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舞蹈作為一門結合肢體語言與藝術語言與一體的高雅藝術,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較為注重對于學生藝術性和肢體效果的培養。本文以舞蹈教學中藝術與肢體表現管理作為研究對象,簡要分析舞蹈藝術教學的訓練與培養內容。
【關鍵詞】舞蹈;肢體;藝術;表現管理
中圖分類號:J70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06-0213-01
一、舞蹈藝術中的肢體與藝術表現
對于舞蹈藝術來說,一部優秀的舞臺作品,需要舞蹈者將藝術內涵與肢體動作結合起來,通過專業舞蹈家的創作和表現能力將情感以肢體語言的方式進行展現。所以在舞蹈藝術之中,肢體與藝術的表現決定了舞蹈的表演效果。一般來說,在舞蹈表演的過程中,思維能力是藝術的直觀體現,而肢體中所蘊含的肢體律動、動作形態和動作韻味保證了舞蹈作品獨具一格的藝術效果。總體來說,舞蹈表演的特殊性就是由不同舞蹈表演者對于肢體和藝術表現管理的不同所體現出來的,不僅對于提升自我舞蹈能力有著一定的效果,也是塑造不同舞蹈人格和形象的決定性因素。
二、舞蹈教學中藝術與肢體的表現管理訓練培養分析
舞蹈教學作為以風格性和表現性為培養目標的教學課程,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引導學生學習舞蹈表演的兩大基本要素,藝術與肢體的表現管理在訓練培養中缺一不可。作為舞蹈情感、意蘊的承載主體,舞蹈表演者只有將兩者進行協調,使藝術內涵與肢體動作互相配合,才能夠真正將舞蹈這一原始藝術以不同的形式表現出來。
(一)欣賞和分析優秀舞蹈作品。舞蹈藝術作為一門理論與實踐互相結合的教學課程,需要學生在真正的實踐中探索和了解肢體與藝術的重要內涵。但是在實踐學習開始之前,對于優秀舞蹈藝術作品進行欣賞能夠幫助其快速感受肢體動作與藝術情感的融合方式,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欲望。舞蹈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對于不同風格的舞蹈視頻進行整理,在課程上帶領學生進行觀賞和內容分析,使學生感受到動靜之間的肢體變化與情感變化。
對于學生來說,在真實的舞蹈藝術觀賞和分析之中,能夠感受到藝術情感變化為肢體動作所帶來的改變,從內心感受到舞蹈的淳樸性與本真性。這樣對于舞蹈表現情感的訓練是學生舞蹈學習的第一課。
(二)注重舞蹈面部表演培養。在舞蹈肢體動作之中,面部動作是至關重要的元素。在不同的舞蹈環境和內心情緒之下,舞蹈的面部動作都能夠通過臉部肌肉、紋理展現出來,是傳遞舞蹈表演感情和藝術內涵的重要因素。所以在進行舞蹈教學中藝術與肢體的表現管理訓練中,對于舞蹈著面部表現能力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教師需要設定不同的舞蹈表演場景,引導學生通過面部器官和面部表情的變化來展現出藝術思維的情感變化,對于舞蹈者來說,這樣的表現方式具有一定的獨特性,保證了舞蹈藝術能夠配合面部表情和神態,真摯的訴說情感與藝術內涵。
在每一個舞蹈作品中,不同的主題和情感都是直接影響舞蹈者面部表情的元素。所以在舞蹈教學和培訓過程中,對于肢體和藝術表現能力的培養需要直接帶入舞蹈主題,將面部表情變化融入到肢體動作之中,配合情感環境,訴說舞蹈形象所感受到的情感內涵。在進行舞蹈者的訓練和培養的過程中,教師還應該注重教學訓練的針對性,將不同表演風格的學生進行分組劃分,保證不同風格、不同情緒的表達和教學方式不同,使不同特色的舞蹈表演者能夠根據風格特點來展現出面部表情,根據主題內容來調整面部肌肉變化,以此來深度挖掘舞蹈風格的主題內涵。
(三)深入自然環境進行教學體驗。舞蹈是一門淳樸而又自然地表現藝術,在進行肢體和藝術表現的過程中,需要舞者擁有自然的藝術情感與真實的內心體驗。所以在舞蹈教學過程中,想要保證舞蹈者能夠將肢體與藝術毫無縫隙的銜接起來,就需要舞蹈表演者深入自然環境進行體驗。在深入自然環境進行教學體驗的過程中,學生能夠在大自然所賦予的真實環境中感受到舞蹈表演的深度內涵,真正意識在自我在進行舞臺表演中如何將肢體與藝術結合在一起,了解到真實情感變化的方式。
三、總結
對于舞蹈教學來說,肢體和藝術作為兩大教學訓練內容,需要真實的環境、直觀的感受和思維變化的影響來進行引導,保證舞蹈者能夠感受到不同主題情感的特色,在舞蹈表現的過程中將藝術內涵融入到肢體動作之中,以面部動作和表情作為肢體表現的核心,真正將舞蹈藝術的魅力展現出來。
參考文獻:
[1]平心.舞蹈感覺與本體感覺——舞蹈藝術的內涵、舞蹈心理學的外延[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01(02).
[2]董貞瓊.試論舞蹈動作的藝術特性——兼及如何提高學員把握動作的能力[J].解放軍藝術學院學報,2007(04).
[3]盧詩軍.肢體語言在女性生殖系統解剖教學中的應用[J].職業技術,2011(05).
[4]胡中輝.肢體語言的魅力——舞蹈形體訓練對于話劇表演的影響[J].藝術研究,2010(02).
作者簡介:
郭婷婷(1988-),女,漢族,碩士,鹽城師范學院助教,研究方向:舞蹈編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