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說,孟慶君變了。
作為牡丹江市陽明區五林鎮北甸村資深的黨支部書記,前些年,孟慶君一天到晚在外忙著帶領村民發展經濟。憑借在群眾中的威信,一般有事兒喊一嗓子就開干了。
而今的孟慶君,“凡事都跟群眾商量,都開會議一議、定一定”,每次開會都要求相關人員做好記錄,“比以前‘較真兒了”。
不僅僅是孟慶君,陽明區的黨員干部這兩年多多少少都有些變化。他們說,這些變化都是因黨建工作“上邊抓得緊”。2015年以來,陽明區委針對黨建工作載體無形、抓手不實、考核無據的現狀,以把黨建工作落到實處為宗旨,重點針對最基礎的環節、最細微的節點、最突出的問題,探索實施了基層黨建紀實管理辦法,將許多以往“口頭化”的步驟變為有據可查的記錄。
在基層需求中出“實招”
“一年到頭總在忙活,而到年終整理述職材料時,卻想不起來具體都干了哪些事。”
“村里繳黨費的時候,就看到負責收黨費的同志座位前掛個塑料袋,里面是各種面額的鈔票。問他都有哪些人交了、哪些人沒交、收了多少錢,一問三不知。”
……
陽明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許家利率隊在基層調研時發現,相當一部分基層黨組織只是把黨建圖板、工作制度掛在墻上,但問及黨建工作究竟做了些什么時,有的基層黨務干部往往很無奈,感到花了不少時間,做了不少工作,卻得不到認可。
如何使基層黨組織書記對繁雜的黨務工作理出一個頭緒?怎樣使黨(工)委對基層黨建工作的活動軌跡了如指掌、便于指導?
2015年年初,以 “五化”建設(陣地建設標準化、組織生活規范化、服務群眾常態化、議事決策民主化、黨務村務居務公開化)為著力點,根據基層黨組織的“責任清單”,結合基層單位的發展目標和群眾需要,陽明區委組織部統一設計了包括《黨組織和黨員基本信息》《會議記錄》《活動紀實》《黨員服務紀實》《征集意見建議記錄》《包村(社區)干部工作記錄》等八大類基層黨建紀實簿冊,對黨員責任區工作、黨支部(總支)活動、黨員志愿服務活動、黨員教育管理監督工作、征集意見建議、黨務村務公開、黨員干部教育培訓、村集體決策過程、包村(社區)干部到基層工作情況等方面進行詳細記錄。
隨后,1944本紀實簿冊面向全區243個基層黨組織統一下發。
“讓黨建工作涵蓋的內容都規范起來,努力做到標準化。”在許家利看來,實施基層黨建工作紀實管理,并不是讓基層黨務工作者簡單地機械記錄,目的是讓無形的黨建工作有個實實在在的抓手,讓務“虛”的黨建軟任務變成讓基層干部和群眾看得見、摸得著的硬指標。
在嚴格管理中求“實效”
“黨建紀實管理記的是過程,強調的是指導和嚴格落實。”據陽明區委組織部副部長丁福利介紹,為使組織生活制度不像稻草人一樣成為擺設,區委選派了59名區直部門“一把手”到村、社區任第一書記,實行“逢五”駐村開展工作制,指導村“兩委”換屆,參加黨員組織生活,幫扶困難黨員群眾,謀劃產業項目……區委組織部定期派檢查組深入村(社區),采取查看紀實簿冊、隨機調查、召開座談會等方式,了解各村(社區)黨建工作落實情況,確保基層組織生活科學規范、有效開展。
樺林鎮樺林村黨支部曾因工作忙而耽誤了黨組織活動。“自從實行黨建工作紀實管理,黨支部組織黨員活動可有積極性了。”正在組織黨員進行民主議事的村黨支部書記尚太友介紹說,“現在,一本本工作臺賬,好比一張張‘作戰圖,干了什么、要干什么,一目了然。同時,這也是一份份‘成績單,我們每月都爭著交出一份‘好答卷。”
更重要的是,黨建紀實管理為落實黨建工作責任制提供了有力依據,讓責任主體履責情況有據可查。據丁福利介紹,在年初召開的黨務工作會議上,全區黨組織負責人層層簽訂黨建工作責任狀,分層建立20項黨建責任清單,落實黨建任務月提醒、月安排、月督辦、季通報的工作制度……一系列檢查驗收、督查通報等措施,就是為了切實形成黨建責任制考核督辦、問責追責的監督體系。
“黨建紀實管理讓我‘壓力山大,就好像身后隨時跟著一臺攝像機,一天到晚記錄你的行蹤,倒逼你天天向上!”每逢月初,五林鎮杏樹村黨支部書記李海波就拿出紀實簿,對近期工作計劃一一記錄在本,一個一個落實。
一開始,李海波對黨建紀實管理有抵觸情緒,覺得這是給基層增加負擔。現在她非常認可:“道理其實很簡單。黨支部的工作不能做完就拉倒,要有據可查,成績要總結,缺點與不足要吸取教訓。這樣,黨支部才能年年有進步,對得起老百姓和上級組織的信任。”
在服務群眾中建“實功”
“剛完成自來水管道修護,明天還要聯系給村民更換彩鋼瓦。承諾給群眾的事,一定要完成!”鐵嶺鎮四道村黨支部書記白明哲告訴記者,自去年始,黨支部按照區委組織部下發的基層黨建“八本簿冊”,一條條記錄信息、一件件記錄民情、一項項落實承諾,兩年下來辦了幾十件實事。如今在陽明區,每個黨支部都有八本黨建紀實簿冊,每個黨(工)委都有紀實工作考核督辦機制,黨建工作由“空對空”變成“實打實”,標準化建設打開了陽明區黨建工作的新思路。
“歸根結底,黨建工作的根本就是為人民服務。”在牡丹江市政協副主席、陽明區委書記姜英波看來,通過建立紀實簿冊,記載《黨員服務紀實》,開展黨員“承諾—踐諾—評諾”“百項服務進社區”“黨員十分鐘服務圈”等載體活動,面向群眾公示并邀請群眾參與評議,明確了黨員的目標責任。通過面對面記錄、點對點銷賬,及時了解群眾面臨的新困難、掌握群眾的新期盼、解決群眾的最急需,真正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把基層黨組織的服務功能落到實處。
在恒豐社區二樓黨員活動室,八個方面的黨建工作動態化管理紀實簿冊整齊擺放,翻看“黨員服務紀實”,社區74名黨員服務群眾、企業的一舉一動,一目了然。恒豐社區黨總支書記史巖說,社區黨總支、黨支部建設得好,黨內組織生活比較完善,也促進了老黨員在社區發揮作用。在社區黨員談心室,老黨員歐偉默默奉獻,常年堅持講黨課;老黨員臧勝明不僅幫助居民清雪、打掃衛生,還調解鄰里糾紛,兩年化解了幾十件……
2015年6月5日上午,省委書記王憲魁在牡丹江市調研時,對陽明區實施黨建紀實管理、發揮黨組織和黨員作用、暢通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的做法給予充分肯定。王憲魁指出:“你們黨建工作扎實,規范化建設做得很好。一個區或者一個街道社區黨員干部和黨員要做的事,就是把‘最后一公里的事解決好,你們這件事做得很好,服務工作就應體現在每個老百姓身上。”
[ 編 輯:薛萬博 電子信箱:xuewanbo@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