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李冰漪
?
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揚帆起航
文/本刊記者李冰漪

2月18日,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正式宣告成立。許立榮任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萬敏任總經理、黨組副書記。集團總部設在上海。
2015年8月7日,兩家集團涉及的八家上市公司宣布停牌,拉開了改革重組的帷幕。12月初,國務院正式批復兩家集團實施重組。兩家集團旗下中國遠洋、中海發展、中海集運與中遠太平洋于2015年12月11日同時發布公告,宣布簽訂一系列資產重組交易和服務協議。2016年2月1日,中國遠洋、中海集運和中遠太平洋分別召開股東大會,相關重組方案均獲得中小股東高票通過。
從前期兩家集團研究改革重組方案,到國務院正式批復兩大集團進行改革重組,再到現在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正式成立,整個過程可以說是精心組織、規范操作、快速高效。這次整個重組方案共涉及資產交易74項,交易金額600億元人民幣,堪稱資本市場有史以來最為復雜的交易。通過重組,中國遠洋成為包括集裝箱航運和碼頭業務的集裝箱運輸服務供應鏈平臺,中海發展成為油氣運輸平臺,中海集運成為綜合性航運金融服務平臺。本次重組過程充分考慮了中小股東的利益,將干散貨航運業務從上市公司剝離,既可改善上市公司盈利能力,也有利于集團干散貨業務的進一步發展。整體而言,這次改革重組方案既滿足了股東利益,也考慮了解決企業當前困難的復雜性,更重要的是著眼了未來,繪就了藍圖。方案得到了資本市場和輿論市場的充分認可。
本次中遠和中海重組,是兩家公司從自身改革發展的現實需要出發,順應世界經濟潮流和行業發展趨勢的重要舉措,也是緊扣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歷史機遇,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變革之舉。重點有以下三個重要意義:
首先,這是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戰略部署的具體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對全面深化改革做出系統部署。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中也明確提出,國有企業改革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保障和改善民生,開拓國際市場,增強我國綜合實力的重大舉措。這次重組正是兩集團積極響應國企改革的實踐和探索。
其次,這是抓住歷史機遇響應國家戰略的重要舉措。當前,我國經濟進入增速放緩、動力轉換、產能輸出的新常態。我國陸續出臺“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裝備制造走出去”以及“國際產能合作”等戰略和政策,推動國內經濟結構轉型,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為我國企業的發展帶來了重大的發展機遇。
第三,這是應對航運周期和實現做強做優的必然選擇。自全球金融危機以來,國際航運市場低迷,特別是干散貨航運市場形勢尤為嚴峻。波羅的海干散貨綜合指數(BDI)已跌破300點,連創歷史新低。而與此同時,國際航運市場也呈現出如下幾個趨勢:一是經營規模化。更多的船公司為了生存發展,通過兼并重組,形成有效的規模優勢參與競爭。二是聯盟化。為提升服務水平和競爭力,班輪公司的聯盟經營不斷趨于集中化,聯盟競爭日趨激烈。三是船舶大型化。無論是集裝箱船,還是干散貨船都進入大船時代,船公司為了降低成本,不斷地追求規模效應。面對嚴峻的市場形勢和日趨激烈的競爭格局,航運企業面臨多重困難。中遠中海原先兩家企業不具備規模優勢,業務資源同質化嚴重,在國際國內細分市場競爭中缺乏優勢。重組后,經過深度整合,將重新架構全球航運物流產業鏈的業務分工、價值創造和分配格局,實現企業經營規?;?,將規模效應轉化為競爭能力;實現商業模式聯盟化,將協同效應轉化為協同效益;實現船舶發展大型化和低碳化,提升運營效率和發展質量??偟膩碚f,通過優化組合,將進一步增強抗周期、抗風險能力,穩健發展、做強做優。
本次重組實現了中遠中海的強強聯合、優勢互補,協同效應非常明顯。兩家公司的資產規模及行業領軍地位均得到了長足的提升和鞏固,全球化市場將不斷擴張,國際化競爭能力和綜合競爭實力將顯著增強。
新集團在運營規模上實現了新突破,擁有4個“世界第一”。分別是船隊綜合運力8532萬載重噸/1114艘,干散貨自有船隊運力3352萬載重噸/365艘,油輪運力1785萬載重噸/120艘,雜貨特種船隊運力300萬載重噸。
新集團還擁有6個“世界前列”。其中在全球的集裝箱碼頭將超過46個,泊位數超過190個,集裝箱吞吐量9000 萬TEU,排名世界第二;全球船舶燃料銷量超過2500萬噸,排名世界第二;集裝箱租賃規模超過270萬TEU,居世界第三;集裝箱船隊規模158萬TEU,居世界第四;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接單規模以及船舶代理業務也穩居世界前列。
中國遠洋海運集團的成立標志著中國航運業新篇章的開啟。作為中國經濟全球化的參與者、助力者,中國遠洋海運集團將致力于打造中國融入全球經濟的海洋運輸通道和物流通道,成為中國經濟走向全球的重要支撐。新集團將承載中國經濟全球化使命,整合優勢資源,打造以航運、綜合物流及相關金融服務為支柱,多產業集群、全球領先的綜合性物流供應鏈服務集團。
依據“規模增長、盈利能力、抗周期性和全球公司”四個戰略維度,中國遠洋海運集團將著力布局航運、物流、金融、裝備制造、航運服務、社會化產業以及基于“互聯網+相關業務”的商業模式創新的“6+1”產業集群,進一步促進航運要素的整合,全力打造全球領先的綜合物流供應鏈服務商。
一是航運產業集群,主要包括集裝箱運輸、干散貨運輸、油輪運輸、液化天然氣運輸、客輪運輸、碼頭投資經營等業務。二是物流產業集群,主要包括工程/大件物流、雜貨特種船運輸、貨運代理、倉儲網絡、多式聯運、船舶代理、理貨等業務。三是航運金融產業集群,主要包括船舶及設備租賃業務、航運保險業務、供應鏈金融、物流園區投資、股權投資業務和以“一帶一路”基礎設施投資為主的資產投資業務。四是裝備制造產業集群,主要包括船舶制造、海洋工程裝備制造、船舶修理改裝、集裝箱制造等業務。五是航運服務集群,主要包括船舶管理、船員管理、船舶備件采購、通導技術管理和船舶燃料、物料供應等業務。六是社會化產業集群,主要包括地產資源開發、酒店管理、海事院校、醫院等社會化服務業務。七是結合上述業務,開展基于商業模式創新的互聯網+相關業務,推動各業務升級和轉型。
憑借全球領先的運營規模和完整齊全的航運產業鏈集群,中國遠洋海運集團在國際化布局和參與全球化競爭方面的實力將不斷增強。航線和市場的全球化布局將進一步合理和優化,全球客戶隊伍將進一步壯大和充實,產業資源全球配置的能力將進一步提高,提供全程解決方案的服務水平將進一步提升。相信通過“6+1”產業布局的推進,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會在較短的時間內形成完整的全球業務鏈,為真正實現全球化奠定基礎。
展望未來,相信中國遠洋海運集團必將以企業愿景為核心,著力推進“四個一”系統工程,即打造一個積極進取的優秀團隊、建設一個同舟共濟的和諧文化、確立一個世界一流的奮斗目標、構筑一個實現卓越的偉大夢想,向打造“更規模化、更全球化、更有競爭力、更具價值”的優秀企業前行,努力成為國家戰略更好的踐行者,客戶更好的服務提供商,供應商更好的合作伙伴,廣大員工更好的事業發展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