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易
泳池內,片場上,陶虹的敬業精神可圈可點,十幾年來,她以特有的可愛笑容、扎實質樸的演技和開朗平和的心態贏得了千萬觀眾的心。她還能夠把人物演得扎實又深刻,有一線花旦的實力,卻沒有一線花旦的野心,也正因為如此,才造就了今天的陶虹。
陶虹的演員生涯是從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起步的,這部影視經典讓她從一開始就知道了“好電影應該是什么樣”。此后她也不負眾望,《黑眼睛》讓她在26歲的時候就摘得多個影后桂冠,她成為人們眼中的實力派女演員,也是體壇轉向影壇的成功典范。2015年9月15日,陶虹獲得“全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榮譽稱號。2016年2月29日,陶虹被授予“全國三八紅旗手”榮譽稱號。
說起陶虹的戀情,要從電視劇《春光燦爛豬八戒》說起,陶虹在劇中飾演的“小龍女”深入人心,成為一代人的集體記憶。也正是這部電視劇,讓陶虹和徐崢相識相戀,如今已攜手走過十三載的婚姻生活,是娛樂圈的模范夫妻。
陶虹很愛笑,笑起來眼睛瞇成兩道月牙,極具親和力,能一下讓人覺得面前這個人絕對可以信任,善良、誠懇、無害,非常有感染力。陶虹又很理性,她邏輯清晰,言辭縝密,對世事頗具洞察力,不經意間展露的鋒芒和智慧,會讓你憬然有悟。有人調侃,坐擁近三十億票房的徐崢,原來最重要的是有這樣一個大智若愚的女人相持相守。
“我沒有特別熱衷表演”
在參演《陽光燦爛的日子》之前,身為花樣游泳運動員的陶虹“想都沒想過這輩子要做演員”。拍攝這部電影時,陶虹才21歲,剛獲得全運會冠軍,但這部電影對于陶虹的意義依然非同小可,“它帶領我進入了影視圈,而且這部戲起點很高,一開始就讓我知道了好電影應該是什么樣子的。”時隔23年,陶虹已經不愿再贅述那個被反復問及的話題——為什么會被姜文選中?“他們想選一個會游泳的演員,就這么簡單。”雖然在影壇初試啼聲就奉獻了一部影視經典,但陶虹卻“沒有特別熱衷表演”,“我只是覺得,這個行業很有趣,在那個時代。我并不是只對表演這件事很感興趣。”
《陽光燦爛的日子》之后,對影視行業萌生興趣的陶虹,報考了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但一開始她想報的是導演系,“其實現在想想,就算報了,我也未必考得上啊,哈哈,不知道了。”
中戲畢業后,陶虹進入國家話劇院,直到現在,她的正職其實還是一名話劇演員,“我大學畢業的時候完全沒有猶豫的選擇了話劇院,因為我覺得我的專業本身學的是戲劇,我特別希望有一天能夠站在戲劇舞臺上,完成我最初學的戲劇夢想的那些東西。但是因為我影視這邊走得比較順,所以很快就走到了一定的高度。但是對于戲劇舞臺我最初的這個想法,我其實一直沒有停止過,或者一直沒有說這事兒中斷了。”
在影視圈發展得風生水起,很難預料陶虹一直留戀的卻是話劇舞臺,“哪怕我那時候工作比較繁忙,我都保證每年要上一次臺,就是站在舞臺上感受舞臺。我不希望因為長期不站在舞臺上,對舞臺的不熟悉,造成你沒有辦法堅信舞臺上的一切。”
最近她和導演林兆華合作的改編自易卜生的經典名劇《建筑大師》又要開始復排了,陶虹已經記不清這是第幾次飾演劇中的“希爾達”了,“N次復排,真的是N次了”,“其實原來演的時候,那時候年齡更相近,反倒更緊張。那個時候好像就拿捏不好這個角色她到底要表達什么,所以你心里有那種沒底的東西。”即便復排多次,但陶虹對這部戲情有獨鐘,“要是一般的戲可能你在復排兩次以后就是很機械性的復排,頂多再從人物上尋找尋找。但這個戲不是,我覺得我都演了十年了,可我每次去復排它的時候都會覺得,哦,原來還有這么一層意思在里頭?就真的是一個蠻難懂的戲。”
對話劇舞臺的投入,與陶虹近些年在電影、電視劇領域的產出相比,會讓人以為陶虹已淡出公眾視線,但在陶虹看來,無論是電影、電視劇還是話劇,都只是不同的藝術形式,對她來說,重要的是故事本身好看與否、角色本身是否具有魅力,影視觀眾和戲劇觀眾完全是兩撥人,他們之間重疊的部分非常少。
陶虹說出了她的理解:“在我看到的這些劇本里面,我有的時候會覺得,其實不是形式問題,說這個形式就比這個形式高級,那個形式就比這個形式優越,其實不是這樣,什么東西都可以排得好。劇本也一樣,劇本有好有壞,不是因為它是話劇劇本,再好都不是好東西,不是這個意思。或者說它是影視,是大眾的,大眾的就不好,我不這么認為,我覺得只有好看與不好看這件事,就是你排出來它到底好不好看。你可不可以駕馭它?這個角色我能不能真的讓她有魅力,她打不打動我,我打不打動別人,其實無非是這個關系。所以我不是選擇形式,我只是選擇劇本和角色。”
“唯票房論讓好演員沒戲演”
更年輕一些的時候,陶虹“特別害怕讓人失望”,她把外界對她的期望形容為一種“巨大的恐懼”,“我就覺得人家對我期望越高,我越不敢去認識這個人。說有誰誰誰特別喜歡你,哎喲,你快別讓我見到他,他看到我該失望了。”這種恐懼來源于她不允許自己在別人眼里有缺點,別人對自己的贊譽成為一種“不能承受之重”,她花了很長時間去矯正這種施諸己身的苛刻意識,“我就覺得得讓人家滿意,是因為他把你看成一個他虛幻中的人物,你是完美的,沒有完美的人呀對不對。后來等我慢慢長大了以后,我就對這件事情慢慢的,因為你曾經對它有一個巨大的恐懼,所以你會不停地思考這件事。等你再慢慢長大以后,你會發現,哦,其實我也是想多了,人家喜歡你這一點,不一定要喜歡你全部。人家喜歡你,看到你身上閃光的地方,你也不必要把自己真的活成一完人。”
今年3月份,陶虹參加了第七屆“金掃帚獎”頒獎活動,這個針對年度糟糕影片進行評選的另類獎項,令很多電影人都“恨”而遠之,但連續出席兩屆的陶虹,卻完全不避諱,而對于這一頒獎典禮,她也有自己的見解,“我是覺得挺逗的,比如說最差電影、最差演員,其實它不是最差,你要仔細看看它說的是‘最令人失望,那你要知道,你一定是因為得到了別人的期望,你才會讓人失望,對不對?這是為什么呢?就是大家喜歡你才會對你有希望呀。你要知道多少那種,我們說的爛片,是沒有機會入圍的,你想做那個讓人最失望的,被人提一下都想不起來呀。能被入選的,首先是已經很有影響力的影片,那么在這部影片中,你讓大家失望了,那至少你會知道,這樣類型的戲不太適合我,或者說這樣的角色,我當時給她定位不準確。其實是講這個意思,就是不要大家一想到這個就覺得,哦,這是一個壞的名頭,這個不好,其實這個從進步的角度講,它是一個非常非常好的,非常有意義的一個事情。”
“如果你被選為‘最令人失望女演員,你會來領獎嗎?”
“我覺得當然OK呀,沒問題。”陶虹毫不遲疑地答道。
但是現在人們已經很難在大銀幕上看到陶虹的身影了,除了以客串的身份出現在丈夫徐崢的電影里,陶虹近幾年的影視作品大幅減少,很多時候她更像一個局外人,但她并沒有失去對中國當下整個影視行業的關注和體察,“現在其實可能大家都更加在乎的是票房啊、收視率呀、IP呀,大概想的都是這些東西。長期這么下去的話,其實是對我們整個的這些資源是一種傷害。”
這種傷害在陶虹來看,對演員自身會帶來極大的隱憂,“很多有才華的演員,他可能在成長期還沒有票房,就沒有機會去演,哪怕再合適的角色,可能都沒有人用他,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很多演員演的角色未必就是他合適的。只能說,哦,他現在很有票房,所以大家在用他。”
這種商業化和資本的傾斜,會過度捧殺一些人,也會埋沒更多人,陶虹對此深有體會,“其實現在我們電影市場就有點唯票房論,這個會很傷害大家。我不是說小鮮肉沒有機會成為一個藝術家,而是他們沒有機會學習,就已經捧紅了,他們就等于失去了再成長的機會,也不是說他們不努力,但是他們真的是,就是相比之下,他們的機會變得被壓窄了。其實對他們也是傷害,更對那些真正熱愛表演,而且會表演的有天賦的人來說,他們出頭的機會更少了,更難了。”
這種現狀讓陶虹在挑選劇本時更為嚴苛,因此作品產量會極度壓縮,而直到目前,陶虹坦言還沒有看到令自己心動的劇本,“我覺得我也不著急,反正從來也沒著急過,所以到了這會兒就更不著急了,有合適的再演吧。”
但這也不代表陶虹就排斥商業氣息濃重的電影,而更多地傾向于選擇文藝片,“我不排斥,我也沒有偏見,我們自己公司也拍商業電影,沒有說因為它是商業電影就是壞電影,因為它是文藝電影就高級,沒有這樣的,文藝電影也有很垃圾的東西,偽文藝電影,商業電影也有拍到你入心入肺的,這個跟形式真的是沒有關系。我是覺得就是做事的態度吧。”
“徐崢應該有更好的作品”
這幾年,丈夫徐崢憑借叫好又叫座的“囧”系列電影《泰囧》《港囧》,釋放出豐沛的喜劇才華,也逐漸成長為頗具票房號召力的成熟導演。在《泰囧》中,陶虹客串片中徐崢的妻子,到了《港囧》,原本讓人以為這對夫妻還會繼續搭檔,但陶虹只是作為彩蛋性質,出現在電影結尾。在被問及為何沒有演趙薇那個妻子角色時,陶虹笑笑,簡單答道,“趙薇合適”。
從《泰囧》到《港囧》,雖然都未和老公一起挑大梁擔綱主要角色,但陶虹作為徐崢“背后的女人”,卻是唯一一個從里到外全程見證導演徐崢變化的人。采訪中問她從這兩部電影看到徐崢什么變化,陶虹幽默地說,“就是覺得他變胖了唄,他被氣吹起來了唄。”
玩笑之外,認真起來的陶虹覺得,她已經不需要靠什么作品去發現跟自己共同生活了十幾年的人的變化,“在所有人都還不認識他是誰的時候,我也是剛認識他的時候,我就覺得他是一個很有才華的人,所以才會有更深入的交往,甚至跟他結了婚。所以我其實不需要到現在才了解他,看到他有什么樣的才華。他就是能有這樣的作品,其實我覺得是一個正常的狀態,他就應該有這樣的作品。他應該有更好的作品。”
當被問到《泰囧》和《港囧》更喜歡哪一部時,陶虹并未直接回答,但她的話語已經反映出她作為妻子的高明和智慧之處,她說,“每一部都反映出每個人的階段和狀態。其實所謂的好壞是個人的一個,就是你的世界帶給你的一個觀賞角度,其實是完全不同的。有的人說,我其實還喜歡《人在囧途》,有的人說我更喜歡《泰囧》,其實是他們站的角度不同,他們的身份不同,他看世界的角度不同。”
當年,兩人因《春光燦爛豬八戒》結緣并相戀時,陶虹已是金雞影后,而徐崢尚籍籍無名。如今,徐崢的電影事業愈發壯大,風頭已是今非昔比,而結婚生女后的陶虹,慢慢減產回歸家庭,公眾對她的認知也逐漸變為徐導的“賢內助”,她的名字前面多了一個標識性的前綴——徐崢妻子,但陶虹對這一切并不在乎,“其實我不被人認識了,我更有機會像一個普通人一樣的自由。”
“沒有任何夫妻是沒有問題的”
看起來,如今的陶虹,生活重心更多地轉移到了對家庭的操持上,然而這恰是她曾經的“人生理想”,“我在很小,剛出道的時候,人家問我說你的理想是什么?我說我的理想是做個家庭婦女。然后就一直沒機會,一直在工作。所以我說,由于工作時間太久了,到我真正有機會去做家庭婦女的時候才發現,哎呀,這事兒已經有點不勝任了,從頭學起還挺難。萬事都需要你用心,特別地去熱愛它,要克服各種各樣的困難,你才能掌握好的,家庭婦女也一樣。”陶虹現在認為自己還不是一個合格的家庭婦女,“但是我覺得我過得還挺津津有味的。”
除了間或接拍一些自己心儀的電影、電視劇,以及排演話劇,陶虹更看重生活本身帶來的體驗,“生活本身如果被我們忽略掉的話,其實創作這些東西也沒多大意思。”
所以,公眾視線之外的陶虹,也有著充足而紛繁的日常,“早上會送孩子上學,跟她一起起床,然后我會堅持一些我習慣性的早課,就是健身方面的東西,然后會看一些書,也會關心一下公司的事。當然影視方面的事情也會不停地會有想法,只是看看怎么建立。”
然而在很多人眼里,陶虹是為了徐崢才淡出,為了解決丈夫的后顧之憂才犧牲事業,將家庭放在第一位,但陶虹在采訪中卻澄清,“每個人都是站在自己的視角去看世界的,我也沒有辦法站在別人的視角,滿足別人的愿望。在我看來,每個人干得所有的事情都應該是自己的選擇,如果說我做這件事和做那件事都是為了犧牲,那我覺得這件事大可不做。”
陶虹一點兒也不覺得自己作品少了就是為家庭犧牲,更不感到委屈,她對這一切都有著清晰的判斷和拿捏,她對現在的狀態“挺享受的”。
“(這件事)總得有人去做,那你愿不愿意去做,如果你覺得很委屈的話,那可以說出來,大家看看誰做更合適,對不對?我是覺得我在適當的年齡,得到了我想要的東西,這個是非常珍貴的。我不希望如果我一拍戲,可能會不停地接到好戲,但是我可能就錯過了生兒育女、享受家庭生活的機會了。所以我并不覺得放下一些,然后重新迎接一些新的生活是一個很可怕的事,我恰恰因為這個原因覺得,我比別人更加幸運,有機會可以像普通人一樣,整天在家里面跟孩子,過柴米油鹽這樣的生活,我覺得挺好的,真的挺享受的。” 在徐崢“囧”系列電影中,貫穿其中的總是有一個面臨中年困境的家庭,丈夫和妻子的婚姻出現危機,陶虹在2014年主演的電影《忘了去懂你》,也是聚焦一對婚姻遭受七年之癢的夫妻,陶虹和徐崢,似乎都熱衷于對這一話題的探索和揭示。
現實生活中,陶虹也并不隱諱自己的困惑,“我覺得人在成長過程中不停地是有困惑的,而正是這些困惑讓人成長,如果這人整天傻呵呵的啥也不想,這可能也很難成長。你的年齡長了,身體長了,心靈不成長的話,這就變成內心和外表不般配了。我覺得人都是在各種各樣的疑惑中,不停地詢問,你有了問,可能就會有答,有的可能能找到正確的答案,有的可能是沒有正確答案的。但是正是這不停地問、不停地去尋找答案的過程中,讓你能夠看到很多你以前看不到的事情。”
當問她現在的困惑是什么時,陶虹笑稱“一時半會兒說不完”。
對于普天之下的婚姻生活,她也深有所悟地說到。“沒有任何一對夫妻是沒有問題的,但是我覺得有問題是一個非常好的事,如果我們永遠看不到我們自己的問題,麻煩了,真出事就一定是個大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