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穎浩
5月6日,華特迪士尼公司首席運營官托馬斯·斯塔格斯正式卸任。第二天,上海迪士尼樂園開始試運營。上海迪士尼樂園項目是迪士尼公司“二把手”斯塔格斯的一大“政績”,園內一座主城堡的塔尖在去年留下了他和迪士尼“一把手”羅伯特·艾格的簽名,但這位從五年前開始運營上海迪士尼項目的負責人最終缺席了6月16日的樂園開幕慶典。

華特·迪士尼(左)和哥哥羅伊·迪士尼
斯塔格斯在去年擊敗了競爭對手,被外界普遍視為首席執行官艾格的接班人。但迪士尼公司在今年4月初突然宣布斯塔格斯將卸任首席運營官之職務,讓詭譎的迪士尼接班程序再生疑云。迪士尼為世人塑造了一個“天真無邪”的世界,但“迪士尼王國”“國王”的“王位交接”卻不可避免地充斥著權謀、斗爭和貪婪。
華特·迪士尼是早期迪士尼公司創造力的源泉,他構思新穎幽默的故事、設計各種角色,就連米老鼠吱吱叫的聲音最初也是他親自配音。而哥哥羅伊·迪士尼則彌補了華特在理財方面的不足,羅伊始終與當地銀行家和投資家保持著良好的關系,以保證華特的靈感能順利變成現實。兄弟倆配合默契,推出了《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木偶奇遇記》、《小飛象》、和《小鹿斑比》等一系列經典作品。
然而,醉心于動畫制作的華特在任內沒有培養出任何能干的繼承人。
1966年,65歲的華特死于肺癌,這給迪士尼公司帶來了不可估量的損失。這時73歲高齡、已經退休的羅伊不得不重返公司主持工作。五年后,羅伊也去世了。迪士尼公司內部陷入了無盡的高層權力斗爭當中。
當時迪士尼公司內有兩派:一派是華特派,多由制作人員組成;另一派是羅伊派,多由業務經營人員組成。在兩兄弟陸續去世后,兩派的矛盾越來越深。1971年后,華特派逐漸掌握公司大權,小羅伊(羅伊·迪士尼的兒子)對此表示不滿并辭去公司副總經理職務。然而,華特派過分迷信華特·迪士尼的理念而不敢創新,導致公司經營業績逐步下滑。
當時好萊塢幾大制片公司都開始實行明星導演和明星演員制,像斯皮爾伯格、盧卡斯這樣的著名導演,片酬經常超過500萬美元,一些當紅明星也可以拿到上百萬。但此時的迪士尼仍然堅持實行華特時期的“低工資低紅利”的經營哲學,于是,很多杰出的人才開始跳槽。
1979年,迪士尼公司票房收入僅有4030萬美元,跌至10年最低,只占到好萊塢票房收入的4%,在七大制片廠中排在最后。主題公園方面迪士尼也遭受困境,公園的營建成本大大高于預期,使得迪士尼背上沉重的包袱。
1984 年,迪士尼公司陷入空前嚴重的危機之中,公司面臨著被分拆出售的危險。
小羅伊聯合股東收購投資者手中的股票,化解了這次危機,同時趁這次機會逼退了公司總裁、堂姐夫米勒(華特·迪士尼的女婿)。小羅伊力排眾議引進了職業經理人、派拉蒙影業公司前任總裁邁克爾·艾斯納(擔任首席執政官),重組管理架構,從此結束了迪士尼家族企業的傳統。
艾斯納上任伊始就對迪士尼公司進行改革,轉變了公司多年來一貫的“內斂”經營風格,給迪士尼公司注入了更多的商業文化。從1980年代末到1990年代初,迪士尼帝國經歷了名副其實的中興。這個動畫王國的年收入從17億美元增長到254億美元,營業收入從2.91億美元增長到40.8億美元,公司股價上漲了30倍,躋身全球財富500強。1991年推出的動畫電影《美女與野獸》及1994年的《獅子王》大獲成功,標志著迪士尼公司中興時代的頂點。

小羅伊
艾斯納在任約20年,在第二個十年,迪士尼的表現開始趨于平庸,乃至再次遭遇危機。
艾斯納的一大失誤在于盲目的投資和收購。1992年巴黎迪士尼樂園開幕,而過度樂觀、缺乏對歐洲人消費觀念和消費習慣的研究,導致了策略性錯誤和投資損失。緊接著,一系列的錯誤收購戰略讓迪士尼雪上加霜。比如1995年,迪士尼購買了Capital Cities/ABC電視網,后來卻證明ABC經營不善且內亂不斷。
而外界對艾斯納最主要的批評在于他的“極權、好斗和行事獨斷”。艾斯納獨裁專制的談判風格使業界著名的皮克斯和米拉麥克斯兩大合作商也憤然中止了與迪士尼的合同。艾斯納還在董事會中廣插親信。
艾斯納歷時多年,先后提拔了幾位資歷很深的繼任候選者,之后又將其一一“廢黜”。
在艾斯納前十年為迪士尼動畫事業立下赫赫戰功的杰弗瑞·卡森伯格曾是艾斯納明顯的潛在繼任者。但是,艾斯納違背了原先讓其接棒成為迪士尼總裁的承諾。之后,卡森伯格跳槽加入了迪士尼的競爭對手夢工廠。
迪士尼由此失去了活力,從而遭受各方面的批評。艾斯納又提出將娛樂業務高管巴里·迪勒作為繼任者,但隨后他又給董事會寫了一封機密信件,表示:“雖然他是個同性戀,不過這應該沒什么關系。”——實際上,這在當時幾乎就是在保證迪勒絕不可能接過他的權柄。
2003年,艾斯納利用“72歲以上的董事會成員退休條款”擠走了迪士尼家族在公司中僅存的血脈——小羅伊。這位當年通過“政變”將他引入公司并將他推上董事長兼CEO寶座的恩人成了艾斯納搬走的最后一個“絆腳石”。
可不料小羅伊殺了個回馬槍,又一次發動了“政變”:他利用股東對艾斯納專權的長期強烈不滿,于2004年3月集結43%的股東給艾斯納投了不信任票。2005年9月30日,艾斯納被迫辭去CEO、董事、顧問等一切和迪士尼有關的職務。
在經過長達一年時間的“選秀”活動后,迪士尼終于迎來了新掌門:時任總裁兼首席運營官羅伯特·艾格接替艾斯納擔任首席執行官。
這個任命再次遭到小羅伊的強烈反抗,因為艾格被認為是艾斯納的人,是后者“欽點”的候選繼任者之一。小羅伊希望從外部挑選繼承人的構想最終落空。但實際上,艾格同樣是被“欽點”后又受艾斯納打壓的候選繼承人,后者曾經強烈反對艾格所倡導的巨額收購案。
與獨斷專權的艾斯納不同,曾經當過ABC電視臺天氣預報主持人的艾格彬彬有禮、謙和溫馴、擅長和人打交道,最終成為各方最能接受的繼承人。
在艾格的主持下,迪士尼進行了許多具有傳奇性的收購,比如收購漫威娛樂、盧卡斯影業和皮克斯動畫工作室等。這些大膽的巨額收購后來被證明給迪士尼公司帶來巨大收益,迪士尼的股價在十年間漲了4倍。其間推出的《機器人總動員》、《冰雪奇緣》、《星球大戰:原力覺醒》一部比一部成功,正在上映的《美國隊長3:內戰》也正紅火。
現年65歲的艾格原計劃2016年退休,但因“后繼無人”而延至2018年6月退休。去年,執掌迪士尼大印十年的艾格似乎做好了“急流勇退”的準備。2015年2月,迪士尼公司宣布任命斯塔格斯為首席運營官,結束了他與頭號競爭對手羅思樂之間長達五年爭奪艾格接班人位置的對決。外界評論,一場權力交接儀式平穩展開,整個過程分寸拿捏得毫無破綻、無可挑剔,艾格也一度被譽為“高風亮節”。
然而,迪士尼這次看似吸取了過往的教訓,顯得明智且有效的權力交接過程,在一年之內全部土崩瓦解。迪士尼公司在今年4月4日宣布,首席運營官斯塔格斯將在5月6日卸任。

艾斯納從1984年9月22日到2005年9月30日任迪士尼公司CEO,長達21年
斯塔格斯對于“接棒”艾格這件事本來一直勝券在握。就在斯塔格斯出任“二把手”的這一年里,迪士尼算得上是風生水起、事業一路飆紅:動畫部迎來第二春,以一部《超能陸戰隊》勇奪奧斯卡小金人;皮克斯工作室的《頭腦特工隊》一上映,也是名利雙收;《復仇者聯盟》的票房大熱充分證明了收購漫威乃明智之舉;而《星球大戰:原力覺醒》的首映更是刷新紀錄。
此外還有迪士尼最雄心勃勃的項目:耗資55億美元打造的上海迪士尼樂園度假村。該項目是斯塔格斯擔任主題公園運營主席期間的主要成就。而在斯塔格斯擔任首席運營官的一年里,迪士尼第一季度收益上漲了36%,至29億美元,創下了歷史新高。
然而,有限的消息顯示,3月中旬,艾格告訴斯塔格斯,自己和迪士尼董事會都對他信心不足,近來幾場董事會會議上,他們一直在討論斯塔格斯的工作表現。艾格告訴他,迪士尼準備擴大其繼任者候選人的搜尋范圍。這意味著斯塔格斯最終接班的可能性大大下降。
“接班事宜一切又從零開始了,這對董事會和整個公司來說簡直是場噩夢。”斯坦福商學院教授大衛·拉克爾說道。
著有《公司治理》的拉克爾仔細研究了迪士尼公司的案例,他稱,之后可能還會有更多事實浮出水面,不過“就目前而言,我們知道的情況充分顯示,艾格想要繼續擔任迪士尼的首席執行官。選定繼任者,然后再逐漸破壞他們的名聲,這種做法由來已久”。
一位和董事會關系密切的內部人士告訴《紐約時報》,鑒于迪士尼的歷史,董事會成員一直以來都對迪士尼首席執行官這一職位的繼任事宜抱有熱切的興趣,并且對任職時間過長的首席執行官會給公司帶來的危害懷有高度警惕。斯塔格斯離職后,既然沒有其他明顯可以接棒他的繼任者存在,除了懇求艾格留下以外,董事會可能也沒什么選擇了。
“如果你是迪士尼董事會的成員,(你就會發現,)你的工作量增加了許多,而且你還要接受許多審查,”拉克爾教授說,“現在,他們得找個比斯塔格斯更好的繼任者。這可是個很高的門檻啊。”
在傳媒和娛樂這種依靠“自我驅動”型的行業,接班人問題的任何風吹草動都會受到媒體的關注。在其他大型娛樂公司,91歲的薩默·雷石東仍然掌控著維亞康姆和哥倫比亞廣播公司,但卻已經與自己的女兒、也是最明顯的繼任者莎莉·雷石東公然撕破了臉。83歲的魯伯特·默多克依然是新聞集團和21世紀福斯公司的主席和首席執行官,涉及六個子女中誰將繼承大統的問題,他釋放的信號一直搖擺不定。
“卸任這事兒很棘手。”資深好萊塢分析師邁克爾·納薩森說,“看看跟迪士尼公司相似的大型傳媒公司吧,它們大多數首席執行官都不是自愿離開的,羅伯特·艾格還這么年輕,看起來他也還不想離任。”
拉克爾認為,對于許多首席執行官而言,如何選定一位實力強勁的接班人、同時優雅地下臺是最重要但卻最不受重視的一項領導素質。
而對于艾格的繼任者來說,最大的問題可能是一個令人羨艷的煩惱:他怎樣才能在艾格的成績上更上一層樓?“不管誰接任,都需要面對艾格的巨大成就留下的壓力。”科恩集團媒體分析師道格·科魯茲說。
《金融時報》將迪士尼公司的首席執政官比作迪士尼王國的國王。“艾格國王可以感覺到侍臣們用奇怪的眼神打量著他,并在角落里竊竊私語,好像斯塔格斯這件麻煩事都是他造成的,好像他已經變成了當年的艾斯納國王。而艾格國王引用了《玩具總動員》中的一幕,巴斯光年從窗戶跌落,而其他玩具認為是結實、可愛的伍迪出于嫉妒,故意將巴斯推出窗外。而那只是一場意外!”
現在,傳言艾格“國王”開始將視野轉向“公主們”,他意識到,迪士尼電影里的“王子們”大多或者邪惡,或者只會自以為是。艾格似乎看中了Facebook王國的謝里爾·桑德伯格公主(Facebook首席運營官)。

艾格(中)和斯塔格斯(右)
“似乎沒人相信艾格國王會退休,即便他真的想要退休。每天晚上,他向星星許愿,希望他的木偶變成領袖,但他不得不繼續拉住木偶的提線。桑德伯格公主可能就是他祈禱的答案。如果她繼承了他的王冠,所有人都會鼓掌。他們會歡呼,我們偉大的艾格國王真是開明。多么英明的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