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李純
摘要:近些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人們開始注重提高生活品質,旅游是大多數人的選擇,文化生態旅游目前是最受歡迎的旅游方式,目前正在國內逐步開展,未來的發展不可限量,文化生態旅游資源的可持續開發研究其實是將文化旅游進行生態化的發展,對國內的特色文化自然景觀進行可持續的開發,在保護自然生態的環境下,最大限度地減少因為旅游發展引起的環境和文化影響,保護自然環境以及生物多樣性。但是文化生態旅游資源是有限的,因此要在可持續的條件下進行開發研究,在遵守文化生態旅游資源的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上,進行文化生態旅游資源的可持續開發。
關鍵詞:文化生態旅游;資源;可持續;開發研究
一、文化生態旅游資源的概念
文化生態旅游資源是指以自然生態美吸引游客,合理地為旅游業所利用,帶動了旅游業的發展。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前提下,能夠產生可持續的生態旅游綜合效益的資源。其中以原生態的動植物或水源、地貌為主要景觀的旅游資源。我國的生態旅游是主要依托于國內的自然保護區、植物公園以及一些名勝古跡等發展起來的。
二、文化生態旅游在我國的現狀
在我國過去經濟發展的影響下的旅游業,發展的并不健康完善,只注重短暫片面的經濟利益,忽略了給環境帶來的影響,過度開發,導致生態環境變差,給我國的環境帶來了不可修復的影響。在這種情況下,以增加個人經濟收益為目標的大眾旅游受到了社會上的很多人批判。
生態旅游近些年來開始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作為一種替代傳統的大眾旅游的新興旅游形式,由于其環保、健康、不破壞自然資源環境的特點,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青睞和喜愛。文化生態旅游是由生態旅游和文化旅游結合產生的,文化生態旅游是一種可持續發展的旅游,通過給游客熟悉講解文化生態旅游目的地的歷史文化,讓游客可以邊欣賞自然美景邊學習旅游地點的歷史文化知識,通過可持續的文化生態旅游,還可以帶動周邊的經濟發展。
三、文化生態旅游資源開發的原則
文化生態旅游資源的可持續開發受到人們的密切關注,因此在開發過程中要注意保護生態資源,在遵守文化生態旅游資源開發的前提下進行開發研究,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則:
(一)科學規劃原則
通過進行合理的科學規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對自然環境的破壞,科學規劃原則是生態旅游健康發展的基礎,使文化生態旅游資源可以做到可持續發展,做到科學規劃,選擇適當的開發模式,保護生態環境。
(二)持續發展原則
做到文化生態旅游資源可持續發展是我國的一大目標,做到可持續發展是我國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可持續發展是既能滿足我們當代人對自然資源的需要,又可以使后代子孫可以健康發展。
(三)最大限度的社區參與與防“泄露”原則
讓旅游地點的當地群眾加入到對文化生態資源旅游的開發行列中,還可以帶動周邊的經濟發展,這可以使生態資源旅游取得最大的成功。文化生態旅游的可持續開發研究要得到當地政府和人民群眾的支持,是生態旅游開發取得成功的基礎。
(四)區域整體發展原則
我國的某些地方開發生態旅游,但是旅游項目單一,對于游客沒有足夠的吸引力,因此很難繼續發展,不能為當地帶來顯著的收益。因此在開發生態旅游資源時要整體把握,做到充分熟悉和了解當地的景點和旅游特色,盡量做到區域整體發展原則,很好的帶動周邊的經濟,為人們帶來經濟利益。
四、文化生態旅游資源的目標
(一)追求顯著的環境效益,做到自然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當前我國最注重的就是環境的好壞,環境的好壞直接影響到了人們的健康狀況,目前我國的環境較差,空氣質量不好,使很多人的身體都受到了影響,產生了很多疾病,因此我們要在追求利益的同時,要做到保護環境,做到自然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二)可觀的經濟效益和良好的社會效益的有機統一
在做文化生態資源旅游開發的過程中,要實現價值最大化,在進行同樣的生態環境開發后,獲得的經濟利益和社會效益最大化,使兩者可以做到有機的統一,提高國民的經濟效益。
(三)實現區域文化環境及其自然環境的和諧發展
在開發自然資源時,要注重對文化歷史遺留下來的資源進行保護,使區域的文化環境樂意做到與自然環境的和諧統一,共同發展。
四、結語
文化生態資源旅游是文化生態旅游和自然生態旅游的結合體,因此文化生態資源旅游要做到與自然環境以及社會環境的高度統一,在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下,要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文化生態資源旅游,要以保護環境為基礎,以國內有特色的文化生態資源為開發對象,進行可持續發展的開發研究,帶動我國的經濟發展,同時要以生態學思想和可持續發展理論為指導,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基礎下,讓游客可以邊欣賞自然風景邊了解關于美景的歷史文化,同時提高人們的環保意識,并做到保護環境,使人們在進行文化生態資源旅游時可以得到精神上的滿足和慰藉。
【參考文獻】
[1]潘海須,文化生態學視角的旅游生態化建設.消費導刊,2008,(02).
[2]劉少和,張偉強. 文化生態旅游發展中的矛盾及其克服[J].思想戰線,2004,(30):122-125.
[3]劉忠偉,王仰麟,彭建,等.區域文化景觀旅游持續開發的景觀生態視角———以紹興市為例[J].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38):801-808.
[4]〔美〕瓦倫·L·史密斯.東道主與游客——旅游人類學研究[M].張曉萍等譯,昆明:云南大學出版社,2002.
[5]孟鐵奎,文化生態旅游資源的可持續開發研究一以紹興市為例.國土資源科技管理.2006,(02).
[6]黃安民,李洪波,文化生態旅游初探,桂林旅游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0.
[7]江金波,論文化生態學的理論發展與新構架.人文地理.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