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從 WRC-19 議題看 5G 與未來移動通信發展趨勢

2016-06-28 13:20:15方箭朱穎鄭娜李芃芃
電信科學 2016年6期
關鍵詞:研究

方箭,朱穎,鄭娜,李芃芃

(1.國家無線電監測中心,北京 100037; 2.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北京 100191)

從 WRC-19 議題看 5G 與未來移動通信發展趨勢

方箭1,朱穎2,鄭娜1,李芃芃1

(1.國家無線電監測中心,北京 100037; 2.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北京 100191)

首先,概述了 5G 全球發展狀況,闡述了世界無線電通信大會(WRC)和移動通信發展之間的關系。 然后,基于 ITU-R 發布的 5G 愿景建議書中的應用場景,分析了移動互聯網和物聯網兩種重要的 5G 場景,并結合 WRC-15 的大會成果,將 WRC-19 與 5G 相關的議題進行梳理,闡述了其產生背景和核心工作內容。 最后,總結了相關議題在全球技術和頻譜方面的研究現狀,給出未來研究趨勢。

5G;WRC-19;高頻段;無線局域網;智能交通;物聯網

1 引言

在全球 4G 商用方興未艾之時,5G 研究工作呈加快發展的趨勢。2016 年 1 月,工業和信息化部啟動了 5G 研發試驗,并將試驗分為 2016—2018 年的技術研發試驗階段和 2018—2020 年的產品研發階段,旨在推動全球統一標準的制定和 5G 研發的產業化進程。美國、歐盟、日本、韓國等國家和地區紛紛提出 5G 試驗計劃和商用時間表,力爭引領全球 5G 標準與產業發展。

在標準化方面,5G 工作主要在 ITU 的框架下開展。 自2012 年 以來,ITU 啟動了 5G 愿景 、未 來 技 術趨勢和頻譜等 標 準 化 前 期 研 究 工 作 ,2015 年 6 月 ,ITU-R 5D 完 成 了5G 愿 景 建 議 書[1],明 確 5G 業 務 趨 勢 、應 用 場 景 和 流 量 趨勢,提出 5G 系統的 8個關鍵能力指標,并制定了總體計劃:2016 年 初 啟 動 5G 技 術 性 能 需 求 和 評 估 方 法 研 究 ,2017 年底啟動 5G 候選提案征集,2018 年底啟動 5G 技術評 估 和 標 準 化 ,并 于 2020 年 底 完 成 標 準 制 定[2,3]。2015 年7 月 ,ITU-R SG5 確 認 將 “IMT-2020”作 為 唯 一 的 5G 候 選名稱上 報至 2015 年無線電 通信全 會(RA 15)審 批 通 過 ,會議規定了后續開展 IMT-2020 技術研究所應當 遵 循的基本 工 作 流 程 和 工 作 方 法[4]。技 術 評 估 工 作 主 要 在 ITU-R 5D中開展,而有關 5G 頻率則通過世界無線電通信大會(world radio communication conference,WRC )相 關 議 題 研究確定。

2015 年 11 月,WRC-15 大會在瑞士日內瓦召開,大會涉及 40 多個議題,反映了全球無線電技術、業務發展的現狀,體現了無線電頻譜資源開發利用的新趨勢。針對 IMT 新增 全 球 統 一 的 頻 率 劃 分 議 題 ,最 終 ,1 427 ~1 518 MHz 成 為IMT 新增的全球統一頻率,部分國家以腳注的方式標注 470~694 /698 MHz、3 300 ~ 3 400 MHz、 3 400 ~ 3 600 MHz、3 600~3 700 MHz、4 800~4 990 MHz 頻 段 用 于 IMT,這些 頻段 成 為 5G 部 署 的 重 要 頻 率[5]。同 時 ,為 適 應 全 球 ICT 的 發 展趨勢,在 WRC-19 研究周期內,設立了高頻段、智能交通、機器類通信、無線接入系統等一系列研究課題,這些課題有的與 5G 用頻直接相關,有的則與 5G 應用相關,因此,在 5G研究周期內,WRC-19 議題研究工作的開展十分重要。

本文將分析移動通信的發展與歷屆 WRC 的關系,并依據 5G 應用 場 景 分 析 5G 與 WRC-19 相關議題的關系,重點分析相關議題的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

2 WRC與移動通信發展

WRC[6]是 ITU 成 員 國 審 議 無 線 電 頻 率 和 衛 星 軌 道 資 源的劃分和使用規則,修訂國際電信聯盟《無線電規則》,立法規范無線電頻譜和衛星軌道資源使用的國際會議,每 3~4 年召開一次。1993 年之前,它被稱作世界無線電行政會議(worldadministrativeradioconference,WARC)。由于在 1992 年瑞士日內瓦舉行的一次委員會上,國際電信聯盟重組,這個會議隨后被稱為 WRC。大會議題的大致范圍一般提前 4~6年確定,最終由理事會在大會前兩年確定,而《無線電規則》的修訂是基于 WRC 議題討論結果決定的。WRC 有關決議和最終結果將直接關系到各國無線電頻譜和衛星軌道資源的使用權益,影響到通信、廣播電視、航空、航天、氣象、海洋、交通、空間遙感探測、衛星導航定位、雷達等無線電業務的發展,涉及各國核心利益。WRC 結構關系如圖 1 所示。從圖1 可以看出,WRC 對整個 ITU 工作的開展具有前瞻性和指導性,對相關行業的發展意義重大。

圖1 世界無線電通信大會結構關系示意

對于公共移動通信而言,WRC 成果也貫穿其發展歷程,特別是對于致力于全球標準統一的 3G 和 4G 系統。圖2為公共移動通信和相關WRC議題成果的歷程。從發展歷程來看,基本每 10 年會出現一次技術的革新,而大約每隔8年 WRC會進行一次重大的移動通信相關頻譜的劃分,兩者的歷程是充分契合的。例如 WARC-92 確定了 3G(主要是 UMTS)的頻譜 ;WRC-2000 擴 展了 3G 頻譜;WRC-07確定了 4G 頻譜;WRC-15 擴展了 4G 頻譜,確定了 5G 部分頻譜;WRC-19 則將擴展 5G 高頻段頻譜。世界主要國家也在此基本框架下,根據本國使用現狀和移動通信發展趨勢,使用上述頻段部署系統。例如,我國 3G 系統部署主要依托于 WARC-92 和 WRC-2000 確 定的頻譜 ;4G 系統部 署主 要 依 托 于 WRC-2000 和 WRC-07 確 定 的頻 譜 。WRC 確定的頻譜數量呈現增長趨勢,反映了公共移動通信的快速發展對頻率資源的需求在不斷增長。而相比于歷史上每兩屆 WRC 為移動通信進行一次頻率劃分,連續在 WRC-15和 WRC-19 設立為移動通信尋找頻率劃分的議題,反映了未來 5G 對頻率資源的迫切需求。

3 WRC-19 相關議題分析

為 擴 展 IMT 特 別 是 5G 系 統 高 頻 段 頻 率 資 源 (6 GHz頻 段 以 上 ),設 立 了 WRC-19 1.13 議 題 。同 時 ,WRC-19 還設立了智能交通、機器 類通信、5 GHz 頻 段無線接 入 系統等議題,這些議題雖然不直接與 5G 用頻相關,但也是 5G拓 展 和 應 用 的 重 要 方 向[7,8]。

3.1 5G 場景分析

相對于以往的歷代移動通信系統,5G 不僅滿足人和人之間的通信,還將滲透到社會的各個領域,以用戶為中心構建全方位的信息生態系統。由于 5G 需要滿足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的信息交互,應用場景將更加復雜和精細化 。 為 此 ,我 國 于 2014 年 發 布 《5G 愿 景 與 需 求 》[9],定 義 了連續廣域覆蓋場景、熱點高容量場景、低時延高可靠場景、低功耗大連接場 景 4 類主要 應用場 景。2015 年 6 月,ITU-R 5D 完成了 5G 愿 景 建 議 書 ,定 義 5G 系 統 將 支 持 增強的移動寬帶、海量的機器間通信及超高可靠和超低時延通信三大類主要應用場景,ITV 定義的 5G 主要 應用場景如圖 3 所示。總體而言,兩者分類是一致的,均可分為移動互聯網和物聯網兩大類場景,下述的 WRC-19 相關議題也從此角度進行分類。

圖2 公共移動通信和世界無線電通信大會發展歷程

3.2 WRC-19 相關議題背景及內容

3.2.1 移動互聯網相關議題背景及內容

(1)議題 1.13

為 實 現 5G 愿 景 中 增 強 型 移 動 寬 帶 系 統 支 持 10~20 Gbit/s 的 峰 值 速 率 、100 Mbit/s~1 Gbit/s 的 用 戶 體 驗 速率的需求,原有低頻段的帶寬資源已遠遠不能滿足其要求,而考慮到在高頻段范圍內尋找連續大帶寬比在低頻段內尋找具有更大的可能性。為此 ,經 過 WRC-15 的 多 輪 討論和協調,根據大多數國家和組織的意愿,會議通過了WRC-19 1.13 議題。

圖3 ITU 定義的 5G 主要應用場景

WRC-19 1.13 議 題 :根 據 第 238 號 決 議 (WRC-15),審議為國際移動通信(IMT)的未來發展確定頻段,包括為作為主要業務的移動業務做出附加劃分的可能性。具體工作包括頻譜需求和候選頻段兩方面。

①頻譜需求

在 WRC-19 之前開展并及時完成適當的研究,以確定在 24.25~86 GHz 頻 率 范 圍 內 IMT 地 面 部 分 的 頻 譜 需 求 ,同時顧及以下方面:

· 此頻率范圍內操作的地面 IMT 系統的技術和操作特性,包括通過技術進步和高效頻譜技術實現的IMT 演進;

· 為 IMT-2020 系統設 想 的部署方 案 以及對高 密 度 城區和/或高峰時間段內高數據流量的相關要求;

·發展中國家的需求;

·需要頻譜的時間表。

②候選頻段

在 WRC-19 之前為以下頻段開展并及時完成適當的共用和兼容性研究(酌情考慮鄰頻),并同時考慮對這些頻段內主要業務提供保護,這些頻段具體如下。

· 具 有 移 動 業 務 為 主 要 業 務 劃 分 的 各 頻 段 :24.25~27.5 GHz、37~40.5 GHz、42.5~43.5 GHz、45.5~47 GHz、47.2~50.2 GHz、50.4~52.6 GHz、66~76 GHz 和 81~86 GHz。

·可能需要提供移動業務作為主要業務附加劃分的各頻段:31.8~33.4 GHz、40.5~42.5 GHz 和47~47.2 GHz。具體頻段分布情況如圖4所示。

圖4 WRC-19 議題 1.13 研究頻段

(2)議 題 1.16 和 議 題 9.1.5

在 WRC-15 1.1 議 題 中 ,美 國 提 出 了 擴 展 5 GHz 頻 段(5 350~5 470 MHz 頻 段 和 5 725~5 850 MHz 頻 段 )用 于 無線 接 入 系 統 ,但 JTG 4-5-6-7 研 究 結 果 表 明 ,現 有 的 干 擾 緩解技術無法確保 RLAN (無線局域網) 系統不對無線電定位業務、衛星地球探測等業務產生干擾,在 WRC-15 上并未 通 過 。為 此 ,美 國 在 WRC-15 議 題 10 中 提 出 了 研 究5 150~5 925 MHz 頻 段 用 于 包 括 RLAN 在 內 的 無 線 接 入系 統 (WAS)的 新 議 題 (WRC-19 1.16 議 題 ),獲 得 通 過 。同時,為考慮該頻段 WAS 與現有業務的兼容性問題,設立了WRC-19 9.1.5 議 題 。上 述 兩 個 議 題 雖 然 不 是 直 接 屬 于 5G應用范疇,但是考慮到在全球 IMT 系統提出了使用非授權頻段(特別是 5 GHz頻段),也是需要重點考慮的。議題內容如下。

WRC-19 1.16 議 題 :根 據 239 號 決 議 ,審 議 5 150 ~5 925 MHz 頻 段 內 包 括 無 線 局 域 網 在 內 的 無 線 接 入 系 統(WAS/RLAN)的相 關問題 ,并采取適當 規則行 動,包括 移動業務做出的附加頻譜劃分。具體如下:

· 研 究 WAS/RLAN 在 5 GHz 頻 率 范 圍 的 技 術 特 性 和操作要求;

· 開 展 研 究 以 便 確 定 可 能的 WAS/RLAN 緩 解 技 術 ,從 而 促 進 與 5 150~5 350 MHz、5 350~5 470 MHz、5 725~5 850 MHz 和 5 850~5 925 MHz 內 現 有 業 務的共用,同時確保對現有業務(其中包括現有和規劃中的使用)的保護;

· 開 展 有 關 5 150~5 350 MHz 頻 段 內 WAS/RLAN 應用和現有業務之間的共用和兼容性研究,探究實現 WAS/RLAN 室外操作的可能性,包括可能的相關條件;

· 進一步開展 WAS/RLAN 應用同現有業務之間的共

用和兼容性研究。

WRC-19 9.1.5 議題:根 據 第 764 號 決 議 ,審 查 在 《無 線電 規 則 》[10]第 5.447F 和 5.450A 款 中 引 證 的 ITU-R M. 1638-1[11]和 M.1849-1[12]建 議 書 的 技 術 和 規 則 的 影 響 。

· 研究在腳注 5.447F 和 5.450A 中,將引證的 ITU-R M.1638-0 建 議 書 替 換 為 ITU-RM.1638-1 建 議 書 對上述腳注中所述業務的技術和規則影響,同時確保不給這些腳注中引用的業務施加不必要的限制。

· 研 究 在 腳 注 5.447F 和 5.450A 中 ,增 加 一 項 新 的 對ITU-R M.1849-1 建 議 書 的 引 證 對 上 述 腳 注 中 所 述業務的技術和規則影響,同時確保不給這些腳注中

3.2.2 物聯網相關議題背景及內容

(1)議題 1.12

本議題是由日本在 APG15-4 會議上首先提出的,旨在全球范圍內統一 ITS 頻率,并提出了相應的決議草稿。日本認為,考慮到 ITS 技術廣泛應用以及人們對安全駕駛需求的不斷增加,有必要從全球范圍上協調統一 ITS 的頻率,從而更好地實現跨境貨物、觀光等運輸,推進 ITS 通信設備在交通工具制造時實現生產線上的預安裝制造,以便向全球各地銷售。議題內容如下。

WRC-19 1.12 議 題 :根 據 第 237 號 決 議 ,在 現 有 移 動業務的劃分下,盡可能實施演進的智能交通系統,考慮可能的全球區域統一頻段。

(2)議 題 9.1.8

在 ITU-R M.1036 建 議 書[13]的 694~790 MHz 頻 段 的 頻率安排方案中,部分方案涉及機器類通信的頻率配置。為此,ASMG(阿拉伯頻譜管理組)提出建立物聯網新議題的需求,致力于實現全球一致化頻率。

WRC-19 9.1.8 議題:根據第 958 號決議,研究 無線網絡和系統技術與操作問題及頻譜要求,其中包括為支持實施窄帶和寬帶機器類通信基礎設施統一使用頻譜的可能性,并酌情制定建議書、報告書和/或手冊,并在國際電信聯盟無線電通信部門工作范圍內采取適當行動。

4 5G相關議題研究現狀及趨勢

從上述 WRC-19 議題來看,核心內容主要包括技術特性、頻率可用性以及統一性等,將重點分析技術特性、頻率現狀及未來趨勢。

4.1 移動互聯網相關議題研究現狀及趨勢

(1)議 題 1.13[14]

為 開 展 WRC-19 1.13 議 題 的 研 究 工 作 ,ITU-R 設 立TG5/1 任 務 組 負 責 兼 容 性 問 題 ;明 確 ITU-R WP 5D 工 作 組負 責 24.25~86 GHz 頻 率 范 圍 內 IMT 頻 譜 需 求 、IMT 地 面部 分 的 技 術 與 操 作 特 性 參 數 研 究 等[15];明 確 ITU-R SG3 研究組負責共存研究所需 的高頻段 傳 播模型研 究 ;ITU-R 其他相關業務的研究組/工作組負責共存研究所需的原有業務系統參數和保護準則研究。兼容性研究將是上述工作的核心。

從議題所提出的 11個潛在候選頻段業務劃分來看,全部都有空間業務的劃分。因此,空間業務兼容性將是分析 重 點 。考 慮 到 空 間 業 務 部 署 具 有 全 球 化 的 特 點[16],研 究工作必將立足于全球角度開展。目前,相關兼容性分析工作尚未開始,在 2016 年 5 月召開的會議將確定研究框架、工作計劃等相關內容,具體分析工作主要將集中在 2017 年和 2018 年的 TG5/1 會議中開展。由于涉及候選頻段范圍較廣,且 5G 系統處于研究初期,如何通過建模確定合適的IMT 參數將會是工作難點,傳播模型的確定工作也會給ITU-R SG3 帶來挑戰。

從全球看,除了美國、韓國確定 28 GHz 頻段外,大部分國家和地區尚未確定適合的頻段,我國需要立足于國內使用現狀,聯合各方力量加快推進兼容性分析工作。

(2)議題 1.16 和議題 9.1.5

WRC-19 議 題 1.16 和 議 題 9.1.5 的 研 究 工 作 主 要 在ITU-R WP5A 工 作 組 中 開 展 。其 研究 的 5 GHz 頻 段 是WLAN技術的重要候選頻段,實現對 IMT 系統的分流。同時,5 GHz頻段也可以作為 IMT 技術的非授權頻段,引起各方關注。

從技術而言,5 GHz 部分頻段已經作為 WLAN 系統使用 頻 段 ,主 要 技 術 為 IEEE 802.11a/n/ac 等 ,未 來 升 級 版 本IEEE 802.11ac 和 IEEE 802.11ax 也 將 部 署 在 該 頻 段 。同時,2014 年 9 月,3GPP 組織正式開始了在非授權頻段使用LTE 技術的研究和標準化工作,3GPP R13 階段該技術被正式命名為 LAA,并確定 5 GHz頻段作為目標使用頻段,并在 2015 年為該頻段確定了 3GPP 新頻段號(band46)。

從 頻率而 言,依據 WRC-03 形成的 229 決議,全球主要 國 家 和 地 區 將 5150~5 350 MHz 和 5 470~5 725 MHz 規劃用 于 WAS,主要 用 于 RLAN,中 國 僅開放 5 150~5 350 MHz頻 段 。對 于 5 725~5 850 MHz 頻 段 ,由 于 原 有 固 定 業 務 等存在,開放的程度少于上述頻 段。其 余 5 GHz 頻 段 暫 時均未開放用于 RLAN 系統,具體參見表1。 上述頻段相應 的 技 術 規 范 也 基 本 參 考 ITU-R 229 號 決 議 所 引 證 的 建議 書 (ITU-R M.1638)。

從未來發展看,美國將積極推動 5 GHz全頻段用于RLAN 技術,為其 WLAN 技術的發展奠定充足、連續、可用的頻率資源。但是,考慮到兼容性的問題,還需要考慮該頻段現有部署的衛星地球探測、無線電定位等其他業務的應用和發展,這勢必將對相關技術參數(功率限值等)、干擾緩解技術(DFS、TPC)提出新的要求。對于我國而言,需要重點考慮對該頻段現有業務的保護,同時考慮 LAA 等技術部署的可行性。

4.2 物聯網相關議題研究現狀及趨勢

(1)議題 1.12

WRC-19 1.12 議 題 的 研 究 工 作 主 要 在 ITU-R WP5A 工作組中開展,目前,車聯網作為智能交通系統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各國都引起了極大關注。

從 技 術 角 度 而 言 ,車 聯 網 技 術 主 要 包 括 IEEE 802.11p和 LTE-V 兩 種 。IEEE 802.11p 作 為 IEEE 802.11 標 準 擴 充的通信協議,于 2010 年 7 月頒布,在考慮了實現汽車相關的合適場景基礎上,對傳統的無線短距離網絡技術加以擴展,具體包括更先進的切換機制、移動操作、安全增強、識別、對等網絡認證等方面。LTE-V 作為 4G 向 5G 發展過程中的重要技術,由我國相關企業提出并在 3GPP 開展標準化工作,其是基于 LTE 的蜂窩技術,考慮了十幾種應用場景,并合理設計了移動速度、通信時延、傳輸可靠性、安全要求等眾多因素,考慮主要由運營商來部署運營。

從 頻 率 使 用 角 度 而 言 ,IEEE 802.11p 主 要 面 向 的 是 共用頻譜,而 LTE-V 主要面向的是專用頻譜。目前美國、歐洲均在 5.9 GHz 頻 段上按控制 信道、安全服務、非 安 全 服 務 3 類業 務規劃了 頻率 資 源 ,日 本 主 要規 劃 700 MHz 和 5.8 GHz頻段用于 智能交通系 統,韓國也 在 5.8 GHz 頻 段 開 展 了 相 關試驗。目前我國的車聯網頻率規劃研究工作正在開展中。

從 未 來 看 ,5.9 GHz 頻 段 將 成 為 全 球 智 能 交 通 系 統 的重要頻段,在此頻段需主要考慮與現有衛星固定等業務的兼 容性問題。我 國應積極向 ITU 提 出 合 適 頻 段 , 推 動LTE-V 技術寫入 ITU-R 相關建議書或報告書中。

表1 全球重要國家 5 GHz 頻段 RLAN 開放情況

(2)議題 9.1.8

WRC-19 9.1.8 議 題 的 研 究 工 作 主 要 在 ITU-R WP5D工作組中開展。近年來,各國都非常重視物聯網的發展,主要集中在技術和標準化方面,隨著工業互聯網、車聯網等物聯網應用的興起,許多國家都將物聯網相關研究上升到國家政策高度。

從技術來看,物聯網涉及的技術紛繁復雜,總體來說,可以分為兩大類:基于微功率(短距離)的免執照技術和公網基礎上擴展的技術。微功率(短距離)的免執照技術主要包 括 IEEE 802.11 (IEEE 802.11a/b/g/n/ac/ah 等 )、IEEE 802.15 (藍 牙 、ZigBee 等 )系 列 技 術 以 及 聯 盟 (LoRaWAN等)、企 業 的 私有技術(Sigfox 等)。公 網 的 物 聯 網 技 術 主 要包括早期的 GPRS、CDMA 以及近年在 LTE 技術框架下的NB-IoT、eMTC 等。

從頻率使用角度而言,微功率(短距離)的免執照技術主要是各國根據自身頻率使用現狀,所規范規劃的短距離設備(SRD)頻率,根據其用途不同,涵蓋幾 kHz到幾十 GHz。而 NB-IoT、eMTC 等 基 于公網的 新 興 物聯 網 技 術 目前 仍 然在 3GPP 標準化階段,頻段主要使用現有 LTE 的標準化頻段,并重點考慮了 2 GHz以下頻段。

從全球看,該議題的設立旨在尋找統一的頻段,由于各國物聯網頻率資源使用零散且具有本國特性,找到統一的頻段將面臨極大的挑戰。我國應積極尋找可用的物聯網頻段,并將合適頻段寫入相關 ITU-R 建議書或報告書,同時,推動我國自主的技術在 ITU 標準化。

5 結束語

未來 5年將是 5G 技術逐漸成熟的 5年,移動互聯網和物理網都將經歷飛躍式的成長和發展。在 5G 技術研究的同時,需要積極推進 WRC-19 各相關議題的研究工作,并兼顧議題與 5G 工作的銜接,實現相輔相成,互相促進。

[1] ITU.IMT vision-framework and overall objectives of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IMT for 2020 and beyond:document 5D/TEMP/625-E[R].Geneva:ITU,2015.

[2] 陳曉 貝. 第五 代 移動 通 信愿 景和 挑 戰 [EB/OL]. [2016-02-22]. http://www.cctime.com/html/2016-2-22/1139541.htm. CHEN X B.Vision and challenges of the fif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B/OL]. [2016-02-22].http://www. cctime.com/html/2016-2-22/1139541.htm.

[3]羅振東,魏克軍,陳曉貝. 標準制定即將啟動,5G 概念和技術 路 線 逐 漸 清 晰 [EB/OL]. (2015-04-16)[2015-12-09].http://www.cnii.com.cn/wireless/2015-04/16/content_1561976.html. LUO Z D,WEI K J,CHEN X B.Standardization is about to start,5G concept and technology roadmap become clear[EB/OL].(2015-04-16) [2015-12-09]. http://www.cnii.com.cn/wireless/2015-04/16/content_1561976.html.

[4] 方箭,李景 春,黃標,等.5G 頻譜 研 究現 狀 及展 望[J]. 電 信科學,2015,31(12):103-110. FANG J,LI J C,HUANG B,et al.Review and prospect on the research of 5G spectrum [J].Telecommunications Science,2015,31(12):103-110.

[5]馬 斌. 為 變 化 中 的 世 界 分 配 頻 譜 ——從 WRC-15 看 當 前 無線 電 頻 譜 資 源 開 發 利 用 的 趨 勢 [J]. 中 國無 線 電,2016(3):37-41. MA B.Allocating spectrum for a changing world— ——a look at current exploitation trend of radio spectrum resource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WRC-15[J].China Radio,2016(3):37-41.

[6] WRC. World radiocommunacation conferences [R/OL].(2015-11-02) [2016-02-09]. http://www.itu.int/en/ITU-R/conferences/wrc/Pages/default.aspx.

[7] ITU.ITU-R final acts WRC-15[R].Geneva:ITU,2015.

[8] ITU.ITU-R administrative circulars,R00-CA-CIR-0226 results of the first session of the conference preparatory meeting for WRC-19 (CPM19-1)[R].Geneva:ITU,2015.

[9] IMT-2020 推 進 組 . “5G 遠 景 與 需 求 ” 白 皮 書 [R].China:IMT-2020,2014. IMT-2020 Promotion Group.White paper on 5G vision and requirements[R].China:IMT-2020,2014.

[10]ITU.ITU radio regulations edition of 2012 [R].Geneva:ITU,2012.

[11]ITU.Characteristicsofand protection criteria forsharing studies for radiolocation, aeronauticalradionavigation and meteorologicalradars operating in the frequency bands between 5 250 and 5 850 MHz:ITU-RM 1638-1[R].Geneva:ITU,2015.

[12]ITU.Technical and operational aspects of ground-based meteorological radars:ITU-RM 1849-1[R].Geneva:ITU,2015.

[13]ITU.Frequency arrangements for implementation of the terrestrial component of internation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IMT)in the bands identified for IMT in the radio regulations:ITU-R M 1036-5[R].Geneva:ITU,2015.

[14]朱 穎,許 穎,方 箭. 基 于 WRC-19 1.13 新 議 題 的 5G 高 頻 段 研究概況及展望[J]. 電信網技 術,2016(3):5-10. ZHU Y,XU Y,FANG J.Outline and prospect on 5G high frequency band study based on the new agenda item 1.13 of WRC-19 [J].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Technology,2016(3):5-10.

[15]ITU.Proposed revisions to attachment 2.12 of Document 5D/1042-Workplan,timeline,process and deliverables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ofIMT:ITU-R Document5D-TD-0062-E [R]. Geneva:ITU,2016.

[16]工 業和 信 息 化 部. 中 華 人 民 共 和 國 無 線 電 頻 率 劃 分 規 定[Z]. 2014. The Ministry of Industr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regulations on the radio frequency allocation[Z]. 2014.

[17]楊 森 ,李 明 明 ,方 正 ,等 . 淺 析 美 國 5G Wi-Fi 新 頻 段 與802.11ac 標準[J]. 數字通信世界,2013(6):78-80. YANG M,LI M M,FANG Z,et al.Analysis on U.S.new spectrum bands of 5G Wi-Fi and 802.11 ac [J].Digital Communication World,2013(6):78-80.

A look at 5G and future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elopment trend from the point of WRC-19 agenda items

FANG Jian1,ZHU Ying2,ZHENG Na1,LI Pengpeng1
1.State Radio Monitoring Center,Beijing 100037,China 2.China Academy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Beijing 100191,China

Firstly,global 5G development status was outlined.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orld radio communication conference (WRC)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elopment was introduced.Based on the application scenarios in the ITU-R recommendation of 5G visions,two important 5G scenarios,mobile internet and internet of things were analyzed.Then those WRC-19 agenda items which related to 5G were sorted out combined with the results of WRC-15.The background and core tasks were illustrated.Finally,the global technology and spectrum status of research were summarized and the future study tendency was pointed out.

5G,WRC-19,high frequency band,wireless local radio network,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internet of things

The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jor Project of China (No.2014ZX03001027)

TN92

:A

10.11959/j.issn.1000-0801.2016161

的業務施加不必要的限制。

方 箭(1986-),男 ,國 家 無 線 電 監 測 中 心 高級工程師,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 TC5 頻率組副組長, 主要從事無線電頻譜規劃、系統間電磁兼容分析、認知無線電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負責和參與國家科技重大專項、“863”計劃等多個科研項目。

朱 穎(1987-),女 ,中 國 信 息 通 信 研 究 院 工程師,主要從事無線電頻譜規劃、頻譜管理、 電磁兼容分析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參與國家科技重大專項、“863” 計劃等多個科研項目。

鄭 娜(1984-),女 ,國 家 無 線 電 監 測 中 心 工程師,主要從事無線電新技術、頻譜管理、電磁兼容分析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參與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等多個科研項目。

李芃芃(1986-),女,國家無線電監測中心工程師,主要從事邊境地區無線電頻率協調、系統間電磁兼容分析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2016-05-13;

:2016-06-07

鄭娜,zhengna@srrc.org.cn

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基金資助項目(No.2014ZX03001027)

猜你喜歡
研究
FMS與YBT相關性的實證研究
2020年國內翻譯研究述評
遼代千人邑研究述論
視錯覺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與研究
科技傳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6:54
關于遼朝“一國兩制”研究的回顧與思考
EMA伺服控制系統研究
基于聲、光、磁、觸摸多功能控制的研究
電子制作(2018年11期)2018-08-04 03:26:04
新版C-NCAP側面碰撞假人損傷研究
關于反傾銷會計研究的思考
焊接膜層脫落的攻關研究
電子制作(2017年23期)2017-02-02 07:17:19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午夜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香蕉伊综合在人在线| 国产成人精品第一区二区| 四虎永久免费地址| 亚洲无码在线午夜电影| 91亚瑟视频| 亚洲国产天堂在线观看| 久久情精品国产品免费| 51国产偷自视频区视频手机观看| 天天操天天噜| 国产在线精彩视频二区| 欧美成人国产| 亚洲男人天堂2020| 中文字幕1区2区| 一本大道东京热无码av| 国产91在线|日本| 欧美成人a∨视频免费观看| 99成人在线观看| 国产美女一级毛片| 国产xx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1024精品| 亚洲综合九九| 国产精品xxx| 亚洲天堂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中文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不卡| 不卡视频国产| 成人在线综合|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 麻豆AV网站免费进入| 国产三区二区| 91久久性奴调教国产免费| 女高中生自慰污污网站| 国产视频欧美| 免费一级毛片在线播放傲雪网| 999福利激情视频 | 国产手机在线小视频免费观看| 日韩免费毛片|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品视频| 免费人成又黄又爽的视频网站| 国产av色站网站| 久久国产拍爱| 青青操视频在线| 无码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网线在线播放va|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视频| 91精品国产福利| 97在线国产视频| 色婷婷在线播放| 国产凹凸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va| 欧美午夜在线播放| 成人国产小视频| 亚洲Av综合日韩精品久久久| 欧美在线三级| 亚洲中文无码av永久伊人| 精品福利网| 国产丝袜丝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色99| 伊人91在线| 99在线视频免费| 亚洲欧美成人在线视频| 狠狠做深爱婷婷久久一区| 日韩无码视频播放|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专网站| 狠狠亚洲五月天| 久久五月天综合| 欧美日本激情| 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欧美a网站| 丝袜久久剧情精品国产| 国产一级特黄aa级特黄裸毛片 | 亚洲av日韩av制服丝袜| 色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网|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人妻电影| 午夜小视频在线| 青青草原国产一区二区| 精品无码日韩国产不卡av| V一区无码内射国产| 91福利国产成人精品导航| 亚州AV秘 一区二区三区| 九色综合视频网| 国产网站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