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美英 張麗莉 鄭 萍
對老年高危壓瘡患者居家照護者的護理干預及效果評價
王美英張麗莉鄭萍
225007揚州市江蘇省揚州市第二人民醫院內科
摘要目的:對老年高危壓瘡患者居家照護者進行護理干預,降低高危壓瘡居家患者的壓瘡發生率。方法:成立壓瘡管理小組,通過填寫調查問卷篩選出有效的照護者及Braden評分<14分的高危壓瘡危險人群,經過系統化的培訓、指導、隨訪,讓照護者掌握壓瘡的預防護理知識。結果:觀察組患者壓瘡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通過對老年高危壓瘡居家照護者進行護理干預可有效地降低患者壓瘡發生率,提高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
關鍵詞老年人;高危壓瘡;居家照護者;護理干預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6.09.053
壓瘡是骨隆突部位的軟組織因長時間受壓而出現的局部損害,是由壓力、剪切力或摩擦力所引起的皮膚和基底組織的局限性損害[1]。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持續發展和老年人口的日益高齡化,老年人身體、心理功能逐漸衰退,老年人長期照料問題正變得越來越凸顯。居家老年人常常罹患多種疾病,生活自理能力不足,常常合并壓瘡發生,其家庭獲得性壓瘡已成為居家護理面臨的嚴重問題之。壓瘡的發生持續的影響患者的健康狀況、生活質量以及健康保健資源和醫療費用。有文獻報道,剛出院的居家照護患者因為健康狀態的改變,會使壓瘡發生的概率增高[2]。預防壓瘡是最經濟、最有效的手段[3]。而傳統的居家照護者對壓瘡知識缺乏、照護者的照護行為往往帶著極大的隨意性和盲目性。在壓瘡防治中具有良好效果的是盡早介入有效的壓瘡預防干預。識別高危人群、使用減壓支撐面、保護皮膚、增加營養等是預防壓瘡的有效措施。我院對60例高危壓瘡患者照護者進行護理干預,取得滿意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選擇2013年6月~2015年5月住院患者120例,男61例,女59例。年齡66~102歲,平均(70.25±6.3)歲。其中腦卒中58例,糖尿病13例,股骨頸骨折7例,老年癡呆8例,腫瘤24例,肝臟疾病7例,腦外傷綜合征3例。多數患者合并兩種或以上的疾病。照護者120例,年齡52~72歲,平均(58.14±4.7)歲。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75例,大專及以上45例。每天照護時間10~24 h,平均(15.6±2.4)h。將患者和照護者隨機等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照護者在年齡、學歷、照護時間、健康狀況、對知識接受能力、經濟狀況、家庭環境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對照組采用常規的健康教育模式,觀察組采用系統化的護理干預模式,具體如下:
1.2.1成立壓瘡管理小組各科室選擇1名5年以上工作經驗,責任心、溝通能力強,對壓瘡工作感興趣的護士參加[4],營養師1名,護士長1名組成壓瘡管理小組,由護士長擔任組長具體負責護士的系統化培訓,制定統一的管理制度、健康教育手冊、實踐技能培訓,定期組織管理小組活動。每個成員經培訓考核合格后開展工作。
1.2.2壓瘡高危人群的篩選及早發現壓瘡高危人群,采取預防性措施是預防壓瘡發生的關鍵[5]。采用皮膚壓瘡危險因素評估表(Braden評分法),從感覺、潮濕、活動、活動能力、營養及摩擦力等6個方面進行評估,將入院時評分<14分的高危患者列入評估對象。鄧霞等[6]對患者壓瘡發生的可能性進行數據化評估,及時識別壓瘡發生的高危人群,可使患者及其家屬能及時了解病情變化,并積極主動參與壓瘡預防方案。
1.2.3照護者的篩選對每例患者Braden評分<14分的照護者填寫自行設計的問卷調查表,遵從自愿原則,從年齡、學歷、對患者的重視程度、照護時間、健康狀況、對知識的接受能力、經濟狀況、居家環境等9個方面進行篩選,最后確定60名需干預的照護者及60名沒有實施干預的對照組。
1.2.4對長期居家照護者的指導、培訓、隨訪
1.2.4.1知識了解入院3 d內通過圖文并茂的PPT演示,發放健康教育手冊,宣傳畫報等措施,讓照護者認識到什么是壓瘡、壓瘡是怎樣形成的、它的危害性有多大,從而讓照顧者從思想上引起足夠的重視,認識到壓瘡預防的重要性。
1.2.4.2合理營養營養狀況與壓瘡的發生發展有密切的關系,良好的營養狀況對壓瘡的預防和愈合有重要作用,營養不良或營養攝入不足是導致壓瘡發生發展和難以愈合的獨立危險因素。由營養師指導其予以高蛋白質、低脂肪、高維生素、充足的水分、低鹽飲食,同時由于患者長期臥床活動量小,腸蠕動減少,應注意補充粗纖維的食物。對一些需要鼻飼的患者,可將含有各種營養的食材混合在一起,將1 d的進食量用榨汁機壓榨成稀糊狀備用。每周跟進照護者執行情況,隨時對不到之處進行針對性指導。
1.2.4.3示范指導各科管理小組成員具體負責本科觀察組照護者的示范指導。通過發放圖文并茂的指導手冊,從怎樣避免組織長期受壓;如何正確的擺放體位;如何保持床單元的整潔、平整;有哪些可以減壓的輔助器具,如何正確使用這些減壓器具,讓照護者掌握具體的實踐技能。首先是“我做你看”,患者臥于氣墊床,翻身時避免拖、拉、拽,床頭抬高不可超過30°,側臥位時角度以30°為宜,在后背墊體位墊,胸前抱一軟枕,下腿伸直、上腿彎曲,肢體處于功能位。對于一些骨隆突處可以墊以水袋、小軟枕,根據患者具體情況,每隔2 h更換1次體位,必要時每隔30 min翻身1次[7]。對于骨突部位明顯或因突然情況暫不能翻身者,預先使用減壓貼保護受壓部位。對于尿失禁的男患者用保鮮袋固定于陰莖形成一個接尿器,可以有效地避免潮濕。如潮濕及時用溫水清洗,在會陰部、臀部、肛周等部位可涂擦京萬紅軟膏、凡士林軟膏等,以保護、潤滑皮膚,但嚴禁涂擦已經破潰的皮膚。其次是“輔助完成”,手把手的指導、講解。最后1周是“你做我看”。
1.2.4.4出院指導發放“愛心聯絡卡”,上面有管理小組每名成員的聯絡電話,實行24 h開機服務。照護者先期做好充分的家庭環境準備,床單元準備氣墊床、配備統一的體位墊及軟枕,注意環境保持整潔,盡量安排在朝陽的房間。
1.2.4.5出院隨訪制定統一的出院隨訪表,內容包括:姓名、年齡、疾病、出院時Braden評分、管道有無、出院時間、隨訪時間、存在問題、指導意見。隨訪時間分別是:出院1個月內每周1次,2~3個月每半月1次,隨后每月1次,直至6個月,以后有情況隨時電話聯系。出院1周內進行家庭訪視,對居家環境、給予的措施進行評估,給予家屬進一步的有效指導。2周后電話隨訪,第3個月再次家庭訪視,通過3~6個月的有效措施的執行,照護者的照護能力基本定型,患者發生壓瘡的可能性極小。
1.2.4.6聯誼活動每季度對高危壓瘡居家照護者舉行聯誼活動,講解壓瘡預防的新知識、新技術,以及近期居家壓瘡發生的特點及下一時期可能出現的環境危險因素,提出壓瘡發生的危險預警,如夏季因氣候炎熱襯墊過薄,春季外出坐輪椅時間過長等;同時遴選合適的照護者進行居家護理經驗分享。
1.3評價方法比較兩組患者壓瘡發生率及照護者的滿意度,滿意度分為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3個等級。

2結果
2.1兩組患者壓瘡發生率比較(表1)

表1 兩組患者壓瘡發生率比較(例)
2.2兩組照護者對護理工作滿意情況比較(表2)

表2 兩組照護者對護理工作滿意情況比較(例)
3討論
壓瘡是長期臥床患者常見的并發癥,在護理工作中,加強護理有助于預防壓瘡,有預見性的護理對預防壓瘡至關重要。伍虹云等[8]調查發現,壓瘡的發生與患者的營養狀態、臥床時間等有關,與照護人員是否掌握壓瘡的相關知識及能否采取正確的預防措施有顯著關系。對壓瘡高危人群加強翻身,正確的使用減壓器具,增加營養,提高家庭照護能力,可以有效預防壓瘡。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壓瘡發生率低于對照組,說明對高危壓瘡患者居家照護者進行護理干預,能夠有效降低壓瘡發生率。
通過壓瘡管理小組的建立,為居家照護者提供了全程化的專科護理服務,它既是優質護理服務的發展,也符合預防為主的科學理念,同時又充滿人文關懷[9]。通過規范壓瘡管理的指導流程,統一了執行標準,增強了責任護士的責任心,提高了護患之間的熟悉度,增加了照護者對護理人員的信任感,提高了照護者對壓瘡的認識,提高了居家護理的護理質量。
壓瘡是多種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而照護者作為居家護理的主要執行者和社會支持力量,在居家護理中發揮重要作用[10]。通過對居家照護者的有效干預,使他們獲得了更多、更恰當的指導和支持,從而有效的降低患者壓瘡的發生率,提高居家患者的生活質量。通過壓瘡危險人群居家照護者聯誼培訓活動的開展,為居家照護者提供了相互學習、分享、減壓的平臺,更利于更好提供居家護理服務。由此可見,對高危壓瘡居家照護者進行護理干預是行之有效的。
參考文獻
[1]張焱,姜麗萍.國內長期照護老年人的壓瘡護理研究現狀[J].護理與康復,2014,13(3):218-221.
[2]朱連鳳.老年重癥患者壓瘡易發相關因素的調查分析[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6):48-49.
[3]朱秀梅,楊紀美,朱艷蓉.壓瘡護理小組在外科壓瘡預防中的作用[J].醫學研究,2015,13(6):79.
[4]蔣琪霞,管曉萍,蘇純音,等.綜合性醫院壓瘡現患率多中心聯合調研[J].中國護理管理,2013,13(1):26-29.
[5]劉春燕.腫瘤患者壓瘡高危人群的風險管理[J].護理管理雜志,2013,13(6):434-435.
[6]鄧霞,曾穎,汪敏.壓瘡安全管理在101 例老年臥床患者壓瘡預防中的應用[J].重慶醫學,2013,42(1):109-110.
[7]謝紅.護理干預在老年臥床患者壓瘡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北方藥學,2013,10(5):193-194.
[8]伍虹云,文艷梅,褚小麗.老年重癥病人褥瘡易發相關因素的探[J].臨床醫學工程,2011,18(4):605-606.
[9]孟寶慶,王曉燕,程永剛,等.壓瘡危險人群居家護理管理[J].護理安全,2014,14(10):1079-1081.
[10]余竹琴.居家照顧壓瘡護理干預與院內壓瘡護理康復效果比較[J].中國醫藥科學,2013,3(2):130-131.
(本文編輯崔蘭英)
(收稿日期:2015-07-04)
王美英:女,本科,主管護師
·基礎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