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游
摘 要:水源是人類賴以生存的重要因素,保障水源安全是全人類共同努力的目標。水源保護區林相直接關系到水源安全。該文以汀溪水庫上游為例,通過對林相改造問題的初探,為全區水源保護區的林相改造提供服務,也期為各地水源保護區林相改造提供依據和參考。
關鍵詞:林相改造;營林;水源保護;桉樹人工林;同安區
中圖分類號 S75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6)11-0102-03
Research on Forest Transformation of Water Resource Conservation Places in Tong'an District
——A Case Study of Tingxi Reservoir Upstream
Chen Haiyou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Bureau of Tong'an District,Xiamen 361100, China)
Abstract:Water is an important factor to the survival of human.Therefore, human beings should make joint efforts to protect water resource.In addition, forest transformation is directly related to water conservation.In the article, Tingxi reservoir was selected as an example.In order to provide service for forest transformation of water resource conservation places in Tong'an, the issue of forest transformation was researched.The main problems were found, and some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which will provide reference for forest transformation.
Key words:Forest transformation;Forest culture and management;Water resource conservation;Eucalyptus plantation;Tong'an District
水源是人類賴以生存的重要因素,保障水源安全是全人類共同努力的目標。水源保護區林相直接關系到水源安全,水源保護區林相改造是為打造一個以水源涵養效益為主,兼顧經濟和社會效益的多林種、多樹種水源保護林體系。為認真貫徹落實《美麗廈門戰略規劃》、《廈門北部山區“百姓富生態美”行動計劃》文件精神,實現同安區發展與保護的和諧統一,使同安區具有穩定高效的生態環境,并具備發展的可持續性。本文以汀溪水庫上游為例,通過對林相改造問題及主要措施的初步探討,為全區水源保護區的林相改造提供服務,以期為各地水源保護區林相改造提供依據和參考。
1 同安區基本概況
廈門市同安區位于福建省東南部,東經117°54′~118°15′,北緯24°32′~24°54′,屬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常年日照總時數1 934h,7月份最多達241h,2月份最少95h;蒸發量常年1 707.5mm,平均氣溫21.1℃,極端最低氣溫-0.3℃(2014年12月17日),最高氣溫39℃(2003年7月27日);常年降雨量1 527mm,春夏(3-9月)多雨,濕潤,最多月份可超過700mm;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成梯級下降,最高點位于北部的云頂山,海拔1 157.2m。
全區土地總面積657.59km2,轄6個鎮、2個街道辦事處、7個農林場、81個行政村、44個社區居委會。據廈門市統計局《2014年廈門市常住人口發展情況簡析》,2014年末同安區常住人口53.6萬。
據廈門市統計局《廈門市201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2015年全年,同安區生產總值245.32億元,規模以上工業產值479.25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7.01億元,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226.92億元,全年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4.05億元。
據同安區2015年度森林資源建檔數據統計,全區林地面積373.89km2,占廈門市林地面積的57.11%,有林地面積350.01km2,森林覆蓋率54.28%。
2 汀溪水庫水源保護區基本情況
根據《福建省人民政府關于調整廈門市汀溪水庫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的批復》(閩政文〔2013〕315號),明確提出要切實加強汀溪水庫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日常管理和水源保護區調整后環境影響的跟蹤評估,確保水源環境安全。
根據批復一級保護區范圍為:汀溪水庫、溪東水庫庫區沿岸一重山范圍內的水域和陸域(汀溪林場場部占地除外),以及各入庫河流上溯1 000m水域及其兩側外延50m范圍陸域。二級保護區范圍為:除東堤溪的北側支流匯水流域和茂林北溪內厝自然村以上匯水流域(包括茂林東溪流域)外的汀溪水庫、溪東水庫的匯水流域(一級保護區及廈門轄區以外范圍除外),以及西源引水渠渠首至上游3 000m的河流水域及其兩側外延至一重山脊范圍陸域。
據同安區2014年度森林資源建檔數據統計,汀溪水庫保護區匯水范圍內的五峰、造水、前格、半嶺、汪前等5個村,現有巨尾桉林分面積為1.66km2,立木蓄積量0.98萬m3。汀溪水庫水源保護區上游示意圖見圖1(利用ArcGIS 10.2軟件繪制)。
3 汀溪水庫上游林相存在問題及原因
汀溪水庫水源保護區上游范圍內種植著大量巨尾桉,這種林相存在一定問題。
(1)由于掠奪式的集約經營,造成土壤含水量、土壤肥力降低。桉樹是速生樹種,輪伐期短,由于水庫周邊桉樹林分是林農集中人工種植的單一林分,實行集約經營,桉樹生長快,密度大,吸收的礦物營養多,再加上4~6a就開始采伐,掠奪式經營,這很容易導致區域內土壤含水量降低、土壤機能衰退。
(2)由于造林業主不合理的營林措施,造成環境污染。造林業主采取一些不合理的營林措施造成的,如過量施肥和噴灑農藥等,對水質產生污染,人畜飲用后也將造成危害,給涵養水源和水土保持帶來負面影響。
(3)2011年省政府要求嚴禁在重要生態區種植桉樹,急需對2011年之前種植的桉樹林分進行林相改造。
(4)汀溪水庫水源保護區范圍內的現有桉樹林,一部分是由于以龍眼為主的果樹林長時間沒有經濟效益,造成山地資源浪費,業主在果樹林中進行套種桉樹而成林,另一部分是造林業主于2011年前全省鼓勵種植桉樹時種植的。
(5)福建省林業廳于2006年組織專題調研,經過論證認為:“桉樹本身無毒無害,只要合理規劃,科學經營,桉樹作為闊葉樹種同樣可以涵養水源、凈化空氣”。但調研也發現,水庫等水源保護地種植桉樹林,確實會對環境造成一定的不良影響,主要是因為造林業主采取一些不合理的營林措施造成的,表現為過量施肥和噴灑農藥等。為此,2011年福建省政府辦公廳下發了《關于限制桉樹人工林發展的通知》(閩政辦〔2011〕152號),通知要求嚴禁在重要生態區域種植桉樹。根據通知精神,同安區已于2011年之后,在全區范圍內限制成片種植桉樹林。
4 林相改造主要措施
(1)做好林農思想工作。建議由汀溪鎮鎮政府做好造林業主的思想工作,禁止對汀溪水庫水源地范圍內的桉樹林施用化學肥料和噴灑農藥,避免對水源造成污染,提高水源地林農參與林相改造的意識及積極性。
(2)優先開展水庫上游桉樹采伐工作。為保護汀溪水庫水源地生態環境,在業主自愿、相關監督部門同意的前提下,建議有關部門在近3a內優先安排水庫上游桉樹林木采伐,引導、鼓勵造林業主更換其它闊葉樹種進行林相改造。選擇抗逆性強、深根性、水源涵養能力強的鄉土闊葉樹種進行造林,提高森林涵養水源的能力。
(3)待廈門市主管部門給出生態補償實施意見(方案)后,由村集體進行林相改造,納入生態公益林。全市劃定生態紅線后,鼓勵將生態紅線內的商品林轉為生態公益林。建議有關部門首先考慮將水庫保護區等重點生態區位范圍內的商品林納入生態公益林,分享生態補償,減少林事活動,維護良好生態環境。
(4)政府贖買。根據福建省人民政府下發《福建省人民政府關于推進林業改革發展加快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九條措施的通知》(閩政〔2015〕27號)第三條措施內容,區政府應對重點生態區位商品林采取贖買等改革措施。改革資金以市、區地方政府自籌為主,受益者合理負擔,多渠道籌集。森林資源補償費資金可優先用于贖買并向省級財政申請給予適當補助。市級建立生態補償橫向轉移支付制度,應以各區森林占全市的比重為標準,從森林面積占比較低的生態受益區向森林面積占比較高的生態貢獻區轉移支付生態補償資金,加大生態補償力度。
(5)優選改造苗木,以鄉土闊葉樹為主。考慮經濟投入與效益及樹種適應能力,應以鄉土闊葉樹木為主;喬木樹種如木荷、香樟、香椿、山杜英、紫荊、楓香、山茶花、赤皮青岡、米老排、盆架子、榕樹等闊葉樹;適當種植珍貴闊葉林樹種如羅漢松、山桂花、南方紅豆杉、銀合歡等,灌木樹種有杜鵑等;兼顧引進外來優良樹種,如山玉蘭、南酸棗、馬褂木、烏桕、黃連木、櫸樹、火力楠、綠楠、細葉欖仁、馬占相思、大葉相思、肯式相思等闊葉樹;經濟樹種有香榧、油茶、楊梅、毛竹、余甘子等。目的是保護水源,替換桉樹,改變以前單一的林分,避免針葉林分病蟲害多的弊端,營造闊葉混交林,增加森林林冠的層次,提高森林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與觀賞性。汀溪水庫上游林相改造主要樹種配置設計見表1。
(6)林相改造的規劃與準備,預計用時3a完成。若資金到位、人員到位,可從來年開春開始,預計歷時3a,每年8月開始調查、確定第2年改造重點地段、山場。深入實地聽取專家、群眾意見、建議,完成林相改造規劃文本。從10月份開始,開始間伐、割帶、清雜、挖穴、施底肥等準備工作;從11月至次年4月,雨天后陸續開始進行種樹,次年10月底開始撫育、施肥;每年11月底將當年林相改造的實施驗收材料和次年林相改造的規劃文本及時建檔、歸檔,建立完整的林相改造檔案。
5 建議
(1)尊重林農經營自主權。林農是森林的經營主體,林農有經營自主權。因此林相改造建設必須廣泛發動、大力宣傳,同時與提高生態林分類、分檔補助相結合,與幫助林農提高森林經濟效益相結合,大力提高林農參與林相改造的意識及積極性,才能全面開展,順利完成,持續發展。
(2)注意適地適樹。在林相改造中確定改造樹種時,一定要注意適地適樹,所選的樹種要適合山場的土壤條件,保證栽植成活率的基礎上還要能適應生長,且生長茂盛,能快速成林,提高生態效益。
(3)規劃與苗木準備先行。在搞好林相改造規劃的基礎上,先期及時做好苗木本地培育、外地聯系,控制成本,提高投入產出比。
參考文獻
[1]祝遵凌,何偉,張光寧.城市森林公園景觀環保型林相改造模式比較及評價——以老山國家森林公園為例[J].植物資源與環境學報,2011,20(3):89-94.
[2]陳東華.廈門城市森林林相改造樹種選擇與評價[J].福建林學院學報,2013,33(3):279-283.
[3]王裔琪,劉興劍,郭忠仁,等.南京珍珠泉風景區林相改造探析[J].安徽農業科學,2012,40(8):4692-4693, 4831.
[4]張榮盛.廈門蓮花國家森林公園林相改造問題探討[J].福建林業科技,2004,31(3):94-97.
[5]何明月.北京密云水庫集水區水源保護林近自然分析與經營模式[D].北京:北京林業大學,2009.
[6]伍謙.景觀林相改造中的色彩配置[J].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2010,30(11):108-112.
[7]曹小武,武文娟,付詩雨,等.深圳生態水庫建設初探[J].安徽農業科學,2014,42(10):3116-3119.
[8]郭立鵬,肖華.深圳市水源保護林建設中的問題分析[J].亞熱帶水土保持,2012,24(2):61-65. (責編:徐煥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