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劉利云
摘要:現代主義設計改變了以往設計為權貴服務的立場,提倡設計為大眾服務,突出功能主義和理性主義。它的出現為當時城市的建設提供一個可以依據的模式,解決了眾多的工業產品、家具、平面、建筑設計的接下來走向的問題。本文從藝術學方法論的角度分析,深刻探討這一時期內的設計理念與思想;系統討論了現代主義設計的起源、萌芽以及影響現代主義設計運動各種起源的因素。
關鍵詞:現代主義設計運動;起源;設計思想
所謂藝術學方法,就是藝術學作為一門獨立的科學學科所特有的思維的原則、方式和規律。它有一定的起點(出發點)、終點(結論)和操作過程。由于藝術美學所借助的主要是一種哲理思辨的力量,因而,它并不像藝術學經驗方法那樣將對象作為一個渾然的整體展開意會性的表述,而是通過解剖或分解,首先認識部分,然后進入整體,實現對藝術的本質和規律的確定性判斷。
一、現代主義設計產生的背景
現代主義運動可以說是20世紀設計的核心,是一場席卷世界各國的重要設計活動,它包含兩個層面,一個是技術層面、一個是思想層面。實現了從設計觀念、設計的風格與流派、設計的材質、設計方式的各個層面的探討。隨著生產力得到空前的發展,相應的城市的發展、建筑的設計卻沒有一個依據,如何實現設計為大眾服務、創造一個新的設計體系解決當時的工業制品、城市建筑及城市規劃產生的產生的諸多問題。因此,一場設計界偉大的運動便呼之欲出了。
二、現代主義設計的發展歷程
(一)英國工業革命的發展
英國于18世紀末期19世紀初期率先完成了工業革命。當時擺在設計家面前的有兩個問題,一是:批量化的生產,導致產品無自己的個性。二是:維多利亞的風格過分強調裝飾。為了炫耀英國工業革命的偉大成就,1851年英國倫敦舉行了世界上第一個國際博覽會,建筑師約瑟夫·伯克斯頓設計的“水晶宮”大膽采用玻璃和鋼兩種材質,體現工業革命時代的到來。約翰·拉絲金認為這種巨大的、機械化的東西是丑陋的,提出藝術應該與設計相結合。其次要表現出對現實的構思,以及對當時的設計有所創造。作為早期的社會主義者,拉絲金的想法可以說是矛盾的,他一方面強調設計應該是大眾的,另一方面他又恐懼工業化大生產的到來。而在工藝美術運動中另一位極具代表性的人物便是威廉·莫里斯,他對于現代工業及機械化是持否定態度。縱觀整場工藝美術運動,他體現出當時的知識分子的思考,對于新的風格探索,缺憾在于一味強調手工業制造,這顯然于當時工業化大革命的時代潮流是背道而馳的。因此,這也決定了這不可能是一場主流的運動。
(二)新藝術運動的發展
“新藝術”運動是在歐美國家產生并發展的一場側重于“裝飾”運動的設計活動,它在“工藝美術”的運動得到更進一步的發展,可以說它是既傳承又有自己的立意點。所謂傳承在于強調手工業的制造明確反對機械化,摒棄維多利亞的繁瑣風格;不同之處在于它完全不參照以往的任何一種風格和形式,認為在自然界中不存在直線,側重點在于裝飾上面。而“工藝美術”運動強調設計的簡單、樸實,提倡回到中世紀的風格中去,崇尚哥特風格。“新藝術”運動在多個領域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包括了服裝、平面、建筑、產品、家具等領域。盡管“新藝術”運動與以往的設計運動相比產生一些新的設計觀點,但沒有從根本實質上面有變化。所以,我們把它稱之為一場運動而并非風格。
(三)“裝飾運動”的發展
“裝飾藝術”運動可以說是和現代主義設計發生的時間幾乎同時產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現代主義設計的影響。“裝飾運動”貫徹了法國一向以設計為權貴服務的思想,在建筑、家具、產品及服裝領域上影響突出。由于過分強調曲線、非正規圖像的應用也導致產品生產的小眾性,所以同“新藝術”一樣不可能成為一場主流的設計運動。但“裝飾運動”發現了一些新的材料運用,豐富了設計形式的多樣性,它在強調日本“自然主義“的裝飾動機上與西方設計的結合,是設計更具人情味。
三、現代主義設計的思想代表人物
在20世紀現代主義設計的思想已經初步形成,它的組成是很復雜的,既包含了實用主義、理想主義,也包含了烏托邦式的知識分子的理想。其中勒·柯布西耶、沃爾特·格羅佩斯、密斯·凡德羅等奠定了現代主義設計思想的根基。勒·柯布西耶他是現代主義設計中非常典型的一位人物,他希望用設計作為一個手段去避免社會革命,創造一個美好穩定的社會環境。薩伏伊公寓便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設計師充分考慮空間的構造,布局自由延展,相互交錯穿插、內外貫通聯接。從外部空間看,是由簡單的幾何形自由組合起來,而內部空間豐富復雜,好像一個精致的藝術品。格羅佩斯是20世紀最重要的設計家、理論家。他創辦了包豪斯,通過60多年的努力把設計教育特別是現代建筑設計教育的現代主義、國際主義奠定了一個非常好的基礎。密斯·凡德羅對于現代主義設計特別是對于現代建筑而言是一位影響非常深遠的一位現代設計家。他的理念“少就是多”的設計思想影響了好幾代現代設計家。密斯還是包豪斯的第三任校長,他結束了學校長期受到政治因素的干擾,使學校恢復到正常狀態。
藝術學方法,從本質上說,是藝術學作為一門科學學科的思維范式。因而,我們最關注,是藝術學和其他科學學科的關系;現代主義設計體系的思想的奠定是通過一個漫長的探索過程,他的產生為當時都市的設計以及都市的建筑設計建立了一個模式依據,解決了當時設計產品、建筑、家具眾多領域無一可循的狀況,通過對現代主義設計的深刻理解我們才能更好的對之后國際主義風格、后現代時期的設計思想更加了解。
【參考文獻】
[1]王受之.世界現代設計史[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8
[2]梁富新.現代主義設計的發展、本質及反思[J].設計藝術研究,2014,(02).
[3]許美琪.現代主義設計的啟示[J].家具與室內裝飾,2014,(07):16-17.
[4]孫萌.談影響現代主義主義設計風格形成的因素[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 2006,(05):139-140.
[5]董波.對現代主義設計“民主性”的思辨[J].科學之,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