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艷麗 楊冬麗 王東平
骨科下肢手術輔助架的制作與使用
彭艷麗楊冬麗王東平
448000荊門市湖北省荊門市第一人民醫院手術室
醫師在進行下肢骨科手術時,為了充分暴露手術野、便于手術操作,須將患肢支撐固定呈不同角度的屈膝位。這就需要借助輔助裝置對患肢進行有效支撐固定。目前,醫師在進行下肢骨科手術時,通常是將無菌碗反轉過來蓋置在手術臺上,再在翻轉過來的無菌碗上面加無菌中單包裹,然后將患肢呈不同角度的屈膝位放在簡易輔助臺上進行手術,這樣的簡易輔助臺在使用過程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在于:一是如果手術中需要無菌碗進行切口沖洗時,必須將用無菌碗制作的簡易輔助臺拆掉,這樣做一方面容易改變下肢的固定狀態,影響到手術的正常進行;另一方面當無菌碗用于切口沖洗后,需要再放置在患肢下部作輔助支撐固定時,碗內殘余的水會將手術臺打濕,無法保證手術臺處于無菌狀態。二是通常在進行骨科手術過程中需要透視,目前采用無菌碗制作的簡易輔助臺無法滿足手術中拍片所需的體位,給手術醫師和拍片技師的工作帶來諸多不便。現我科研究發明的骨科下肢手術輔助架,不僅可以代替手術醫師用無菌碗搭建的臨時輔助臺,幫助手術患肢呈各種角度的屈膝位,也可以抬高患肢進行正位片和側位片的拍攝,經臨床應用效果良好,現報道如下。
1材料與制作
骨科下肢手術輔助架由底板、股骨上板、股骨下板、脛骨上板和脛骨下板組成。由于手術需要高溫消毒滅菌、術中拍片,材料可選擇木制或可高溫材料。底板長55 cm,寬15 cm,厚3 cm,兩端分別開設有呈平行狀分布的槽檔,該槽檔呈鋸齒狀,且呈相對分布,股骨端有5個檔位,每檔長3 cm,脛骨端有8個檔位。股骨上板和股骨下板相互錯開重疊在一起,在該股骨上板和股骨下板上分別開設有相應的滑槽孔,股骨上板和股骨下板在相對應的滑槽孔處通過穿置其內的螺栓鎖置在一起。股骨上板長20 cm,寬15 cm,厚1.5 cm;股骨下板長25 cm,寬15 cm,厚1.5 cm;脛骨上板和脛骨下板相互錯開重疊在一起,在該脛骨上板和脛骨下板上分別開設有相應的滑槽孔,脛骨上板和脛骨下板在相對應的滑槽孔處穿置其內的螺栓鎖置在一起,脛骨上板長25 cm,寬15 cm,厚1.5 cm;脛骨下板長30 cm,寬15 cm,厚1.5 cm。股骨上板和脛骨上板的上端通過合頁鉸接在一起,通過擰動螺栓就可以輕松調節輔助架的支撐高度;股骨下板和與脛骨下板的下端分別抵置在底板的槽檔處,通過改變股骨下板和脛骨下板與底板槽檔的接觸位置,就可以輕松改變輔助架的支撐角度,從而輕松做到下肢支撐定位角度及高度的隨意調節,適合不同體型患者使用需要。骨科下肢手術輔助架示意圖(圖1)。

1.底板2.股骨上板3.股骨下板4.脛骨上板
5.脛骨下板6.槽檔7.滑槽孔8.螺栓9.合頁
圖1骨科下肢手術輔助架示意圖
2使用方法
(1)骨科下肢手術輔助架打包高壓消毒備用。(2)手術鋪巾后將骨科下肢手術輔助架投放到無菌臺上。(3)將骨科下肢手術輔助架的底板置于患肢下方,根據患者的股骨、脛骨的長度分別調節好股骨板和脛骨板的長度,手術醫師根據手術調節好股骨板和脛骨板的角度。(4)將需手術的患肢置于骨科下肢手術輔助架上。(5)術中需拍片時,將患肢伸直放置在骨科下肢手術輔助架上,根據拍片的部位調節骨科下肢手術輔助架的位置即可拍片。
3優點
骨科下肢手術輔助架可高壓消毒、可調節、可透視;保證手術部位充分暴露、術中進行不同方位的透視;結構設計靈活,實用性強;縮短了手術時間,增強了手術的安全性;適用于不同性別、年齡及身高的手術患者,降低了醫療成本。
(本文編輯馮曉倩)
基金項目:荊門市科技計劃項目(2013S01)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6.09.074
(收稿日期:2015-10-09)
彭艷麗:女,大專,主管護師
本設計已獲實用新型專利證書,專利號:ZL 2015 2 0021453.2
·借鑒與小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