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曉斌
摘要:在文化全球化的時代背景下,跨文化的交流日益頻繁,而跨文化因素對于英語文學作品中的隱喻翻譯也造成了一的影響。本文針對由古至今對于隱喻的定義以及其主要分類以及英語文學作品翻譯過程中跨時代因素對隱喻翻譯所造成的影響進行了簡單的分析,并對如何準確進行英語文學作品的隱喻翻譯進行了簡單的介紹。
關鍵詞:英語文學作品;隱喻翻譯;跨文化視角
隱喻作為修辭學的研究范疇,其存在于語言文化運用過程中以及人類現實生活中的各個層面,與此同時,隱喻這一文化現象同樣也存在于英語文學作品當中,而且對于隱喻文化的解讀與運用也會根據不同民族的不同思維邏輯方式、民族文化心理以及地域文化環境而受到不同程度的制約,因此,隱喻文化在漢語文化環境下與在英語文化環境下必然大有不同,而這種巨大差異也成為了當前翻譯工作者所面臨的重要問題之一。
一、隱喻的定義和分類
(一)隱喻定義
隱喻這一語用文化現象遠在古希臘時期就已有相關學者對其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探討與研究,并對其進行了最早期的定義,例如,亞里士多德曾在其著作《詩學》中較為局限性是將隱喻的概念定義為一種將名詞之間進行替換的文字游戲,而對隱喻所包含的語義內涵進行了消解。而在邁進20世紀以后,當代學者們對隱喻進行了更為開闊性的更為深化的進一步研究,使隱喻由修辭學研究范疇拓展為認知手段研究范疇,例如,美國著名語言學家萊考夫根據其對隱喻的深入研究所得出結論指出,隱喻即暗喻,即指通過以某一事物暗指另一事物而使我們能夠由一件事物而對另一件事物進行深刻理解的重要認知手段,因此他認為隱喻所需要實現的便是在喻源域與目標域之間構建出某種關系[1]。
(二)隱喻分類
對隱喻的分類主要為以下四種:修飾隱喻、并列隱喻、復指隱喻,還有注釋隱喻,其中修飾隱喻主要指存在于喻源域與目標域之間的一種修飾關系,即利用一件事物將另一件事物進行修飾從而達到人們對后者的認知得以加深的效果;而并列隱喻只要指存在于喻源域與目標域之間的一種并列關系,主要強調對稱性與并列性;還有復指隱喻,只要指存在于喻源域與目標域之間的一種重復性的強調關系;最后,注釋隱喻主要指存在于喻源域與目標域之間的一種注釋關系,主要強調一件事物對于另一件事物的解釋與解讀關系。
二、跨時代因素對隱喻翻譯所造成的影響
(一)民族文化差異的影響
由具有共同的語言、地域、生活方式以及文化信仰的民族所展現出來的同質性文化特質便是所謂的民族文化心理,由此也可以看出文化心理會由于民族不同而產生不同的特異性,以其對相同事物的不同看法這一現象尤為明顯[2]。例如在西方國家,龍通常被認作為邪惡的猛獸,令人心生畏懼,而在我國文化歷史中,龍一直被作為高貴吉祥之神物,廣受人們愛戴,因此炎黃子孫亦將自己稱為龍的傳人;再如,在西方國家通常以驢來形容人的愚蠢與無知,而在我國,通常以豬來對其進行比喻,由此見得,不同的民族文化心理使不同民族之間存在著不同的語言特點,而不同文化場域下的文化背景、文化繼承、審美情趣以及自然聯想使人們對修辭格式的使用也不盡相同。因此,在英語文學作品的隱喻翻譯實踐中,要求譯者對影響隱喻翻譯的不同民族文化心理進行綜合的考量,認清對于同一事物的理解在不同文化視角下的差異之處,并以合適的語言詞匯、文化格式以及文化思維使隱喻信息得以準確的表達。
(二)地域文化差異的影響
所謂文明的沖突,只要指對于不同民族文化環境差異所導致的文化沖突的一種反映,是一種較為常見的社會現象,而隱喻作為一種修辭文化現象的同時又屬于社會文化特征的一種,如中西方的文化沖突導致中西方文化背景下的隱喻也不盡相同,因此,盡管在相同的喻源域之下人們也會聯想到不相同的目標域。例如在對于“西風”一詞的理解上,中國人通常將其理解為凄涼之意,而西方人則將其理解為溫暖之意,這便是地域文化差異對于事物的理解、思維以及語言表達方式所造成的差異性,使不同文化環境下的不同文化特質得以呈現。因此,在英語文學作品的隱喻翻譯實踐中,要求譯者從人類的認知共性出發,對不同文化場域之下的不同文化環境進行詳盡的了解與區分,從而對隱喻中所想傳達的信息進行準確的理解,將喻源域正確轉化為目標域,進而使地域文化差異對英語文學作品的隱喻翻譯所造成的不良影響得以有效的避免。
三、如何準確進行英語文學作品的隱喻翻譯
(一)實現信息的對等性
在漢語文學作品與英語文學作品當中都或多或少存在著以不同表達方式對于事物所進行的描述,這便是所謂文學作品的表達方式多樣性,也是文學作品真正的魅力所在。此見得,盡管中西方文化在地域環境、思維習慣以及民族心理等方面都存在著差異性,但二者之間仍存在共性成分,而這些共性成分便使得中西文作品中隱喻的表達具有相似之處,這也恰巧為英語文學作品中隱喻翻譯的工作提供了一條便捷之路,使譯者可以以漢語文學作品中的隱喻翻譯為藍本來對英語文學作品中的隱喻進行翻譯。
(二)實現信息的準確性
雖然中西方文學作品在修辭運用、語言表達甚至隱喻方法方面存在著共性部分,但是由于中西方之間所存在的的不同民族文化心理、不同思維習慣以及不同文化背景環境等因素,導致譯者對于英語文學作品中的隱喻不能以直接的方式來進行翻譯,其需要譯者通過對目標語言中相應喻體形象的尋求來使英語文學作品所想表達的藝術形象得以充分體現,這便是隱喻翻譯模式中的“喻體形象找回”模式[3]。通過此翻譯模式對隱喻進行翻譯可以使所翻譯信息的準確性得以提升,使讀者對原文的理解更加明確,進而使原著作者的語言文學藝術得以完美的展現。
四、結語
總而言之,只有通過對英語文學作品中隱喻翻譯的信息準確性以及信息對等性的實現,才能彰顯作為不同文化場域之下文化交流重要載體的英語文學作品對于不同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所起到的促進作用。而對于不同民族之間所存在的不同民族文化心理、民族思維習慣以及民族文化環境等因素所造成的對于隱喻翻譯的梗阻,需要通過對隱喻翻譯影響因素的深入分析以及對不同民族文化共性的有機結合來使其得以消除,從而使英語文學作品中隱喻翻譯的信息對等性以及信息準確性得以有效的確保。
【參考文獻】
[1]武柏珍,沈荃柳.文學作品中的隱喻翻譯研究[J].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05):12-13.
[2]鄭薇巍.小議英語文學作品中的隱喻翻譯[J].英語廣場:學術研究,2013(09):24-25.
[3]張菊薈,沈曉紅.隱喻翻譯在翻譯文學中的定位[J].英關文學研究論叢,2009(0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