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紅霞漯河市召陵區人民醫院婦產科,河南漯河 462000
?
高危妊娠孕婦產前護理需求與護理服務模式分析
董紅霞
漯河市召陵區人民醫院婦產科,河南漯河462000
[摘要]目的探討高危妊娠孕婦產前護理需求與護理服務模式。方法方便選取于2014年5月—2015年12月期該院收治的該院收治的100例高危妊娠產婦,按護理方法分為觀察組(綜合護理)和對照組(常規護理),調查產前護理需求,護理前后高危妊娠相關知識、特質性焦慮(T-AI)及狀態性焦慮(S-AI)評分、不良孕產情況及剖宮產率。結果主要產前護理需求為胎兒發育情況(75.00%)、孕婦身體調護(54.00%)、心理安撫(53.00%)、高危妊娠知識學習(43.00%);與對照組比較,護理后觀察組妊娠相關知識得分更高,T-AI及S-AI得分更低,產后出血等不良孕產及剖宮產率(48.00%)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綜合護理根據患者產前護理需求進行護理,能降低不良孕產及剖宮產發生率。
[關鍵詞]高危妊娠;綜合護理;不良孕產
高危妊娠是妊娠期婦女因為病例因素或致病因素影響孕婦、胎兒及新生兒,或導致難產等現象[1]。高危妊娠增加了剖宮產率、不良孕產率,因此需要進行針對性、全面性、實用性護理進行干預。為此,于2014年5月—2015年12月期間調查了該醫院100例高危妊娠婦女產前需求,以便根據這些需求制定綜合護理方案,并通過綜合護理展開對比研究綜合護理對不良妊娠的影響,為今后護理質量提高提供可參考依據,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于2014年5月—2015年12月方便收集該院婦產科100例高危妊娠患者。根據護理方法不同分為兩組。觀察組:50例,平均(25.60±3.15)歲;孕周(33~41)周,平均(35.6±2.44)周;初產婦28例,經產婦22例。對照組:50例,平均(26.10±3.19)歲;孕周(34~40)周,平均(35.8±2.21)周;初產婦27例,經產婦23例。入選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該研究獲得倫理委員會批準。兩組上述資料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有分組研究可比性。
1.2方法
采用問卷調查兩組患者產前護理需求,內容孕婦心理狀態、身體素質、高危妊娠相關知識、期望的護理內容等。發放100分問卷,回收率為100.00%。
對照組行常規護理,包括鼓勵食用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的食物,嚴密監測生命體征,做好保暖等措施。觀察組在上述基礎上實施綜合護理:①外陰護理:每日擦拭2次外陰,力度輕柔,保持內褲清潔干燥;必要時進行消毒會陰墊。②心理護理:與產婦積極交流,促使其家屬配合護理,針對患者心理特征行進心理干擾;產婦擺好體位后護士用溫柔的語言進行安撫,分散患者注意力,緩解恐懼、緊張心理[2];播放舒緩、快樂的樂曲調節其情緒,音量為40 dB,2次/d,30~60min/次,并輕閉雙眼,放松思維。③環境改善:定時清理病房,保持病房潔凈,打開換氣窗保持空氣流通;選擇明亮溫暖或清爽的顏色裝飾墻壁;添加家用冰箱、空調、電視等設備;不影響胎兒及孕婦變態反應情況下擺放一盆綠色小植物。④休息及鍛煉:一般取左側臥位,對胎盤功能減退者增加臥床休息時間;進行肌肉放松鍛煉,教導患者循著軀體由上至下收縮各部位肌肉5~10s,深吸氣,使身體處于緊張狀態,再松弛30~40s并深呼吸,使其感受機體放松的輕松感,訓練10~10次/d[3]。⑤健康教育:了解患者對高危妊娠的了解,并糾正其錯誤觀點,告知該病發病原因、危險因素、病機、常見并發癥;介紹院內先進治療手段和護理;告知胎兒發育情況及影響胎兒發育的因素,避免患者夸大高危妊娠危險性,使其正確對待治療和護理;教會孕婦自己檢測胎動,識別異常胎動,聽胎心音。
1.3觀察指標
調查高危妊娠相關知識得分(包括危險因素、與胎兒發育的關系、胎動監測方法、異常胎動判斷、自我護理等),滿分100分;使用心理應激指標特質性焦慮(TAI)[4]評分及狀態性焦慮(S-AI)[5]評分評估患者護理前后心理狀態;記錄不良孕產發生率及宮產發生率。
1.4統計方法
應用SPSS 14.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量數據采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使用[n(%)]表示,使用Χ2檢驗。P<0.05為兩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產前護理需求
主要為胎兒發育情況、孕婦身體調護、心理安撫、高危妊娠知識學習,與其他要求百分比形成明顯差異,P<0.05。詳見表1。

表1 100例高危妊娠孕婦產前護理需求調查(%)
2.2護理前,觀察組高危妊娠相關知識
得分為(43.20±9.54)分,對照組為(45.20±7.74)分,(t=5.18,P=0.0000);護理后觀察組高危妊娠相關知識得分為(73.30±8.44)分,對照組為(52.70±6.99)分,(t=13.29,P=0.0000)。
2.3護理前兩組S-AI及T-AI得分
護理后,觀察組S-AI及T-AI水平均明顯降低且低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高危妊娠患者護理前后心理應激指標對比[(±s),分]

表2 兩組高危妊娠患者護理前后心理應激指標對比[(±s),分]
注:“*”與護理前比較,P均<0.05;對照組護理后比較,P均<0.05。
組別 時間S-AI指標 T-AI指標觀察組(n=50)對照組(n=50)護理前護理后護理前護理后45.73±5.20(30.23±3.87)* 46.82±3.96 38.30±4.23 46.52±4.08(30.12±4.12)* 47.23±4.21 42.23±3.87
2.4護理后兩組妊娠結局對比
觀察組產后出血、新生兒窒息、胎兒窘迫、剖宮產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妊娠結局對比[n(%)]
心理護理需要針對性,以滿足不同心理狀態患者需求。高危妊娠孕婦主要存在疑慮心理、恐懼心理、緊張心理。孕婦得知自己有孕高癥后會出現疑慮心率,擔心胎兒先天發育不正常,以及難產風險等。恐懼、緊張是高危妊娠孕婦普遍存在的情緒,緊張和恐懼使患者精神隨時保持緊繃狀態,不利于孕婦機體調整,無法靜心待產,這種心理通常是孕婦在對高危因素有了進一步了解情況下產生,越來越擔心高危因素是否會突發不良后果,例如突發性抽搐并影響胎兒[6]。針對這種心理狀態,需要使用音樂護理環節其緊張情緒,并集合肌肉放松訓練使機體達到最佳放松狀態,并一面說明院內常用的預防性護理及相關處理措施的完善性和科學性,并糾正其對妊娠高危癥的錯誤認識,避免夸大危險性,甘秀英[7]等研究者使用肌肉放松訓練和音樂護理使高危妊娠產婦負面情緒得到改善,焦慮評分、抑郁評分分別下降至(32.50±2.56)分,(34.20±3.33)分,與護理前比較,P<0.05。保持空氣流通、定時清理病房能換掉渾濁的空氣,減少細菌;通過改變病房白色主色調,使用明亮淺色系列窗簾、桌椅,增添綠色小植物,能緩解病房壓抑的環境,避免病房環境引起患者心理應激反應[8]。
過上述心理干預和健康教育,觀察組患者心理應激指標S-AI下降至(30.23±3.87)分,T-AI指標下降至(30.12±4.12)分,與護理前觀察組及護理后對照組形成明顯差異,P<0.05。通過增添家用電器給患者歸家的感覺,方便起居,從而放松心情,安心接受治療。
不良心理狀態是因為孕婦對妊高癥缺乏了解所致。該研究發現100例高危妊娠孕婦對高危妊娠知識學習的需求百分率是43.00%。因此對于這些患者不僅要加強溝通,注意語言使用等心理護,還應該即使補充其妊娠高危癥相關知識,健康教育后,患者對高危妊娠疾病有正確認識,能掌握胎動檢測方法,對胎兒發育情況更加了解,有助于及時發現不良情況,便于醫生及時處理[9]。觀察組護理后妊娠相關知識得分高于對照組,P<0.05。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護理依從性,了解護理的必要性,能按護士囑咐采用適合的體位,合理結合休息和鍛煉。選取左側臥位能避免增大的子宮壓迫腹部椎前大血管,從而改善胎盤、子宮血液循環[10]。消毒會陰墊能避免逆行感染。這些護理結合使用有助于改善妊娠結局,觀察組產后出血、新生兒窒息、胎兒窘迫、剖宮產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高危妊娠孕婦主要護理需求是胎兒發育情況、孕婦身體調護、心理安撫、高危妊娠知識學習,使用綜合護理能緩解期心理不良情緒,增加健康知識,減少不良妊娠,值得應用。
[參考文獻]
[1]李靜,高孟翠,亓媛媛,等.優質護理服務在高危妊娠孕婦產前護理中的應用[J].中醫臨床研究,2013,23(10):115-116.
[2]施圍群.優質護理服務對改善高危妊娠孕婦產前護理需求及患者滿意度的作用[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4,23(7):1839-1841.
[3]涂紅星.高危妊娠行剖宮產產后出血的預防[J].中國婦幼保健,2013,28(21):3428-3429.
[4]李金金.探討優質護理服務在高危妊娠孕婦產前護理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保健營養,2015,25(11):151-152.
[5]黃衛華.護理干預對母嬰分離高危妊娠產婦身心狀態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3,32(8):1789-1791.
[6]崔雪珍.產前護理需求與護理干預研究對高危妊娠孕婦的效果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19):724,725.
[7]甘秀英.護理干預對高危妊娠產婦負性情緒及妊娠結局的影響[J].河北醫學,2013,19(11):1745-1748.
[8]李文紅,郭皓.人性化護理在高危妊娠孕婦產前護理中的效果分析[J].中國療養醫學,2015,14(8):880-881.
[9]黎志云.心理護理對高危妊娠產婦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3,19(10):108-109.
[10]葉慧珍,李志娟,盧秀芬,等.高危妊娠孕婦產前護理需求與護理干預的研究[J].貴陽中醫學院學報,2013,35(5):284-285.
Prenatal Care Needs of High Risk Pregnant Women and Analysis of Nursing Service Model
DONG Hong-xia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people's Hospital of Luohe city Henan Shaoling District,Luohe,Henan Province,462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Discussion on the demand of prenatal care and nursing service mode of high risk pregnancy.Methods Convenient selection from May 2014 to December 2015 the 100 cases of high-risk pregnancy according to the nursing methods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Comprehensive Nursing)and control group(routine nursing),to investigate the prenatal care needs,nursing before and after high risk pregnancy related knowledge,trait anxiety(TAI)and state anxiety(S-AI)score,adverse pregnancy and cesarean section rate.Results Main prenatal care needs for fetal development(75.00%),pregnant women body nursing(54.00%),psychological comfort(53.00%),high risk pregnancy knowledge learning(43.00%);and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group,nursing observation groups of pregnancy related knowledge score higher,T-AI ands-ai scores lower,postpartum hemorrhage and other adverse pregnancy and cesarean section rate(48.00%)lower,the difference of the was sta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 Comprehensive nursing care of patients according to prenatal care requirements,can reduce the adverse pregnancy and cesarean section rate.
[Key words]High risk pregnancy;Nursing;Adverse pregnancy
[中圖分類號]R24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742(2016)06(a)-0145-03
DOI:10.16662/j.cnki.1674-0742.2016.16.145
[作者簡介]董紅霞(1977.10-),女,河南漯河人,本科,主管護師,主要從事婦產科臨床護理工作。
收稿日期:(2016-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