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張建兵
?
為小晴雨撐起“有情天”
通訊員張建兵

如果不是女兒的病,這個陽光明媚的季節,34歲的李芝應該正在浙江省溫州市一家眼鏡廠的流水線上,一手拿面罩,一手拿焊機,熟練地給一副副眼鏡做點焊。
這位年輕的單親媽媽生活極為簡單,上班、下班,周而復始。她最開心的事情一是每月領到3500元工資,二是與女兒每周通一次電話。
2011年,遠嫁福建武夷山的李芝因感情不和離異,帶著女兒吳晴雨回到瀘溪縣石榴坪鄉芒田村,跟父母一起生活。“小雨很懂事,也很乖,嘴特甜,外公外婆都很疼她。每次聽到她的聲音,哪怕再累我都覺得值?!闭f起女兒,李芝臉上滿是幸福。
可是殘酷的現實再次襲來。從2015年11月開始,吳晴雨經常腰痛、低燒,不時抽搐得不省人事。聞訊后,火急火燎從溫州趕回來的李芝帶著小晴雨四處求醫,被確診為腦膜炎、腦積水、室管膜炎和左臂中肌肌炎等多種病癥,需要盡快住院治療,否則會危及生命。
在醫院的重癥監護室里,神色憔悴的李芝呆呆地凝視著女兒,清秀的臉蛋帶著病態的桃紅,細嫩的手臂上一根細長的輸液管連著大瓶小瓶的藥水,偶爾因腰痛微微皺眉。
“就是賣血,也要把女兒的病治好。”李芝含淚說道。但昂貴的醫藥費、住院費、治療費用等,豈是單憑母親的一腔熱血就能解決的?
每3天1萬元的醫藥費很快壓得李芝抬不起頭。到3月25日,治療費用已經花費了12萬多元?!凹依锬芙璧挠H戚都借了,能賣的東西也都賣了……”李芝哽咽地說。
9歲的吳晴雨是石榴坪學校三(乙)班學生,聰明懂事的她,成績一直名列前茅。“晴雨很久不來讀書了,我好想她。看著她座位空空的,我就想哭?!弊钜玫男』锇閰且郎徴f,“希望她早點回來,老師還給她留著位子呢。”
每當孩子問起她:“媽媽,我什么時候能回學校讀書???”李芝的心就像刀絞一樣,但每次都要強忍著悲痛安慰孩子說,你的病會好起來的。避開女兒,她不知偷偷抹過多少淚。
就在這時,一雙雙充滿愛心和希望的手,伸向了這對困境中的母女。
3月28日,吳晴雨所在的石榴坪學校發起募捐。校長李成海在動員會上講到“孩子的痛,我們牽腸掛肚”時,眼圈潮紅,帶頭捐了400元,全校師生紛紛慷慨解囊,籌集善款9493元。
“90后”教師宋永亮將吳晴雨重病一事在微信朋友圈、QQ里發布,呼吁大家伸出援手。他還連夜搜集并整理好材料,在“輕松籌”平臺上發起愛心項目,為這對可憐的母女爭取更多的幫助。
隨后,一股愛的旋風迅速席卷太平溪兩岸:石榴坪蒲公英幼兒園老師劉海霞捐助100元;木匠師傅付啟玉捐款100元,她的女兒聽到消息后,轉賬50元;校友劉克方籌款7135.88元;溫州帝豪酒店有限公司及社會愛心人士捐款2100元……
截至目前,累計籌得社會各界愛心捐款74428.69元。一筆筆善款,如一縷縷陽光,照亮著李芝母女并不孤單的身影;一句句問候,溫暖著她們的心靈。面對這些素不相識的好心人獻出的愛心,這位堅強開朗的母親淚流滿面,口中喃喃說道:“感謝你們,感謝你們……”
現在,吳晴雨已轉入普通病房?!皨寢?,你能替我到學校領書回來嗎?我可以在床上學習。我不想留級?!蓖碌呐畠海钪o言以對,據相關醫療專家介紹,孩子的病最好去北京的醫院治療,相關治療費用初步估計應該在20萬元以上。小晴雨不知道的是,她的病只是暫時得到控制,腦積水仍會隨時奪走她的生命。