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喜香,羅進川,向海生,2(.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38研究所;2.孔徑陣列和空間探測安徽省重點實驗室,合肥 230088)
?
基于FPGA的超高速數據采集傳輸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焦喜香1,羅進川1,向海生1,2
(1.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38研究所;2.孔徑陣列和空間探測安徽省重點實驗室,合肥 230088)
摘 要:介紹了基于軟件無線電的設計思想,采用FPGA與12合1光纖模塊來實現高速寬帶數字采集傳輸系統的設計,詳細闡述了該系統的實現方法、注意事項以及主要的指標測試。實踐證明該系統可以很好的運用于通信、雷達系統以及電子測量等領域。
關鍵詞:ADC ;FPGA;12合一光纖模塊;高速采集
隨著國防、電子通信以及測量等領域的發展,信號速度越來越快,系統處理的信號帶寬越來越寬,對接收機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軟件無線電的設計思想是盡量減少接收鏈路中模擬環節(如混頻、濾波等),將天線感應的射頻模擬信號直接進行數字化,該思想是實現寬帶接收機主要途徑之一。鑒于目前寬帶天線、ADC等技術的發展,實現一個理想的軟件無線電平臺的條件還不具備,但基于中頻數字信號處理的中頻收發技術已相當成熟。因此可采用軟件無線電的中頻接收技術,減少前端的模擬環節,要盡可能多地用軟件處理來實現回波信號的接收[1]。下面就主要介紹基于軟件無線電思想采用FPGA技術的超寬帶數字接收機的工作原理和設計方法。
在雷達系統中,數字采集模塊將雷達回波信號進行模數變換、處理,按照要求的接口形式以及傳輸協議實現數據輸出。在本系統中采用軟件無線電的思想來完成數字采集系統的設計,因此對回波數據采集處理傳輸都提出很高的要求。系統中采用高速ADC、高端FPGA以及高速光纖模塊為硬件平臺來實現數據的采集傳輸。
2.1器件選型考慮
波該系統硬件電路設計以FPGA為核心的,為了保證處理速度和邏輯單元的容量采用Xilinx 公司Virtex-7系列FPGA XC7V485TFHG1761。XC7V485TFHG1761擁有37,080個RAM資源、
2800個25×18的乘法器和485,560個邏輯資源,且通道數據率達10Gbps以上的Transceiver數量達56個,其工作速度快,資源豐富,可以在內部進行包括數字下變頻、中頻濾波、數據融合等處理運算,然后利用內部高速Transceiver以及光纖模塊來進行數據傳輸,可以滿足海量數據傳輸的要求。ADC選用在四通道模式下單通道最高采樣率可達1.25Gsps,單通道模式下最高采樣率可達5Gsps的e2v公司EV10AQ190 。
2.2時鐘管理模塊
采樣為了保證雷達回波數據的一致性,就要實現8個通道的同步采樣,因此兩個ADC要使用同相時鐘采樣。輸入的采樣時鐘信號經過時鐘芯片ADCLK925做1:2扇出處理,然后再傳送至兩片ADC,兩個時鐘的最大時延為10ps[2]。采用具有鎖相、分頻、倍頻、移相等功能的時鐘管理芯片AD9516來產生光纖數據發送的參考時鐘,然后采用時鐘扇出芯片進行1:12扇出給FPGA。同時還可對該時鐘進行調整,滿足不同系統數據輸出需求。
2.3高速數據傳輸
本系統中雷達回波中頻信號的帶寬為400MHz,中頻為900MHz,根據帶通采樣定律,中頻信號頻率fo和采樣頻率fs滿足的關系,則此時的正交變換的乘法運算簡單。因此可確定數字接收機以1200MHz采樣率對中頻信號進行量化,并以LVDS電平傳輸給FPGA。單板總的數據量為8(通道)×2(I/Q)×0.6GHz(采樣率)×8bits(位寬),經過8b/10b編碼后,總的數據量為96Gbps。
2.4電路設計注意事項
高速電路板級設計時要避免產生信號完整性以及電源完整性等問題。 因此在設計中要有如下的注意事項:
首先布局時要考慮模數電路分開,PCB疊層要對稱設計,防止電路板翹曲;走線時的優先考慮時鐘線,要盡可能的短,同時可采用包地處理;ADC與FPGA之間的數據傳輸線采用LVDS差分線,走線時要保證每一對都要等長、等間距,同時80對信號線長度要盡量保持一致,誤差控制在±3mm以內,使高速信號傳輸路徑的阻抗盡量保持連續,減小信號畸變和反射[3];FPGA與光模塊之間的數據線同樣有此要求,并且盡量不要走過孔。如果不能避免的話,過孔盡量用小直徑的孔,同時在層疊安排上以Stub 最短為原則。在外部電源輸入端以及內部每個電源芯片輸出端加EMI濾波器,抑制尖峰干擾,減小電源紋波。
再次要進行電源完整性和信號完整性仿真。對板級系統電路關鍵信號線進行信號完整性仿真,減小線間串擾,提高隔離度;同時對關鍵信號傳輸線進行眼圖仿真,注意阻抗匹配,減小傳輸的誤碼率;對PCB進行電源完整性仿真,通過在合適的位置加恰當容值的去耦電容,來降低電源和地平面上的目標阻抗,盡可能不要將關鍵的器件和走線放在諧振較大的區域。同時要考慮電磁兼容,系統外結構要進行適當的電磁屏蔽措施,提高系統性能,減少外界對系統的干擾以及系統對前端模擬的干擾。
為在目前雷達系統的應用中,該采集板主要完成雷達回波數據采集處理傳輸,同時接收監控的控制碼,傳送給射頻前端。FPGA內部的邏輯框圖如圖1所示。
首先FPGA中集成的高速SERDES通道把ADC傳輸過來的高速LVDS信號實現串并轉換,降速為FPGA可處理的低速并行信號。然后進行數字下變頻(DDC)操作得到基帶I/Q正交數據,經過延遲校正后,將該數據與控制信息、慣導數據按照傳輸協議進行組幀,經過GTX邏輯產生串行數據流由光模塊發送到信號處理進行后續的處理。同時通過光模塊接收后端信號處理傳輸過來的信息,按照傳輸協議進行解幀、控制字提取等操作,從而實現對射頻前端的控制。
其中GTX收發器每個高速Transceiver通道數據率達10Gbps以上,主要完成高速串行數據的收發,內置8b/10b編解碼、串并/并串轉換以及時鐘等模塊。首先將組幀模塊送來的數據進行對齊、編碼和并串轉換操作,再通過光模塊將數據給信號處理;另一方面將光電轉換后的信號處理送來的數據進行串并轉換、解碼和緩沖處理,恢復出信息給解幀模塊。數字下變頻是整個邏輯的核心,主要是通過數據與數控振蕩器(NCO)生成的余選、正弦波信號相乘,然后H經過半帶濾波器(BF)和有限沖擊響應濾波器(FIR)進行抽取和濾波操作,得到I支路和Q支路數據[4]。時鐘管理模塊主要完成FPGA內部所有邏輯所需時鐘的產生,其中包括采樣時鐘的扇出,通過20MHz基準時鐘經過時鐘管理芯片的倍頻、分頻、移相、扇出等操作產生GTX Transceiver 發送接收參考時鐘,同時由20MHz時鐘分頻產生內部時序控制所需10MHz本地邏輯時鐘等。同時由于FPGA的Transceiver通道高達10Gbps數據傳輸率以及2800個乘法器等資源,且12合1光纖模塊通道傳輸速率為10.32Gbps,內部可以實現重采樣和數據的1:2分發傳輸。
根據需要,我們主要對ADC的有效位以及數字下變頻后的信噪比、無雜散動態范圍進行測試。設定ADC的采樣率為1.2GSPS,輸入頻率為905MHZ,幅度為-6dBm的正弦波信號進行采集測試,然后保存數據,運用Matlab程序進行分析。
從圖2可以看出,有效位可以達到6.6bit,信噪比SNR可以達到44.3dB,無雜散動態范圍為47.6dBFS。對另外幾個通道進行相同的測試,結果都可以實現此結果。
本文介紹的高速采集系統以ADC、FPGA以及高速光纖模塊為硬件平臺,可實現8通道1.2Gsps,傳輸數據量高達96Gbps的數據采集傳輸系統,且可擴展實現最大為5GHz帶寬數據采集,該采集板已成功運用于某雷達信號采集處理系統中,且由于其具有很好的軟件化、通用性和可擴展性等特點,可運用于多部雷達信息處理系統。
參考文獻:
[1]楊小牛,樓才義,徐建良.軟件無線電技術與應用[M].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10(04).
[2]EV10AQ190 Low power QUAD 10-bit 1.25 Gsps ADC Operating up to 5 Gsps datasheet [EB/OL].[03-2011].
[3]Howard Johnson,Martin Graham. High-Speed Digital Design:A Handbook of Black Magic[M].New Jersey:Prentice Hall PTR,1993.
[4]楊小牛,陸安南,金飚譯.寬帶數字接收機[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2(10).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6.13.143
作者簡介:焦喜香(1982-),女,工程師,研究方向:高速數據收發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