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訊速遞
國家林業局編制完成了《“互聯網+”林業行動計劃——全國林業信息化“十三五”發展規劃》,于2016年3 月22日正式印發。“十三五”時期林業信息化發展要全面融入林業工作全局,“互聯網+”林業建設將緊貼林業改革發展需求,通過8個領域、48項重點工程建設,有力提升林業治理現代化水平,全面支撐引領“十三五”林業各項建設。
重點工程的8個領域包括“互聯網+”林業政務服務、“互聯網+”林業科技創新、“互聯網+”林業資源監管、“互聯網+”生態修復工程、“互聯網+”災害應急管理、“互聯網+”林業產業提升、“互聯網+”生態文化發展以及“互聯網+”基礎能力建設。
近日,山東省濟寧市青少年綠色聯盟成立,“青春綠色行動、扮靚濟寧城鄉”青少年植樹活動同時啟動。活動當天,在鄒城郭里鎮五康軒綠化基地,濟寧市青少年綠色聯盟發起社團代表向全市青少年發出“青春與綠色同行”倡議,號召青少年積極參與生態建設與保護活動,爭做綠色理念傳播者、綠色實踐倡行者和綠色發展推動者。
濟寧市青少年綠色聯盟是在共青團濟寧市委、市林業局和教育局等部門的指導下,由濟寧市各類青少年生態保護社團及熱愛生態的個人成立的聯合組織。聯盟首批吸納了全市41個生態社團,共5萬余人。
2012年,自治區林業廳啟動實施“新疆特色林果資源管理及測土配肥技術平臺”建設,目前,阿克蘇、庫爾勒等地的46個重點縣開發了網絡版、單機版和手機版3種平臺,林果種植實現“互聯網+”。2016年,該平臺建設將全面推廣實施,覆蓋自治區全部重點特色林果種植縣、市,新疆也成為繼湖南省后全國第二個完成測土配方平臺系統的研發應用省份及自治區。
該平臺采取衛星遙感圖像與現地實測相結合的方式,對林果資源狀況進行了全面調查,同時,通過采集,分析果園土樣,結合生產實際,研究制定了紅棗、核桃、巴旦木、枸杞、香梨、蘋果、杏、石榴、葡萄9個主栽林果的系列測土配肥方案。
天津市薊縣林業局日前首次將自主開發的苗木二維碼系統應用到國家儲備林工程苗木管理中。苗木二維碼系統門戶包括苗木二維碼管理系統APP端、苗木二維碼管理系統后臺WEB端、苗木產業綜合信息平臺(前臺)、苗木產業綜合信息平臺(后臺)。信息內容包括苗木種類、樹種、苗齡、規格指標、生產許可證編號、經營許可證編號、供苗商、苗木編號、苗木產地、工程名稱、栽植地點和同一批次數量等。
薊縣林業局開發的苗木二維碼系統可為每株苗木建立唯一的二維碼“身份證”,用戶利用手機等移動終端,可隨時查詢苗木的有關信息,實現移動式的檢查與抽查,能夠解決傳統苗木管理過程中成本高、無法個體化計量、難以統計跟蹤等問題。

云南省富寧縣目前已為97萬余畝森林購買了保險,使全縣公益林實現了森林保險全覆蓋。為有效保護全縣的森林資源,促進林業可持續發展和林農持續增收,富寧縣積極爭取國家支林惠林政策,采取公益林由財政全投,商品林由財政補貼85%、個人出資15%的“財政補貼+個人出資”辦法,為全縣森林購買了森林保險,增強森林資源抗險能力。
參保期間若發生火災,公益林賠付由縣級林業部門向州級林業部門申請辦理;商品林賠付由個人向投保公司提交申請及相關證明材料,由保險公司委托林業技術人員對火災現場及起火原因進行調查核實后給予定損理賠。
日前,由江西省上饒市綠化委員會、市林業局聯合開展的上饒“十大樹王”評選結果揭曉。市綠化委員會將對“樹王”授牌命名,并給予每株樹2萬元專項保護資金,用于立碑和保護等。
獲選“樹王”稱號的分別是婺源縣浙源鄉虹關村的“樟樹王”、婺源縣沱川鄉河西村和廣豐區銅鈸山鎮七星村的“南方紅豆杉王”(并列)、鉛山縣葛仙山鄉南湖村的“銀杏王”、弋陽縣清湖鄉廟腳村的“水松王”、三清山楓林鄉辦事處引漿村的“華東黃杉王”、鄱陽縣蓮花山鄉潘村的“桂花王”、橫峰縣葛源鎮考坑村的“羅漢松王”、玉山縣懷玉鄉玉峰村的“松樹王”、德興市海口鎮杜村的“楓香王”、婺源縣中云鎮曉林村的“杉木王”。
陜西省將全面啟動森林城市群建設工程,從2016年開始建設陜北、關中和陜南3個森林城市群,實現森林走進城市、城市擁抱森林的目標。同時,完善和提升森林體驗基地建設,建立長效激勵機制,確保每年森林體驗人數不少于5000人次,接受生態文明教育達到50萬人次。陜西省將建立一批森林養生基地,以建設秦嶺抗衰老中心為重點,建設森林人家木屋、森林野餐、食品基地,建設汽車營地、康養基地、園藝療養基地等。
此外,陜西省將啟動秦嶺、橋山和大熊貓3個國家公園建設,使相關重點區域的自然和人文資源得到更好的保護。
浙江省政府近日公布了浙江省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物名錄。浙江省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物名錄是我省野生動物法律法規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是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浙江省陸生野生動物保護條例》開展野生動物保護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據。
名錄的調整對進一步加強我省陸生野生動物保護管理工作,有效保護我省陸生野生動物資源,維護生物多樣性,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和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要意義。新的名錄公布后,要求各地加強對名錄中物種和生境的監管保護,打擊違法行為,保障物種的安全。
(朱瓊瓊)
浙江省淳安縣林業局日前與浙江省農業科學院合作,首次在縣域范圍開展油橄欖引種試驗。引種地塊位于淳安縣千島湖鎮馬路村,種植面積15畝,共引進西班牙、意大利、希臘等油橄欖優良品種5個、共356株。合作雙方將針對引種試驗涉及的建園、肥水管理和病蟲害防控技術等,開展田間試驗,對引進品種的適宜性、豐產性和抗逆性進行全面評價,篩選出對適應淳安氣候和土壤條件并具有豐產潛力的油橄欖優良品種2—3個。
(鄔梟楠)

近日,省森林資源監測中心赴臨安開展全國第二次野生動物資源調查,在臨安市境內山區發現珍稀瀕危兩棲物種——安吉小鯢(Hynobius amjiensis)新的分布點。
調查隊員在新分布點區域共找到兩處繁殖水坑,一處位于高山沼澤區,另一處是林間空地的小塊洼地。安吉小鯢隸屬小鯢科小鯢屬,為我國特有種,屬世界性瀕危物種,該種目前已知的分布點分別位于浙江安吉小鯢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安吉龍王山)、浙江清涼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以及與我省清涼峰自然保護區接壤的安徽省清涼峰自然保護區內。本次發現成為安吉小鯢的第4個分布點。
(劉寶權)
日前,國家森林防火指揮部、國家林業局聯合表彰2013—2015年度全國森林防火工作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蓮都區森林消防大隊喜獲“全國森林防火工作先進單位”殊榮,這是蓮都區成立森林消防隊伍以來獲得的最高榮譽,也是麗水各縣市成立的森林消防隊伍中唯一一個獲得全國性表彰的森林消防隊伍。全國共有110個單位獲此殊榮。蓮都區森林消防大隊成立于2006年,下轄7個森林消防中隊,現有隊員266人。2013—2015年,蓮都區森林消防大隊以“收得攏、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贏”為目標,認真履行職責,有力保護蓮都森林,取得良好成績,是一支組織完善、裝備先進、紀律嚴明、作風過硬的多能型隊伍。
(丁波瀾)
經各鄉鎮、街道辦事處推薦和林業部門篩選,東陽市今年規劃落實森林村莊創建單位36個,其中3個是去年創建未通過驗收,重新綠化整改后列入今年的創建計劃,綠化村莊面貌,打造美麗家園。
森林村莊是改善農村居民生態環境、促進城鄉一體化的重要載體。在全市農業農村工作會上,東陽市委提出動員全市干部群眾,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為引領,以建設“生態宜居東陽”為目標,全力打造美麗鄉村升級版的目標,下發《關于加快推進2016年度農業農村工作的若干意見》,市財政安排800萬元,用于農村平原綠化和創建森林村莊的補助和獎勵,經驗收合格后,給予每個森林村莊獎補15萬—25萬元。
(胡祥林)

奉化市實施的新型水蜜桃服務業態試點項目開啟了全省水蜜桃智慧農業先河。只要在手機上安裝一個APP軟件,通過掃一掃水蜜桃包裝合格證上的二維碼,就能了解水蜜桃的種植地、采收時間等生產過程和質量情況。這個軟件還具有專家遠程診斷、教育培訓、質量追溯、網上電子銷售、活動營銷等功能,讓水蜜桃的種植更智慧。該項目由奉化市農林局牽頭,奉化市水蜜桃研究所承建,總投資602萬元,項目覆蓋蕭王廟街道林家、何家兩村及水蜜桃研究所試驗基地桃園,實施面積350畝。2015年底,該項目通過了奉化市級驗收。
(方淑羚)

電影《法云寺傳奇》日前在蒼南縣玉蒼山國家森林公園舉行了開機儀式,預計該片在該縣的拍攝時間為一周。法云寺地處蒼南縣國家級森林公園玉蒼山風景區內,環境優美,景色絕佳,寺內風物傳說頗多。據明萬歷《溫州府志》載,法云寺系南宋咸淳間(1265—1274)三段祖師所創,歷經幾毀幾建,至今有850多年歷史。現寺院四進,占地面積4200平方米,建筑面積1400平方米。1983年被蒼南縣人民政府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朱建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