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PY
比CS1.6和CS起源都更休閑
先講講游戲模式,目前最具有觀賞性的CS:GO賽事模式,還是以爆破模式(競賽模式)為主。
這個傳統的5V5模式也是玩家最常使用的,但它對玩家的個人能力卻有著非常高的要求。槍法是最基礎的要求,而對地圖的理解、敵情預判、腳步聲的洞察、使用槍械道具的技巧、對于大局的判斷等都與玩家的個人能力有關。都說1.6靠整體,而我認為在CS:GO中50%是需要靠個人能力,30%靠整體,20%靠運氣,所以如何幫助新手玩家在最快的時間內提高個人能力對于能否留住他們至關重要。
當然CS:GO還找到一些其他辦法,游戲中定期會出一些任務,就拿Wildfire(野火任務)舉例,這其實算作這款游戲的PVE模式。在雙人任務中,雙方互相配合擊殺NPC完成任務,這些任務并不需要太高的個人能力,這是留住CS:GO用戶的另一種方式??碞BA的觀眾每天都要打籃球嗎?答案是否定的。給玩家一個輕松的PVE平臺,以及對抗強度不算太強的PVP模式,并輔以高強度的明星對抗,才符合目前中國大部分普通玩家對于游戲的需求。在這一點上Valve做的還不錯,CS:GO的開發團隊是典型的一體化制作的團隊,從產品一開始的設計,就涵蓋了所有功能與需求,包括比賽模式、休閑模式、開發者模式、觀賽模式,GOTV的存在讓CS:GO可以全面地滿足現階段中國FPS玩家的需求。
在CS這個游戲系列的歷史上,CS:GO是最為休閑的一代。
“門檻”依然存在
之所以LOL紅遍大江南北,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它的上手度較低,男女老少皆宜,低齡玩家也可以經過短時間的體驗與了解便熟悉游戲的操作。而CS:GO并不是這樣,作為一款競技性極高的FPS游戲,開始游戲前玩家需要對垂直同步、多核渲染等功能進行調節,以適應個人喜好,鼠標的DPI、游戲內的Sensitivity、耳機的音量、MIC的清晰度的調節都將影響到玩家在游戲中的操作和判斷。 這樣也導致了CS:GO在網吧玩變的十分麻煩。另外,CS:GO對于玩家操作的要求也相對較高,鍵盤的使用、方向的控制、跳躍的熟練度、瞄準、彈道的控制等等,這其中每一項對于一個新手FPS玩家來說都是需要長時間練習才能夠掌握的。
CS:GO這款游戲對于電腦配置的要求不算特別高,基本AMD FX8300八核處理器或i5加上R9 380顯卡足以支撐游戲運行。當下中國網咖經營者都在向電競和高端轉型,不乏很多i7加R9 390配置的網咖,所以目前在網咖不用太擔心機器配置的問題。反而運營商需要著重的考慮Steam在網咖運行的諸多小Bug以及VAC反作弊系統對網咖管理系統插件的識別。
而對于CS:GO進入中國之后的收費模式,我個人認為目前最好的方案,可能是類似DOTA2在國內的機制。玩家可以免費獲得賬號,并引導他們在游戲內的槍械、皮膚、賽事紀念品、競猜、門票上消費,借此逐漸培養玩家的消費習慣。但問題是,V社是否會做出這么大的讓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