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市 劉煜池 任紅禧
今年5月的第一個周末,有人在黨建工作微信群里@“紅星區委電教中心副主任劉欣影”:“你每天都發黨建信息,今天咋沒發?”
發問的是霍吉河林場黨支部書記張國杰。原來,該林場距區址60多公里,春季防火期間,張國杰半個月都下不了一次山,每天閱讀這些信息成了他的習慣,天天“等著看”。而劉欣影因為這天是周末,也就沒發。這件“小事”讓劉欣影決定:“今后,轉發黨建信息沒有休息日。”
這是伊春依托“五大平臺”開展黨員教育的一個小插曲。
自2015年5月以來,伊春市委組織部升級“伊春先鋒網”,打造“二維碼黨課”“黨建APP”“基層黨組織工作平臺”“黨建微信公眾平臺”等新載體,由過去網站的“單打獨斗”,發展為“五大平臺”合成矩陣,共同發力。
掌上的課堂
——被動變主動,學習更“走心”
“兩學一做”,貴在經常。可要是放在過去,對區域面積大、基層單位分散的伊春而言,要想集中黨員搞經常性學習并不容易。
如今,伊春市每個黨組織的辦公場所都覆蓋了免費wifi,“五大平臺”定時發布各類黨建信息。考慮到有些年齡較大的黨員使用相關平臺尚不熟練,黨組織就將信息轉發到微信群。尤其是“二維碼黨課”,除微信轉發外,還將二維碼打印張貼在公共場所,黨員只要拿出手機“掃一掃”,即可輕松收聽黨課。
“隨時隨地,省時省力”——這是廣大黨員對這一新手段的共同體會。
在湯旺河區公安分局政委丁祖強看來,這種方式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當黨員民警有任務缺席時,回頭拿手機‘掃一掃,就把落下的黨課‘補上了。”
在智能手機近乎普及的今天,這種方式顯然貼合了當下人們的生活習慣。不過,學習方式靈活了,黨員們就真能學進去嗎?
當我們在紅星區中心幼兒園等單位看到一摞摞黨課考試卷、成績單時,懸在心頭的問號很快消失了。據介紹,這些成績最終將與年終考核掛鉤。
然而,要養成主動學習的自覺,光有考核制度還不夠,關鍵還得看內容。作為推送信息的具體執行部門,伊春市委組織部電教科在內容選取上格外用心,將過去干巴巴的講話材料變成通俗易懂、圖文并茂的簡短信息,或音頻或影像資料,不僅新穎多樣,而且深入淺出、輕松易讀。
這些信息頗受黨員喜歡,每天“等著看”的大有人在。今年5月18日,伊春區新欣社區黨員劉忠梅在黨員微信群里連問帶評:“關于學習黨章黨規的‘每日一讀咋沒了呢?言簡意賅,挺好的啊。”
原來,由于社區黨委書記張政秋的手機出了故障,連不上網。事后,張政秋不禁感慨:“冷不丁斷了‘流兒,大家還真不適應。”
這些黨建信息不僅黨員愛看,還潛移默化地影響到了一些普通群眾。
一天,紅星區公安分局黨委書記張洪濤值班時,像往常一樣拿出手機聽“伊春黨建”微信公眾平臺發布的反腐講座。民警吳云湊過來問:“領導,您這成天聽的是啥啊?”一聽作為黨外群眾的吳云提起這個話題,張洪濤便借機引導他向黨組織靠攏。
顯然,通過這種新形式,黨員教育初步實現了經常化。同時,內容好看,黨員學起來也就容易“走心”了。為此,不少黨員感慨:“手里拿著一部手機,就等于拿著一本黨建工具書。”
截至今年5月底,“伊春二維碼黨課”共收錄各類黨課視頻51部,總時長3500余分鐘;“伊春黨建APP”“伊春黨建”微信公眾號等平臺累計發布信息1121條,全市共有23 612人次訂閱。
為基層減負
——封閉變開放,工作更省心
對基層黨務工作者而言,平臺增多了,工作負擔是否也加重了呢?
“說實話,起初真覺得這些學習平臺是個負擔。”伊春區永紅社區黨委副書記陳永輝坦言,對已經56歲的她而言,操作這些新媒體無疑是個考驗,“光‘五大平臺的名稱就背了兩天。”
不過,她以“笨鳥先飛”的勁頭隨時向年輕黨員請教,在掌握“五大平臺”的基本操作之后,再干起工作來便省力了。
陳永輝解釋說:“以往開展黨員教育,在網上找學習資料就像大海撈針,很難找到高質量的學習資料,更缺乏現實針對性。如今,‘五大平臺發布的信息既權威又深刻,我們也不必費心勞神找資料了。”
打開“基層黨組織工作平臺”界面,具體黨建工作任務都在任務提醒框里,每個月、每天該干啥都清晰明了。并且,每項黨建工作任務都有明確的完成時限。任務完成后,上級黨組織會在線進行點評,干得好壞一目了然。如果任務逾期沒完成,平臺上便會顯示“任務超期”,進而影響年終考核。
過去,黨建工作以紙質材料下發和匯報,完成情況好壞,只有上級黨組織掌握,完全是封閉狀態。現在情況則完全不同了,通過上級點評、整體通報,對黨建工作也有了全局性的了解。
很多基層黨務工作者紛紛反映:“干工作不茫然了,也不像以前那樣拖沓了。”
今年4月初,鐵力林業局下屬的就業和社會工作局黨委接到“攝制1+X遠程教育視頻”的任務,任務截止日期是當月29日。然而,當該局黨委完成任務后,卻發現視頻無法上傳,這讓黨委書記張健有了一種“心急如焚”的感覺。情急之下,張健安排人直接拿U盤跑到林業局黨委組織部去上傳……
目前,共有2214個各級、各類基層黨組織書記利用“伊春基層黨組織工作平臺”開展工作,平臺累計發布不同內容、不同類別、不同層級的常態化黨建工作任務842項。
匯聚“微”力量
——單邊變互動,服務更貼心
為了輔助“五大平臺”的工作,伊春市各級黨組織建立了上下聯動的“金字塔式”微信黨建工作群1886個,微信群成了“流動黨員之家”。目前,伊春市通過微信矩陣已聯系流動黨員3100多名,占全市流動黨員總數的83%。
十多年前,鐵力市工農鄉北星村的黨員徐建明、王玉彬南下北京闖蕩,如今已小有成就。近兩年,在村黨支部的微信群里,這兩位流動黨員是最活躍的成員。通過微信等平臺,他們對家鄉保持著一份牽掛。
去年,得知村里的老路不好走,倆人給村里捐了9萬多塊錢修路,以此表達對家鄉的回報和對黨組織工作的支持……
過去,黨建工作是單邊管理,一條線縱深到底,缺少溝通。“五大平臺”尤其是“伊春黨建”微信公眾平臺和黨建工作微信群的使用,讓黨員和組織之間、黨員和黨員之間加強了溝通。互動多了,心也就更近了。
此外,黨建新平臺也為服務群眾開辟了窗口。
2015年,南岔區幼兒園教師馬玉純先后兩次患腦出血,不僅用光家里所有積蓄,還欠了幾十萬元外債。在一家人焦急無助的時候,馬玉純的同學、桃山林業局黨委遠程教育中心主任蔡成立通過“伊春黨建微信工作群”發布了求助信息,憑借黨組織和黨員的公信力,引發了社會各界對馬玉純的愛心捐助。短短4天時間,就籌措愛心捐款50多萬元。目前,馬玉純的病情已趨于穩定,正在進一步治療中……
“摸著石頭過河”的“五大平臺”從無人問津到廣為關注,一年多來能有如此成效實屬不易。當然,從長遠來看,很多方面還有待深入實踐、不斷完善。不少基層黨組織已經認識到了這一點,并嘗試著新探索。比如,紅星區公安分局鑒于此前電信詐騙案件高發,自編自演了一部名為《網警追蹤》的預警性微電影,并通過“五大平臺”傳播,豐富了服務群眾的形式和內容,引發了強烈反響;比如,考慮到有些老黨員看不清手機畫面,不少黨組織便推送“聽黨章”的語音信息;再比如,很多黨組織正在研究開辟在線服務模塊、利用新平臺為林區提供創業服務……隨著實踐的深入,新想法不斷涌現,探索空間不斷擴大。
伊春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馮偉泉表示:“網絡黨建是我們源于‘互聯網+思維下的一個有益探索。經過一年多的運行,我有一個深刻體會:‘五大平臺與時俱進,貼近當下,接了‘地氣,所以才會得到廣泛認可。在推動基層黨建工作方面、服務群眾方面,其作用的發揮還在擴大。”
[ 編輯:任紅禧 電子信箱:renhong.xi@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