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亞杰( 華北理工大學,河北 唐山 063009?。?/p>
?
堿渣濾餅制備脫硫劑關鍵技術分析
杜亞杰
( 華北理工大學,河北 唐山 063009)
摘 要:堿渣問題一直是堿廠的技術難題,堿渣漿液經壓濾后的堿渣濾餅更是難以攻克。將堿渣濾餅破碎打散均質后,制備成煙道氣脫硫劑,可以實現以廢治廢、變廢為寶的目的。綜合堿渣濾餅的物化特性,分析了在制備脫硫劑過程中的幾個關鍵點。
關鍵詞:堿渣;濾餅;脫硫劑
純堿是一種重要的基礎化工原料,廣泛應用于化工、冶金、建材、造紙、醫藥、食品等行業[1]。由于氯化銨使用受到限制,氨堿法制堿仍是我國北方堿廠生產純堿的主要方法。氨堿法制堿在生產過程中產生大量的廢渣、廢液,這些廢渣,目前技術無法全部處理,絕大部分為大面積堆放,或填入大海。造成大量土地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2]。如果將這部分廢渣充分回收利用,代替石灰石,用于燃煤鍋爐煙道氣脫硫,不但對環保具有重大的意義,還可以節省大量的資源。
堿渣呈白色顆粒狀,粒度小,空隙大,含水在60%~70%之間。堿渣固相的顆粒非常細,其中95%以上的顆粒粒度在25μm以下[3],通過掃描電鏡分析和能譜分析得知,堿渣的主要成份為結晶不良的粒狀碳酸鈣及片狀氫氧化鎂,其粒徑通常為2~5μm,集合體直徑在10μm左右,而其聚集直徑可達15~25μm,其粒徑遠遠小于現行燃煤鍋爐石灰石—石膏法煙氣脫硫的石灰石的粒徑。由于堿渣的粒度小,比表面積大,粒子帶負電荷,因而具有溶膠的性質[4-6],而經過壓濾機壓濾過后的堿渣,粒子重新團聚,具有一定硬度和粘度,尤其是經過一段時間后,表面水分蒸發,硬度更大,因為其中含有的鎂粒子,使堿渣具有一定的粘性,在堿渣堿渣表面形成保護膜,使濾餅內部的水分無法蒸發,故堿渣濾餅在調漿過程中,打散解聚很難。
堿渣的主要成份為:碳酸鈣、氫氧化鎂和硫酸鈣,他們的含量占60%~80%;而氯鹽成份氯化鈣和氯化鈉含量為12%~22%,還有少量的酸不溶物。堿渣的PH值一般為10~12,屬高堿性物質,具有腐蝕性。堿渣經壓濾后的濾餅性質特殊,具有一定的硬度和粘度。制備脫硫劑工藝方法為,先將此固體堿渣破碎,經過幾級破碎后,進入配制罐,配置成濃度為15%~20%的堿渣漿液,且控制漿液的粒徑。經灰乳精制系統后將漿液打入均質器,經過高速解聚打散攪拌,達到粒徑在37μm以下的堿渣漿液,即可達到煙道氣脫硫劑的要求。由于堿渣中含有氯離子,再進行降氯和稠厚工序。工藝流程見圖1。

圖1 堿渣濾餅制備脫硫劑工藝流程
2.1破碎過程關鍵點分析
堿渣濾餅制備脫硫劑,工藝要求第一步為破碎工藝。由于堿渣中含有氫氧化鎂,鎂離子的存在會增加堿渣的粘度,在選擇破碎機時,要考慮濾餅均勻破碎且不會粘附在設備上,影響設備的正常使用,影響破碎效果;堿渣中含有約10%左右的沙子,這可增加堿渣的松散性,在選擇破碎機時,槳型及槳葉間間隙為關鍵點,要考慮槳葉的耐磨性,更換設備的頻率不能太高,以致影響整套工藝。破碎完成后進入漿液配置工序。
2.2配置過程關鍵點分析
堿渣濾餅經過破碎工藝后,變成粒徑均勻的堿渣泥,進入配制罐配置脫硫劑所需濃度的漿液。配置過程中的關鍵點為,堿渣本身的含水率要記入水的配比當中。且配置工序要均勻攪拌,保證固態堿渣不堆積沉淀。且破碎、配置過程為連續過程,經配置罐配置后的堿渣漿液粒徑控制在一定的范圍之內,減小均質罐的負荷。
2.3均質過程關鍵點分析
濾餅堿渣經過破碎、配置后,達到液體脫硫劑的濃度要求,經過灰乳精制系統排除大顆粒固體堿渣及細沙后,進入均質器。均質器為高速攪拌剪切設備,達到解聚效果。均質過程關鍵點為既要保證高轉速解聚,又要盡可能降低功率,實現脫硫劑的經濟效應。
堿渣濾餅性質特殊,破碎、打散解聚非常困難,實現可工業化應用更加不易。但其運輸方便,用其制備脫硫劑,可實現固體廢棄物的綜合利用價值,對純堿企業的長久發展意義非常重大,且勢在必行。
參考文獻:
[1]王曉娜,張云峰,王亞飛等.氨減法純堿廠廢渣綜合利用[J].化學工程師,2014(02):32-34.
[2]茅愛新.氨減法純堿生產中廢液及堿渣的綜合利用[J].化學工業與工程技術,2001,22(02):31-32.
[3]王秉鈞,耿縣如,劉忠華等堿渣綜合利用制備液體脫硫劑技術研究[J].純堿工業,2015(06):12-14.
[4]田永淑.氨堿廠堿渣的綜合利用[J].中國資源綜合利用,2003,(04):20-21
[5]王文宗,王君璋,朱群意等.海水白泥乳煙氣脫硫試驗研究[J].節能技術,2004,1(01):35-37.
[6]張新玲,李春虎,侯影飛等.用白泥和赤泥制備煙氣脫硫劑[J].化工環保,2008,8(03):258-261.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6.13.032
作者簡介:杜亞杰(1981-),女,河北唐山人,在職研究生,高級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