋泡黑豆。近年來非常流行,其做法十分簡單。首先準備一個平底鍋,放入黑豆但不放油,用中火炒5分鐘左右,待黑豆皮開后改為小火炒5分鐘,注意不要炒糊。將炒好的黑豆晾15分鐘后,放入帶蓋子的干凈容器中,加入陳醋浸泡2個小時左右即可食用。黑豆本身具有天然的甜味,醋泡黑豆味道醇和,口感酸甜。如果不喜歡醋的酸味,還可以加入少量蜂蜜。一時吃不完的,放入冰箱內可保存半年左右。②黑豆枸杞粥。經常在電腦前工作,會導致眼部疲勞、視力下降,可制作黑豆枸杞粥長期飲用。其方法是:取黑豆100克,枸杞子3~5克(可用決明子代替),紅棗5~10個,料酒、姜汁、食鹽各適量,加適量水用急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熬至黑豆爛熟,即可取湯每日早、晚飲用。飲時在黑豆粥中加入少量冰糖或菊花效果更好,加入核桃粉、牛奶、蜂蜜效果也很明顯。
2. 藥用方法
黑豆藥用,古今都有不少實例。如明太醫劉俗德《增補內經拾遺方論》載“煮料豆”藥方:當歸12克,川芎、甘草、陳皮、白術、白芍、菊花各3克,杜仲、炒黃芪各6克,牛膝、生地黃、熟地黃各12克,青鹽20克,首烏、枸杞子各25克,同黑豆煮透去藥,曬干服豆,老人服之能烏須黑發、固齒明目。張石頑《本經逢原》述:“黑豆同青鹽、旱蓮草、何首烏蒸熟,食之須發不白”。《得配本草》記載:“黑豆清水煮、鹽水下,尤能補腎”。《名醫別錄》載:“炒黑豆熱投酒中飲之,治風癱口禁,產后頭風。久食,好顏色,變白不老。”《延年秘錄》載:“服食黑豆,令人長肌膚,益顏色,填精髓,加氣力,虛補能食。”《本草匯言》載:“黑豆善解五金、八石、百草諸毒及蟲毒。煮汁飲,能潤腎燥,止盜汗”。黑豆同甘草煎汁飲用,適宜各種食物或藥物中毒之人。
三、食用注意事項
黑豆雖好,但也不是人人皆宜。有慢性腎病、高血壓、糖尿病、腎功能不全、血肌酐、尿素氮偏高者,不宜食用黑豆及其制品,否則會加重腎臟負擔,進而使病情加重。另外,黑豆與蓖麻子、厚樸相克,不可同食。《本草經集注》記載:“黑豆惡五參、龍膽”,所以黑豆也不宜和五參(人參、玄參、丹參、沙參、苦參)、龍膽同食。
(作者聯系地址:湖北省竹山縣農業局 郵編:4422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