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紅梅 張超元 王錦玲
生物肌電反饋治療儀聯合刺激性護理干預在神經外科昏迷患者促醒中的作用
趙紅梅張超元王錦玲
523000東莞市廣東省東莞市中醫院外二科
摘要目的:探討生物肌電反饋治療儀聯合刺激性護理干預在神經外科昏迷患者促醒中的作用。方法:選取2013年4月~2015年3我科收治的神經外科昏迷患者108例,隨機等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采用常規治療護理;觀察組采用生物肌電反饋治療儀和刺激性護理干預。對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進行比較。結果:兩組患者在治療后效果比較可以看出,觀察組療效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生物肌電反饋治療儀聯合刺激性護理干預,在昏迷患者促醒中效果明顯值得推廣。
關鍵詞神經外科;生物肌電反饋;刺激性護理干預;促醒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6.09.022
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發展與進步,醫療條件也在不斷提高,顱腦疾患的死亡率也在逐漸降低,但是顱腦損傷、高血壓腦出血所引起的長期昏迷狀態的發生率也在逐步增加,如若不及時的醫治,將很有可能造成非常嚴重的結果。顱腦損傷、高血壓腦出血可引起腦干、皮質、軸索或丘腦、下丘腦等受損,而導致患者出現意識障礙,其發生率正呈逐年上升的發展趨勢[1-2]。而顱腦損傷、高血壓腦出血引起患者意識障礙在臨床上較為常見,其損傷程度越重則患者昏迷時間越長,且患者并發癥也越多,治療的預后越差,因此,縮短患者昏迷時間對挽救其生命和改善其預后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3]。神經外科昏迷患者的清醒率一直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我院將刺激性護理干預用在生物肌電反饋治療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3年4月~2015年3月我科收治的神經外科昏迷患者共108例,將其隨機等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男30例,女24例;年齡18~60歲,平均39歲;采用常規治療與護理。觀察組男28例,女26例;年齡17~62歲,平均39.5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對照組采用常規治療和護理,如手術、腦保護劑、保持頭部低溫、預防腦水腫、血壓控制與良肢位擺放等康復訓練等。觀察組在常規治療基礎上采用生物肌電反饋治療儀聯合刺激性護理干預。刺激性護理干預包含多種方式:(1)觸覺刺激。通過對患者身體進行循經拍背法而沿脊柱兩側膀胱經,由下往上輕扣。(2)按摩穴位。按摩廉泉、啞門、承漿、大椎、極泉、尺澤、肩髃、合谷、委中、陽陵泉、足三里、涌泉等;用拇指及示指在患者的腳底、耳垂、指尖等敏感地方進行疼痛刺激。(3)聽覺刺激。及通過呼喚患者的名字,把對患者的關心與鼓勵通過語言說出來,每次操作前給患者講解各種護理流程與作用,把患者當做一個清醒的人,讓患者感受溫暖的照顧,可以用患者熟悉的音樂或親人的聲音,來刺激患者的聽覺神經。(4)運動刺激。舌頭的被動運動,用吸舌器固定舌頭,用手將舌頭向不同方向牽拉;對患者進行變換體位、肢體關節功能鍛煉。(5)味覺刺激。通過吞咽功能訓練,用鹽水冰棉棒涂擦軟腭、咽后壁、舌后根及咽喉部來觀察患者面部表情來判斷是否有效。(6)嗅覺刺激。將醒腦開竅藥枕,置于患者枕部,借中藥之辛散香竄揮發性刺激頭部腧穴,如風池、風府、啞門、大椎等;讓患者聞各種帶有刺激性氣味的物品,如風油精、榴蓮、醋、酒等。(7)光照刺激。將病房內的光線調暗,再把手電筒套在各種顏色的布里,通過對眼睛的刺激,來觀察患者對色彩的視覺反應。生物肌電反饋治療儀治療步驟按照使用說明書進行操作。
1.3療效判斷治療2周后觀察兩組患者的昏迷程度,按照格拉斯哥昏迷指數(GCS)評估睜眼、語言、身體運動分值,分值≥13分表示為輕度昏迷;分值9~12分為中度昏迷;分值3~8分為重度昏迷。
1.4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 18.0統計軟件,等級資料的比較采用Wilcoxon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結果(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2周療效比較(例)
3討論
大腦皮層的神經細胞與其所支配的運動不是一對一而是多對多的關系,當神經網絡在發生腦意外的情況下,可以利用大腦、脊髓的可塑性和功能代償性,重新在中樞神經系統內實現功能細胞集團網絡系統的重組。生物肌電反饋治療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在神經外科昏迷促醒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在治療過程中患者無痛苦、無刺激,有正確地認知身體狀況的特點。生物反饋技術通過在患者治療部位的肌肉兩端各貼一個電極,能準確檢測出患者已經不足以致使肌肉收縮的肌電信號,患者意識不到的肌電信號(肌電值EMG)通過視覺和圖形聲音反饋展現在患者面前,讓患者重新感知自身生理信號和現存的功能,從而激發患者的主動參與意識,“喚醒”患者的積極性,通過治療不斷地強化患者受損的大腦神經網絡系統的活動,可以加強大腦神經網絡的恢復和重建,從而恢復癱瘓肢體的活動功能。未受破壞的神經細胞有能力和鄰近區域的細胞重新組合,更新神經網絡路線。
結果顯示,觀察組采用生物肌電反饋聯合刺激性護理干預,起到協同提高神經功能的作用,通過聽覺、觸覺等感覺刺激提高了中樞神經系統的緊張度,降低了患者覺醒閾值,從而改善意識障礙,保護正常腦細胞和腦干功能[4]。刺激性護理干預包含多種方式,如觸覺刺激,教會患者家屬利用探視時間對患者進行親情撫觸,按照患者頭部、胸部、手臂、腹部、腿部的順序依次進行[5]。功能鍛煉可促進肢體血液循環,提高相應皮層的腦血流量,增加感覺輸入, 改善腦細胞的供血供氧,增加感覺傳入神經系統刺激源,同時預防肌肉萎縮和關節攣縮[6]。護士和家屬在院內和出院后給予持續性干預,強化精神細胞的興奮性,增強其功能的恢復,方法簡單有效,有利于神經外科昏迷患者的后期促醒和康復治療,從而能減輕患者家庭的精神和經濟負擔[7]。通過兩組患者在治療后GCS評分比較可以看出,觀察組患者療效比對照組好。說明生物肌電反饋治療儀聯合刺激性護理干預有利于神經外科昏迷患者的促醒和康復治療。
參考文獻
[1]朱健清.神經外科昏迷患者采用呼喚式護理干預的探討[J].大家健康,2013,7(6):172-173.
[2]陳丹丹,李先馨.神經外科患者神經功能康復的護理干預方法與效果分析[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4,23(1):92-93.
[3]高宏杰.神經外科患者采用早期護理干預對改善生存質量的影響[J].中外醫學研究,2014,12(15):98-99.
[4]魏露露.刺激性康復護理對腦損傷昏迷患者的促醒方法[J].哈爾濱醫藥,2013,33(2):156.
[5]楊曉蘭,鄢麗萍.親情撫觸聯合呼喚法對重型腦損傷昏迷患者促醒的效果觀察[J].護理學報,2014,15(8):30.
[6]張小琴.促醒護理對重型顱腦手術患者昏迷時間及預后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4,33(1):6.
[7]仲悅萍,陳曉艷.生物波治療聯合刺激性護理干預在神經外科昏迷患者促醒中的研究[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5,19(10):117-118.
(本文編輯劉學英)
(收稿日期:2015-09-16)
趙紅梅:女,本科,主管護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