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勝文
當前,隨著國有企業改革改制的不斷深入,減員增效、節能降耗、下崗分流等止虧增盈手段越來越多地在國有企業中被使用,由此也帶來了一些亟待解決的新問題,如:如何進一步做好職工的思想工作,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和參與改革;怎樣進一步搞好社區文化建設,努力豐富職工的業余文化生活,要職工感受到自己的生活并不孤寂等等。時下,許多的企業都熱衷于談論企業文化的建設,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企業要保持穩定和持續地發展,企業文化的建設和企業發展戰略、企業管理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企業文化作為一種管理理論、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從上世紀80年代傳入我國,至今已有30多年的歷史。但對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視之風在近幾年才盛行,面對這些新情況、新問題,我們的國有企業將如何開展企業文化建設呢?
一、須改變員工對企業文化建設的錯覺
以我們廣西華錫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廣西佛子礦業有限公司母公司)為例,近年加大了企業文化建設的步伐,今天,全體華錫人提煉出了《華錫集團發展宣言》,她為華錫的提升和發展提供了一個導向,一個思想導向,一個植根于我們骨髓的共同的價值思想導向。現在,每個華錫人開始學習《華錫集團發展宣言》,認同《華錫集團發展宣言》,踐行《華錫集團發展宣言》,活動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當中。但最近筆者走訪發現,目前員工對企業文化的認識與了解并不深刻,在部分員工看來:企業文化只是一個新鮮的事物,究竟能為企業、為自身帶來多大的福利以及如何參與到企業文化建設中,他們并不是很清楚。很多員工對企業文化的理解存在著誤解,主要有以下幾方面:部分員工認為企業只要搞好生產經營工作就可以了,認為企業文化只是花架子,對企業、對自身沒有多大好處;將企業文化片面地理解為一種“墻上文化”、“口頭文化”,認為只是在口頭上、在墻上看看就可以了。有些員工每天對著墻喊口號,但并不懂其中的內涵;片面地認為企業文化是“上層建筑”,只是領導者、管理人員的事。個別領導、班組負責人在宣貫企業文化時,只是為了完成任務,應付式開展,沒有結合單位實際情況進行宣貫。員工在企業文化建設中被動地參與與接受;認為企業文化是全新的外來文化,是對自身工作思維方式與行為習慣的“洗腦”,甚至有人把企業文化培訓課與傳銷“洗腦”課聯系在一起,導致員工對企業文化建設的心理抵觸;認識不全面,把企業文化簡單化,認為搞好文體活動、改善礦區環境、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等就是搞好了企業文化建設工作。
由于對企業文化產生種種錯覺,導致員工缺乏主動參與企業文化的意識與熱情,這不利于企業文化建設的開展,在推動企業文化落地上,就容易導致企業文化建設與企業經營管理實際“兩張皮”現象的存在。
二、企業文化宣貫應注意的一些問題
為了不斷豐富企業文化宣貫內容,不斷完善企業文化體系,實現企業文化貼近基層、貼近實際、貼近員工的目標。我們公司為了做好企業文化宣貫工作,利用會議、各種培訓、各種媒介、各種活動,同時結合日常管理工作進行宣貫,收到了不錯的成效,但筆者認為還應從以下幾方面多下功夫。
(一)讓員工先了解企業,再談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的建設要經歷一個漫長的過程,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一批批、一代代的企業家和員工在經營企業的過程中去營造、培養和發展。文化是要有底蘊的、有根基的。每個企業都有自己不同的創業和發展的軌跡,由此而形成不同的企業文化特色。一個企業的優秀與否,不僅要看昌盛期,更要看困難期;不僅要看發展期,還要看它的創業期。如果企業在遇到困難,受挫折時,全體員工還能保持同一的思想,同舟共濟,知難而進,百折不撓,這個企業的優秀文化就真正形成了。
現在,我們學習《華錫集團企業文化手冊》,就要學習華錫的歷史,學習我們公司(下屬各單位)的歷史,了解她們的過去,了解她們的偉大成就,了解她們所受的挫折……特別是剛加入華錫集團的公司,如果連華錫主要有那些單位、主要生產什么、近況如何、前景如何等等一點都不了解,又怎么去了解公司的企業文化,去搞企業文化建設。因此,學習企業文化,就要引導員工先了解企業。
(二)要讓員工懂得什么是企業文化
讓員工懂得什么是企業文化,并不是說要員工死記硬背企業文化的定義,而是要他們知道企業文化建設的主要內容、作用,了解企業文化的發展趨勢,如何形成,企業文化建設有哪些活動等等。
(三)不能剛喊口號,而要讓員工深刻體會企業文化的內涵
當你走進一些單位、部門的大門,就會發現從走廊、辦公室、到各車間、飯堂的墻上四處可見形形色色,措詞鏗鏘的標語口號,通過視覺宣傳,加上員工的讀、寫、背,員工對企業文化有了一定的認識,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能否在全體員工中產生共鳴,能否真正地起到強烈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作用值得商討。筆者私底下和一些員工交談發現員工對企業文化的理解只停留在一知半解,表面功夫上。
因此,在宣貫過程中一定要聯系單位實際,結合一些企業的優秀典型的企業文化案例,讓員工深入了解自己的企業文化的內涵。下面這個例子給我們的啟示很大:一位基層領導在為員工宣貫企業文化時,為了讓他們理解企業的核心價值觀:勤奮務實、開放進取。他和員工回顧了上世紀六十年代公司開始建礦創業的艱難,七、八十年代走向鼎盛時期的場景,由于市場不景氣,加上經營不善,九十年代初滑入極端困難時期,職工家屬靠挖“黃狗頭”(野生植物)賺錢買米過日子的艱苦以及后來職工群眾面對困境,坦然面對,艱苦奮斗,一步一個腳印,最終走出低谷的歷程。他說,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勤奮務實、開放進取。他的授課在員工中產生了共鳴,收到很好的效果。不難看出,宣貫工作要從實際出發,不拘泥于形式,不擺花架子,不做表面文章,效果會更好。
三、企業文化建設應注意的一些問題
企業文化建設對于企業生存發展至關重要。一個企業能否不斷長大成為優秀企業,與企業文化建設有著密切關系。在深化企業改革的發展過程中,要保證企業文化建設有序進行,應做好以下幾點:
(一)領導重視是加強企業文化建設的先決條件
企業價值觀、企業精神以及企業形象等都需要靠領導去提煉和設計,也需要領導的規范行為帶領和影響員工貫徹執行。因此,堅定不移地加強企業文化建設,把文化建設列入領導日常議事日程,認真計劃落實,經常檢查改進,特別是根據自身特點對企業精神不斷進行總結提煉,使之成為企業全體職工的共同信念,使之成為戰勝艱難困苦并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立于不敗之地的強大思想武器。
(二)全員參與是加強企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保證。
職工是企業的主人,也是企業文化建設的主體。我們體會到,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建設,如果得不到企業職工的認同,沒有企業職工的廣泛參與,就如同無源之水一樣必然枯竭。因此,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必須要有全體職工的積極參與和大力支持。
(三)豐富載體,把企業文化建設滲透到企業的各項工作中
我們知道,我們的企業文化建設是伴隨著企業改革、經濟發展的步伐而不斷前進的,因此,不論是過去還是現在,我們首先必須在認識達到共識,即企業文化建設不是單純的文體活動,也不是簡單的文化教育,更不能超越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它是一個圍繞企業中心任務,有效提高企業兩個文明建設的重要著力點、結合體和系統工程。
在企業文化建設中,一定要始終堅持為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任務服務,以企業文化來促進“兩個文明”建設的發展,推動企業進步。因此,我們要把企業文化建設工作與黨建工作、企業的改革、生產經營工作、安全工作等有機結合起來,融為一體。可以通過創先爭優、“為企業建功立業”教育、“合理化建議”活動、“我為企業獻一計”大討論等活動,營造良好的氛圍。特別是需要圍繞安全生產、節能降耗等實際工作,開展一系列形式多樣、豐富多采的文化、文藝活動,通過演講、表演、書法、繪畫與文化結緣,不斷讓職工增強文化意識,培育文化細胞。同時,還可通過生產對聯、安全警句的征集等來促進企業的文化建設,引導企業改革改制朝著穩定健康的方向發展。
(四)企業文化建設與建立學習型組織相結合
《如何創建學習型組織》中講到,企業間競爭是人才的競爭,實際上應該是學習能力的競爭。如果說企業文化是核心競爭力,那么其中的關鍵是企業的學習能力。據報道,為了在知識經濟條件下增強企業的競爭力,在世界排名前100家企業中,已有40%的企業以“學習型組織”為樣本,進行脫胎換骨的改造。知識經濟時代,知識資本成為企業成長的關鍵性資源,企業文化作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的根基將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成功的企業將是學習型組織,學習越來越成為企業生命力的源泉。企業要生存與發展,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就必須強文化知識管理從根本上提高企業綜合素質。
我想,企業文化建設如果得到了職工的積極參與,領導的重視,工作中處理好以上這些問題,我們的企業文化建設工作就一定會取得更大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