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蕾絲·賽德爾去世時,她不會被葬在公墓里,也不會被火化。事實上,她覺得任何一種目前通行的辦法都似乎不太對她的路子。
“當你想到火化,即便人已死,在燃爐中被燒掉仍然是一種暴力的方法。而土葬則需要在你體內填充各種化學物質,然后放入箱子埋在地下,我一直很確定我不想這樣被安葬。”
而最近,賽德爾找到了她所期望的辦法——這個過程是溫和的,即天然又環保。在她去世后,賽德爾的遺體將被自然分解。
現年55歲,生活在西雅圖的賽德爾是一名作家和藝術家。她一直對死亡感興趣,而當她的母親搬到養老院之后這個問題就更加難以回避,當一個人死亡后遺體將被如何處理呢?她說:“你一直都在面臨死亡這個問題,因此很難不去想它。在過去的幾年里,我一直在考慮這個問題。”
賽德爾起初在入殮師凱特林·道蒂撰寫的《你眼中的迷霧》這本書中了解到了這個辦法。在書中,道蒂談及了一個“城市逝者計劃”,一個分解尸體的空間。“我立刻對自己說,是的!我喜歡!這就是我要做的事情。”因此她立即聯系了該項目的設計師卡特麗娜·斯佩德。
和賽德爾一樣,斯佩德也是因為家庭原因而開始思考死亡問題。當斯佩德開始思考死后要如何處理她自己的身體時,她才意識到其實自己并不是很確定。她不信宗教,也不適用于任何一個特定的文化習俗,對殯葬業了解的越多,她就越對自己所面臨的選擇感到無奈。
最終,她提出了一個“城市逝者計劃”,一個通過堆肥法將遺體轉化可以用于豐富的肥料,成為他們曾經熱愛的家人和生活的社區的一部分的堆肥系統。“城市逝者計劃”目前尚未成形,仍處于規劃階段。但斯佩德說已經有像賽德爾這樣的人,表達了參與的意愿,因此她希望在未來幾年可以推動這個項目啟動和運行。
斯佩德說她不想阻礙人們采用火葬或土葬的方法,如果那是他們希望的。但她說,堆肥法提供了一種既環保又飽含深意的方式,對于一些人說使用其他方式或難達到同樣的效果。“坦白說,我認為這個系統所提供的非常簡單,但是很有深意:你死后新的生命得以萌發。這就是生命的輪回。”
“城市逝者計劃”系統分為三層,堆肥段分為三個主要區域。頂層由一層木屑和木片組成,在哀悼儀式進行時,遺體將被放置在這里,朋友和家人可以在周圍聚集。逝者遺體不會像進行土葬那樣使用防腐液或化學物質, 以便之后進行分解處理。
頂層下面是一組堆肥槽,隨著遺體不斷降解,最終落入對應的堆肥槽里。這個分解裝置是整個系統中最大的一部分。在這里遺體將統一進行分解,過程持續不斷:當時間較長的遺體不斷分解完成,新的遺體被放置在上面。底部是篩選和分類,篩除已經分解到底部的物質,獲取遺體產生的堆肥。此過程要經歷數月,才能完成堆肥。
“城市逝者計劃”網站說,“這樣產生的堆肥,無論從他的過程還是潛在含義,都是神圣的。”
據斯佩德和賽德爾所說,說服人們相信堆肥法是一個合法的做法并沒有想象的那么難。
賽德爾沒有孩子說服她采用堆肥法,但每一個談到此事的人最終都接受她的這個觀點,包括她最好的朋友——起初對她的想法感到非常驚訝,最后接受了她的決定。因此當賽德爾葬禮那天到來的時候,她所愛的人將為她進行一個非常自然的、私人的送別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